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507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适用于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此各国汽车企业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开发。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上的重要能量输出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当前,动力电池对自身工作温度要求苛刻,因此需要对电池的冷却进行精益设计。

对于风冷电池,现有电池冷却技术多关注电池包自身的冷却,具体是针对电池包内部冷却结构进行设计,往往忽略掉了电池包冷却风道对电池冷却的影响。实际上风冷电池冷却不仅需要精益的电池包内部冷却结构设计,还需要对电池包冷却风道,尤其是对电池包入口进风风道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现有技术中虽有少部分考虑了电池包入口进风风道对电池冷却影响,但其只考虑直风道条件,而实际冷却风道受整车空间布置限制,其进气风道往往是流向突变的弯曲风道,冷却风经过弯曲风道时受自身流动惯性影响导致其在电池包入口处分布极不均匀,进而影响电池包内部的冷却。

综上,电池冷却包入口进风风道的结构型式影响着电池冷却包内气体流速、气流分布及冷却均匀性,对电池冷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能研发一种既兼顾整车空间需求又能确保电池冷却包内气体流速、气流分布及冷却均匀性的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必将推动电池冷却的快速发展,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既保证了电池包入口进气均匀,还提高了电池冷却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由U型风道、设置在风道两端的冷却风道出口6和冷却风道进口7构成;

所述风道顺着进风流向以风道中部为界分成前风道1和后风道2两部分,后风道2内设长导流板3、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所述冷却风道进口7与外围进风管路开口相连;所述冷却风道出口6与电池包进风口开口相连;

所述长导流板3始端位于后风道2前部弯曲端,长导流板3终端与短导流Ⅰ4和短导流Ⅱ5始端对齐,长导流板3两侧分气量相等;所述短导流Ⅰ4和短导流Ⅱ5长度相等且与冷却风道中心线方向平行,短导流Ⅰ4和短导流Ⅱ5前端与长导流板3末端将气流再次分成四个分支,且四个分支气流量相等。

所述长导流板3的位置和导流角度由后风道2内气流走向和空间限值确定。

所述短导流板4和5的位置根据后风道2内气流走向和空间限值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U”型电池包进风道内置导流板,借助导流板的气体分流导流作用,解决了电池包入口冷却气体由于电池包弯曲进风道走向急剧变化引起的进气不均匀问题,改善了电池包入口进气均匀性,提高了电池冷却能力。本发明在降低风噪的同时提升了电池的冷却性能,延长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风道 2.后风道 3.长导流板 4.短导流板Ⅰ 5.短导流板Ⅱ 6.冷却风道出口 7.冷却风道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由U型风道、设置在风道两端的冷却风道出口6和冷却风道进口7构成。所述冷却风道进口7与外围进风管路开口相连。所述冷却风道出口6与电池包进风口开口相连。

如图1所示,弯曲式电池冷却进风风道整体结构为“U”型,整个风道顺着进风流向以风道中部为界分成前风道1和后风道2两部分。后风道2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包含长导流板3以及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长导流板3始端位于后风道2前部弯曲端,长导流板3终端与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始端对齐,长导流板3位置和导流角度根据后风道2内气流走向和空间限值确定,且保证长导流板两侧分气量相等。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长度相等且平行于冷却风道中心线方向。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前端与长导流板3末端组成结构将气流再次分成四个分支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布置位置根据后风道2内气流走向和空间限值确定,且保证四个分支气流量相等。

冷却空气从冷却风道进口7进入“U”型风道,流经长导流板3时气体被均匀分成两股气流,接着在长导流板3的导流作用下继续向前流动,流经短导流板Ⅰ4和短导流板Ⅱ5时每股气体再次被均匀分成两股,最终形成四股等流量气流,保证了从冷却风道出口6到电池包进风口的进气气流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