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配合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254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压配合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压配合端子,具体而言,涉及具有被紧贴地插入到基板的通孔的压配合部的压配合端子。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例的压配合端子,已知的压配合端子具备:作为固定部的凸缘部,其被固定到固定部件即外壳;作为端子部的下主体部,其被以从凸缘部的一个侧面起连续的一个部件的方式延伸设置;作为压配合部的上主体部,其被以从与凸缘部的设有下主体部的面相反侧的另一侧面起连续的一个部件的方式延伸设置,并紧贴地插入到基板的通孔;以及支撑面,其被设置在凸缘部的一个侧面,与夹具抵接(参照jp2015-090746a)。

在现有例的压配合端子中,下主体部的中心位置和上主体部的中心位置被配置为与凸缘部的中心位置相同。而且,通过利用夹具分别支持位于下主体部两侧的凸缘部的2个支撑面,从而上主体部被紧贴地插入到基板的通孔,即被压入,使得固定部相对于固定部件的位置不会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在现有例的压配合端子中,端子部的中心位置和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同,与夹具抵接的固定部的支撑面在端子部的两侧被分割成2个。

另外,在现有例的压配合端子中,2个支撑面的中心位置与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不同。因此,在将压配合部紧贴地插入到基板的通孔时,与夹具抵接的2个支撑面需要较大的抵接面积,为了增大2个支撑面,大型化了固定部。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固定部小型化的压配合端子。

本申请的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具备:固定部,其被固定于固定部件;端子部,其被以从固定部的一个侧面起连续的一个部件的形式延伸设置;压配合部,其被以从固定部的与一个侧面对置的另一侧面起连续的一个部件的形式延伸设置,并被紧贴地插入到基板的通孔;以及支撑面,其被设置在固定部的一个侧面,与夹具抵接。端子部的中心位置与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的中心位置交错。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和所述支撑面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同。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涉及的压配合端子中,端子部的中心位置与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的中心位置交错。因此,能够使压配合部和支撑面在固定部的一个侧面和另一侧面对置地配置。

另外,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和支撑面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同。因此,能够利用与夹具抵接的支撑面,线性地支撑压配合部向基板的通孔的插入力,即使是1个支撑面,也能够充分地支撑压配合部的插入力。

因此,在本申请的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中,能够用1个支撑面支撑压配合部的插入力,能够使设有支撑面的固定部小型化。

根据本申请的方式,实现可提供能够将固定部小型化的压配合端子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正视图。

图3是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多个压配合端子配置在固定部件上时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要部分放大正视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插入到基板的通孔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6,针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具备:固定部5,其被固定到固定部件3;端子部7,其被以从固定部5的一个侧面起连续的一个部件的方式延伸设置;压配合部13,其被以从固定部5的与一个侧面对置的另一侧面起连续的一个部件的方式延伸设置,并紧贴地插入到基板9的通孔11;以及支撑面17,其被设置在固定部5的一个侧面,与夹具15抵接。

端子部7的中心位置与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被配置为相对于固定部5的中心位置交错。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和支撑面17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同。

压配合端子1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压配合端子1具备:固定部5、端子部7、压配合部13和支撑面17。

固定部5被形成为长方形状。固定部5被嵌件成形在由合成树脂的构成的固定部件3内,该固定部件3构成连接器壳体等。

在固定部件3中,多个压配合端子1的各自的固定部5在预定位置通过嵌件成形而被固定。压配合端子1被多列(实施方式中为5列)配置在固定部5的宽方向,并且被多列(实施方式中为2列)排列在固定部5的板厚方向。

在被固定于固定部件3的固定部5,在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设有端子部7。

端子部7被以从固定部5的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起与固定部5连续的一个部件的方式朝向外方延伸设置。

端子部7从固定部件3的一个侧面即下表面侧朝向下方突出,例如,被配置在嵌合部内,并与被对侧连接器收容的对侧端子电气连接,该嵌合部设置于连接器壳体并供对侧连接器嵌合。

