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9067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数码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上,都会设置有耳机连接器来供外接耳机插头的插入连接。随着对耳机连接器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耳机连接器需要小型化且兼顾防水的功能,而常规型号的耳机连接器就很难适用,因而通常需要将焊接端和接触端采用分体式结构来实现,但分体式结构在经过环境测试后,存在接触时,出现不接触的问题,使用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耳机连接器其不仅体积小,而且防水性好,同时接触连接稳定性强,确保了实际连接的可靠性,满足了现今对耳机连接器的使用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可靠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供外接的耳机插头插入连接的耳机孔,相邻所述耳机孔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接触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一信号端子,所述连接器本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装配固定的端子槽,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在装入到其中后、再推移至所述端子槽内的安装槽,所述第一信号端子连接有用于固定其安装位置的稳固件。

具体地,所述稳固件为压盖,包括用于压紧固定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定位其整体装配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插设在所述端子槽内,且抵顶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上,所述第二固定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具体地,所述稳固件为固定胶体。

具体地,所述压盖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压盖安装位置的限位结构。

具体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或安装槽上的凸筋和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凹槽,所述凸筋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接触连接的接触头和用于焊接固定的焊脚,所述第一固定部压设在所述焊脚上,所述接触头延伸出所述端子槽,且悬空于所述耳机孔的侧边处。

具体地,所述焊脚具有焊接头,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焊接头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连接器还包括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装配定位的固定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上述的耳机连接器,所述装配方法步骤为,将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插入到所述安装槽内,然后向设置有所述端子槽的一侧推移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使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卡入到所述端子槽内后,再将所述稳固件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完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安装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耳机连接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该耳机连接器通过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信号端子,并在连接器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安装第一信号端子的端子槽,同时还开设有用于供第一信号端子装配固定的安装槽和设置有稳固件。这样设置,一体成型的第一信号端子确保了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性,而且稳固件能够固定第一信号端子的装配位置,避免松动,进一步确保了第一信号端子接触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安装槽的设置,不仅便于第一信号端子的装配,装配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方便,而且能够避免在连接器本体上设置破口,确保了整体结构的强度。该耳机连接器整体体积小巧,防水性好,而且电连接稳定可靠,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功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中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中连接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中第一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中第一信号端子和压盖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耳机连接器1,包括连接器本体11,连接器本体11上设置有供外接的耳机插头插入连接的连耳机孔12,该连耳机孔12的插口直径可以为2.5mm或3.5mm,配套使用的耳机插头为四芯结构。当然本实施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其他类似装配结构的连接器。而在具体设置中,该连接器本体11可以是由绝缘塑胶材料制成,并将连耳机孔12设置在连接器本体11中心的位置,确保整体的美观性。当然,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将连接器本体11采用由其它材料制成,只需确保内部的电气元件彼此绝缘不影响使用即可,设置方式灵活。

具体地,传统的耳机连接器,为了满足装配需要,不仅需要将信号端子的焊接部分以及与耳机插头接触的部分两者分开设置,然后分开装配,使两者相互接触而实现电连接,而且需要在连接器本体上开设用于供耳机插头接触的部分插入安装的破口。而这样,不仅存在接触不良的风险,而且破口的设置降低了连接器本体11的结构强度,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使用可靠性得到了降低。为了克服现有耳机连接器所存在的使用缺陷,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耳机连接器1,相邻连耳机孔12处设置有用于与耳机插头接触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一信号端子13,连接器本体11上开设有供第一信号端子13装配固定的端子槽14,连接器本体11上还开设有用于供第一信号端子13在装入到其中后、再推移至端子槽14内的安装槽15。通过这样的设置,将第一信号端子13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避免了拆分设置而存在接触不良的问,装配后能够确保电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性,而且为了满足第一信号端子13此种设置方式下的装配需求,便在连接器本体11上开设有端子槽14,同时还设置有安装槽15。如此,通过端子槽14和安装槽15的配合使用,不仅满足了第一信号端子13在装配上对装配空间大小的需求,而且无需在连接器本体11上开设破口,确保了连接器本体11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第一信号端子13一体成型的方式,也降低了对连接器本体11在厚度和宽度上的要求,使连接器本体11的体积更加小巧化,满足了现今对耳机连接器1在体积上的需求。

具体地,第一信号端子13在装配时,可以先以垂直或倾斜的方式插入到安装槽15内,然后将其朝向端子槽14的一侧推移,使第一信号端子13卡入到端子槽14内,便完成了对第一信号端子13的装配。而为了避免第一信号端子13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发生松动,影响焊接处的可靠性,便还在第一信号端子13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其安装位置的稳固件(图中未标示)。这样,通过稳定件的固定作用,能够将第一信号端子13的安装位置可靠固定,避免其焊接的位置发生松动,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稳固件为压盖16,包括用于压紧固定第一信号端子13的第一固定部161和用于定位其整体装配的第二固定部162,第一固定部161插设在端子槽14内,且抵顶在第一信号端子13上,第二固定部162插设在安装槽15内。这样,当第一信号端子13装配到位后,使第一固定部161抵顶在第一信号端子13上,将其位置固定限位,而第二固定部162插设在安装槽15内,则起到了将整个压盖16的安装位置固定的功能。此时方式设的稳固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而且安装方便,稳定性好。

具体地,为了方便第二固定部162与安装槽15之间的装配,还可在安装槽15的端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163,从而在将第二固定部162插入到安装槽15内时,通过该导向斜面163的引导,能够提高第二固定部162插入的方便性。同时,还在安装槽1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112,而第二固定部162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凸台,完成装配后该凸台在插设在定位孔112内,从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装入后位置发生松动,稳定性好。

