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端子保护盖的铅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833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端子保护盖的铅蓄电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端子保护盖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蓄电池一般包含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汇流排、正极柱以及负极柱。其中正极板、负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是带有栅格结构的铅栅格板。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之间插入隔板,用汇流排将所有的正极板和所有的负极板分别连接,如此组装起来,便形成单格蓄电池,且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目比正极板多一块。

蓄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连接正、负端子,正、负端子用于外接导线从而形成电路,现有技术中,正、负端子直接暴露在外,且很多铅蓄电池在设计时正、负端子位于铅蓄电池的同一侧,两者距离较近,这样在铅蓄电池的储存、转运及使用过程中,存在导电物体不小心掉落在铅蓄电池上将正、负端子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短路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授权公告号为cn2020588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盖片、保护罩、接线片,所述电池壳盖片上开有封胶槽,沿封胶槽的槽口设有一圈支撑板,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接线片一端设置在封胶槽内,所述接线片的另一端设置在保护罩外。该技术方案中,保护罩只保护的部分接线片,仍然存在被导电物质意外短路的风险。

授权公告号为cn2046515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汽车正极电瓶栓总成。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保护引出端的正极电瓶栓总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端子本体、以及设在端子本体外的保护壳,所述的端子本体具有与蓄电池接线柱连接的连接端、以及用于引出导线束的引出端,所述的保护壳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前端铰接于底座上、后端通过具有弹性的锁耳与底座的卡扣配合连接,所述上盖对应的锁耳一侧还具有引出端保护罩,所述的端子本体及连接端位于保护壳的容纳腔中,所述的引出端位于引出端保护罩内,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连接端对应的通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电瓶栓的定位组件。该技术方案中保护罩虽然可以较好的起到保护作用,但保护罩将端子本体及连接端均藏于容纳腔中,使用时需要将保护罩打开,所以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端子保护盖的铅蓄电池,结构简单,保护效果好,且不影响铅蓄电池使用过程。

一种具有端子保护盖的铅蓄电池,包括槽体、槽盖以及安装在槽盖上的接线端子,所述槽盖的顶面具有凸台,凸台上设有盖片槽,所述盖片槽内设有注液孔柱,所述凸台侧面具有避让接线端子的凹陷,所述接线端子的自由端延伸超出槽盖边沿,所述接线端子上方设有直角形的保护盖,保护盖的水平边板与所述凹陷配合,并与凸台齐平衔接,保护盖的竖直边板通过螺栓与槽体或槽盖连接,内侧面贴靠接线端子的自由端。保护盖从上面和侧面保护正、负接线端子,使正、负接线端子不易触碰到,而使用时连接导线只要从保护盖的两侧分别连接即可,不需要打开保护盖,使用方便,且铅蓄电池整体表面平整,保持美观的同时,又方便堆放,便于存放和转运。

所述盖片槽内设有盖片支架。盖片支架起到支撑和固定盖片的作用,固定时通过涂胶粘合固定。

所述槽体在安装接线端子的一端具有凸耳,凸耳与槽盖配合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具有与螺栓配合的内嵌螺母。凸耳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放置内嵌螺母,凸耳的上表面的中部下凹,对应的槽盖相应位置上凹,两者配合形成固定内嵌螺母的槽孔。

所述接线端子分为两段,两段之间设有与槽盖边沿配合的台阶。

所述接线端子与连接部通过连杆连接。这样既将接线端子与连接部牢牢固定,同时槽体与槽盖在连接部也牢牢固定,而连杆与连接部接触的一端可以通过隐藏于连接部内部或者选择非导电材料等方式避免太过暴露在外而产生安全隐患。

所述连接部顶面具有支撑接线端子的保护台。

所述接线端子的自由端设有中心线水平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接导线,当然为了方便使用,可以用螺栓穿过该连接孔,然后导线缠绕在螺栓的一端,再用螺帽旋紧固定导线。