在固定部5的在长边方向与设有端子部7的面对置的面即另一侧面,设有压配合部13。

压配合部13被以从固定部5的长边方向的另一侧面起与固定部5连续的一个部件的方式朝向外方延伸设置,在前端侧设有压入部19,该压入部19被紧贴地插入即压入到在基板9的导通部设置的通孔11。

对于压配合部13,在端子部7侧配置夹具15,如图5的箭头所示,从压配合部13侧向基板9施加负荷,从而将压入部19压入到基板9的通孔11。基于此,压配合端子1和基板9被电气连接。

夹具15为支撑在使压配合部13压入到通孔11时的负荷的支撑夹具。在夹具15上设有:多个插入部21,其多个压配合端子1的端子部7插入其中;和多个抵接部23,其设置在插入部21的前端,并与固定部5的支撑面17抵接。

夹具15的抵接部23在使压配合部13压入通孔11时,与固定部5的支撑面17抵接,并以固定部5不会相对于固定部件3移动的方式保持固定部5。

支撑面17为固定部5的长边方向的一个侧面,被配置在端子部7的一端侧,并与夹具15的抵接部23抵接,使固定部5保持在固定部件3上。

此处,在现有例的压配合端子中,与夹具的抵接部抵接的支撑面被配置在端子部的两侧,位于2个支撑面之间的端子部的中心位置和压配合部的中心位置相同。

因此,将压配合部压入到通孔时的负荷不能够对2个支撑面线性地施加,而是以端子部为中心,被分割成2个支撑面。因此,为了充分支撑负荷,必须增大2个支撑面与夹具的抵接部的抵接面积。

如果使2个支撑面的抵接面积增大,则固定部在宽度方向会大型化,在将多个压配合端子配置在固定部件上时,相邻的压配合端子间的距离变大。因此,无法在固定部件上配置多个压配合端子。

因此,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中,端子部7的中心位置和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5的中心位置交错,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和支撑面17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同。

也就是说,端子部7的中心线l1和压配合部13的中心线l2被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5的中心线l3交错,端子部7的中心线l1在固定部5的一个侧面被配置在右侧,压配合部13的中心线l2在固定部5的另一侧面被配置在左侧。

通过将这样的端子部7和压配合部13设置在固定部5,从而能够在固定部5的一个侧面将支撑面17配置在左侧,并且能够将压配合部13和支撑面17对置地配置在固定部5的长边方向两侧。

另外,这样配置的压配合部13的中心线l2和与夹具15的抵接部23抵接的中心即支撑面17的中心线l4被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因此,不会使将压配合部13压入到通孔11时的负荷被分割,能够线性地施加到1个支撑面17,即使不增大支撑面17与夹具15的抵接部23的抵接面积,也能够用1个支撑面17充分地支撑。

将端子部7的中心位置和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5的中心位置交错,并将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和支撑面17的中心位置配置成相同,从而能够充分地保持支撑面17的抵接面积,能够使固定部5的宽度方向小型化。

因此,能够使配置于固定部件3的多个压配合端子1中、相邻的压配合端子1、1之间的距离变窄,并能够使较多的压配合端子1配置在固定部件3上。此外,也能够改善成品率。

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中,端子部7的中心位置和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5的中心位置交错。因此,能够将压配合部13和支撑面17对置地配置在固定部5的一个侧面和另一侧面。

另外,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和支撑面17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同。因此,能够利用与夹具15抵接的支撑面17,线性地支撑压配合部13向基板9的通孔11的插入力,并且,即使是1个支撑面17,也能够充分地支撑压配合部13的插入力。

因此,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中,能够用1个支撑面17支撑压配合部13的插入力,并能够使设置有支撑面17的固定部5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中,端子部7被配置在固定部5的右侧,压配合部13被配置在固定部5的左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端子部7配置在固定部5的左侧,并将压配合部13配置在固定部5的右侧,只要端子部7的中心位置和压配合部13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相对于固定部5的中心位置交错即可。

另外,固定部5被嵌件成形于固定部件3,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固定部5向固定部件3压入并固定等,对于将固定部5相对于固定部件3固定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