具体地,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还可以将稳固件设置为由固定胶体制成。即在第一信号端子13安装到位之后,便向端子槽14和安装槽15内填充固定胶体,使第一信号端子13处在固定胶体内,并在固定胶体固化后形成能够将第一信号端子13的安装位置固定的构件,实现了将第一信号端子13的装配位置限制固定的功能,稳定可靠。而且,为了提高固定胶体与安装槽15以及与端子槽14的结合强度,可在端子槽14和安装槽15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或凹孔等摩擦结构,以增大固定胶体与端子槽14以及与安装槽15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地,压盖16与安装槽15以及与端子槽14的配合方式可以采用过盈配合,可靠性高。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便在压盖16与安装槽15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压盖16安装位置的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从而在该限位结构的固定下,能够确保压盖16装配位置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压盖16的拆卸,从而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将该限位结构设置在端子槽14与压盖16之间,或者也可是在端子槽14和安装槽15都设置有。而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限位结构的设置,以提高制造的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部162或安装槽15上的凸筋17和对应设置在安装槽15或第二固定部162上的凹槽(图中未示出),装配时,将凸筋17卡设在凹槽内即可,快捷方便,而且稳定性好。而在拆卸时,将凸筋17从凹槽内拆出即可。当然,可以理解地,该限位结构还可以是卡扣的形式或螺丝固定的形式,设置方式多样。

具体地,根据设计使用的需求,耳机连接器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信号端子来实现不同电信号的传输,(如接地端子、左声道端子、右声道端子、侦测端子等),而且分布在耳机孔12的两侧,并能与耳机插头接触,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并且各信号端子安装在连接器本体11上的方式,可以采用与第一信号端子13安装方式相同的形式,即在连接器本体11上分设置槽位,在将相应的各信号端子安装在对应的槽位内后,再通过分别设置一个固定盖,然后将该固定盖卡入在相应的槽位内将对应的信号端子压紧固定。也可以采用将用于安装信号端子的槽位开设在在固定盖上,而在连接器本体11上则开设有用于安装各固定盖的孔位,在将信号端子安装在固定盖的槽位内后,再将固定盖卡入到相应孔位内即可,同样能够满足装配的需要。而且,位于同一侧的各信号端子可以共用一个固定盖,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当然,可以理解地,各信号端子也可采用卡扣结构的形式固定在对应的槽位内,无需设置固定盖来压紧固定,同样能够满足装配需求。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将该耳机连接器1中的第一信号端子13用于麦克风的信号传输,包括用于与耳机插头接触连接的接触头131和用于焊接固定的焊脚132,并将第一固定部161压设在焊脚132上,而接触头131延伸出端子槽14,且悬空于连耳机孔12的侧边处。这样设置,不仅确保了第一信号端子13安装位置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耳机连接器1后续的整体装配。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连耳机孔12供耳机插头插入的一端限定为插入端,那么,在连接器本体11上,且位于插入端的端头处设置有加强梁111,该加强梁111将连接器本体11的两侧相连,无需在此处设置破口,从而提高了连接器本体11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连耳机孔12破裂风险,提高了使用额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便于与电路板的焊接导电,该焊脚132具有焊接头133,用于与电路板接触导电,而第一固定部161上开设有固定孔18,焊接头133穿设在固定孔18内。这样,在装配好之后,通过固定孔18来限定焊接头133的位置,能够有效避免其松动,保证了焊接后位置的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耳机连接器1还包括第二信号端子19,第二固定部162上开设有供第二信号端子19装配定位的固定槽10。根据耳机连接器1设置的原则,该第二信号端子19为接地端子。而为了满足第二信号端子19的装配需求,便在第二固定部162上开设有供第二信号端子19装配定位的固定槽10,第二信号端子19安装在该固定槽10内后,可以通过卡扣结构限定即可,方便快捷。本发明实施例中,此种通过压盖16来固定第一信号端子13,并在压盖16上设置固定槽10来安装第二信号端子19的设置方式,设计巧妙,有利于降低连接器本体11的体积,而且无需另外开设安装第二信号端子19的结构,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耳机连接器1,耳机连接器1的第一信号端子13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确保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且采用在连接器本体11上开设有固定安装第一信号端子13的端子槽14,并同时还开设有用于供第一信号端子13装配固定的安装槽15,从而通过安装槽15和端子槽14的配合使用,不仅提高了第一信号端子13装配的方便性,而且无需在连接器本体11上开设破口即可实现安装,确保了连接器本体11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安装槽15了设置的稳固件能够固定第一信号端子13的装配位置,避免松动,进一步确保了第一信号端子13接触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1的装配方法,包括上述的耳机连接器1,如图5所示,该装配方法步骤为,先从安装槽15的上方将第一信号端子13插入到安装槽15内,然后向设置有端子槽14的一侧推移第一信号端子13,使第一信号端子13卡入到端子槽14内后,再从安装槽15的上方将稳固件卡设在安装槽15内,便完成了第一信号端子13的安装固定。而第一信号端子13插入到安装槽15的方式可以是以倾斜的方式,也可以是以垂直设置的方式,具体根据装配的方位以实际情况来选择,灵活多样,再此并不做限制。而该装配方法操作简单,装配容易,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耳机连接器1。由于上述的耳机连接器1不仅体积小,而且防水性好,同时接触连接稳定性强,从而提高了具有该耳机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也满足了现今用户对电子设备在体积小型化以及使用可靠性上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