所述凹陷的侧面具有与水平边板配合的支撑柱。支撑住用于支撑住保护盖,同时保证保护盖的水平边板与凸台齐平衔接。

所述保护盖的内侧设有将两个接线端子隔开的挡隔片。一般在保护盖的保护下,两个接线端子之间不会有导电物质掉落引起短路的风险,但为了进一步的安全起见,可以用挡隔片将两个接线端子隔开,从而保证足够的安全。

本发明铅蓄电池将接线端子设置在槽盖一侧的凹陷内,然后用保护盖保护,避免在铅蓄电池的储存、转运及使用过程中因导电物体不小心触碰到正、负接线端子,造成短路。而使用时连接导线只要从保护盖的两侧分别连接即可,不需要打开保护盖,使用方便,且铅蓄电池整体表面平整,保持美观的同时,又方便堆放,便于存放和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铅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铅蓄电池槽体与槽盖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铅蓄电池保护盖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铅蓄电池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铅蓄电池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端子保护盖的铅蓄电池,包括槽体1、槽盖2以及安装在槽盖2上的接线端子3。槽盖2的顶面具有凸台21,凸台21侧面具有避让接线端子3的凹陷22,凸台21上设有盖片槽23,盖片槽23内设有注液孔柱24,盖片槽23内设有盖片支架25,盖片槽23的侧壁具有台阶26,盖片支架25顶面与台阶26处于同一高度,组装时通过胶水将盖片5与盖片支架25及台阶26相互粘合。

接线端子3分为两段,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两段之间设有与槽盖2边沿配合的台阶。接线端子3的固定端与铅蓄电池的端极柱焊接,接线端子3的自由端延伸超出槽盖2的边沿,接线端子3的自由端设有中心线水平的连接孔31。连接孔31用于接导线,当然为了方便使用,可以用螺栓33穿过该连接孔31,然后导线缠绕在螺栓33的一端,再用螺帽34旋紧固定导线。

槽体1在安装接线端子3的一端具有凸耳11,槽体1上具有支撑凸耳11的加强筋13。凸耳11与槽盖2配合形成连接部,接线端子3具有连接孔32,连杆8穿过连接孔32将接线端子3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杆8为一根螺栓,一端通过螺母9进行固定,这样既将接线端子3与连接部牢牢固定,同时槽体1与槽盖2在连接部也牢牢固定。连杆8与接线端子3接触的一端隐藏于连接孔32内(连接孔32内具有台阶结构,作为连杆8受力点),而与连接部接触的一端,包括螺母9,隐藏于连接部的一个凹陷内,避免暴露在外而产生安全隐患。当然,连杆8也可以选择非导电材料,避免安全隐患。连接部顶面(即槽盖2的凹陷22上)具有支撑接线端子3的保护台29,保护台29正对连接孔32。保护台29需要承受连杆8与螺母9固定接线端子3与连接部的作用力,所以设置保护台29,即对该处的槽盖2部分进行加厚,避免槽盖2在该处发生破坏。

接线端子3上方设有直角形的保护盖4,保护盖4的水平边板41与凹陷22配合,并与凸台21齐平衔接。凹陷22的侧面具有与水平边板41配合的支撑柱27,以及定位凸起28,保护盖4的水平边板41内表面的顶端设有与定位凸起28配合的定位孔45,定位凸起28和定位孔45共有2对。

凸耳11的上表面的中部下凹形成半个槽孔12,对应的槽盖2相应位置上凹页形成半个槽孔12,两者配合形成固定内嵌螺母6的完整的槽孔12。保护盖4的竖直边板42通过螺栓7与内嵌螺母6固定,将保护盖4固定到连接部。保护盖4的内侧面贴靠接线端子3的自由端。保护盖4的内侧设有将两个接线端子3隔开的挡隔片44。一般在保护盖4的保护下,两个接线端子3之间不会有导电物质掉落引起短路的风险,但为了进一步的安全起见,用挡隔片44将两个接线端子3隔开,从而保证足够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