一种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382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开关的零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开关通常包括有动触头组件、静触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运动的电磁线圈和复位弹簧等零部件,其中动触头组件包括有动触头,通过电磁线圈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相互接触实现开关的连接,通过复位弹簧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相互分离实现开关的断开。

现有的电磁开关中,静触头上与动触头接触的侧面通常为平面,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侧面通常也为平面,即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接触是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动触头或静触头上的平面可能会被电弧烧蚀而产生凹坑,使得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接触由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变成平面与一个点或多个点之间的接触,当强大的电流从接触点流过时,静触头和动触头在吸合和断开的瞬间均会产生很强的电弧,该电弧会烧蚀动触头和静触头的表面,烧蚀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接触更差,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可能导致动触头和静触头烧结粘连在一起,也即是导致电磁开关粘连,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电磁开关不易粘连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与所述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相向的一侧分别具有接触面,其中一个所述接触面为凹凸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导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杆上的绝缘套、固定在所述导杆一端的端部上的挡圈、位于所述挡圈和所述动触头之间的绝缘垫圈以及套设在所述导杆上的弹簧,所述动触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套上,且所述动触头具有所述接触面的一侧朝向所述绝缘垫圈,所述导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动触头远离所述绝缘垫圈的一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固定环上,另一端抵顶所述绝缘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朝向所述绝缘垫圈的一侧的侧面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接触部,所述凹槽和所述接触部共同形成所述凹凸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0.40mm-0.4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朝向所述绝缘垫圈的一侧的侧面上通过均匀设置多个凹坑或凸起形成所述凹凸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坑或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各所述凹坑或所述凸起纵横排列成网格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其中一个接触面,特别是将动触头上的接触面设置为凹凸面,主动将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接触由传统的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变更为面与线或者面与点之间的接触,凹凸面的凸起部位与另一个接触面在吸合或断开的瞬间产生的电弧会出现在凹凸面的凹陷部位并耗散掉,不会击中接触面,可确保电磁开关不易粘连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的动触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的动触头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动触头组件; 11-动触头;

12-导杆; 13-绝缘套;

14-挡圈; 15-绝缘垫圈;

16-弹簧; 17-固定环;

18-凹槽; 19-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磁开关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10和静触头(图中未示出),其中静触头为常规的电磁开关静触头,此处不再详述。

动触头组件10包括与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11,静触头和动触头11相向的一侧分别具有接触面,即接触面有两个,其中一个接触面为凹凸面,另一个接触面为平面,具体哪一个接触面为凹凸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以动触头11上的接触面为凹凸面为例进行说明。

凹凸面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但需要确保确保凹凸面上相邻两个凸起部分具有足够的间距,且凹凸面上的凹陷部分具有足够的深度,以便实现灭弧效果,具体的间距和深度可以根据电磁开关的最大电流强度计算获得。使用时,凹凸面的凸起部位与另一个接触面在吸合或断开的瞬间产生的电弧会出现在凹凸面的凹陷部位并耗散掉,即灭弧,不会击中接触面,可确保电磁开关不易粘连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此外,动触头组件还包括与电磁开关的电磁线圈配合的导杆12、滑动连接在导杆12上的绝缘套13、固定在导杆12远离电磁线圈一端的端部上的挡圈14、位于挡圈14和动触头11之间的绝缘垫圈15以及套设在导杆12上的弹簧16,动触头11固定连接在绝缘套13上,且动触头11具有接触面的一侧朝向绝缘垫圈15。导杆12的杆身上设置有固定环17,固定环17可以固定连接在导杆12上,也可以与导杆12一体式连接,弹簧16位于动触头11远离绝缘垫圈15的一侧,且弹簧16的一端抵顶在固定环17上,另一端抵顶绝缘套13上,用于将绝缘套13、绝缘垫圈16和挡圈14抵顶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动触头11和静触头吸合时的撞击力太大。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动触头11朝向绝缘垫圈15的一侧的侧面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18,相邻两个凹槽18之间形成接触部19,各凹槽18和接触部18共同形成凹凸面,也即是动触头11上的接触面,相邻两个凹槽18之间的间距最好为0.40mm-0.45mm。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凹凸面结构,具体的,动触头11朝向绝缘垫圈1的一侧的侧面上通过均匀设置多个凹坑或凸起形成凹凸面,该凹坑或该凸起的横截面呈圆形、方形或菱形,各凹坑或凸起纵横排列成网格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弹簧16变更为其他弹性部件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