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644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的装配技术领域,对新能源汽车、物流等专用车的电池进行安装时,电池通过电池安装架安装在车体内,电池的安装必须牢固,车在启动和运行的过程中,电池不能产生剧烈的晃动,防止电池的接线端错开或掉落,避免事故发生。

对于新能源汽车及物流等专用车,用电量较大,因此需要的电池体积大,数量也多,现有技术中,电池安装在电池框架中时,由于电池的体积较大,需要多个固定点来将电池固定在电池框架中,电池框架中的安装空间较小,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导致螺栓在装配及拆卸时由于空间较小,出现无法装配、安装不便利等问题,另外,有一些电池与电池安装架之间装配时,选取的固定点较少,固定不牢靠,导致电池晃动。

现有技术中,电池叠放安装的方式为将电池上部用螺栓吊装在安装支架上,此时,需要在安装支架上设置多个通孔用于安装螺栓,螺栓一直受电池向下的拉力作用,当车启动起来或者路况不好的时候,由于电池质量大,产生的惯性也较大,易发生螺栓拉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该电池安装装置可对多层电池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较方便,且电池的安装较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电池安装架,所述电池安装架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电池安装架包括多个纵支撑架和多层可放置电池的电池安装座,多层所述电池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纵支撑架之间,且多层所述电池安装座沿所述纵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所述电池安装架端部设有允许所述电池进入到所述电池安装座上的开口部,所述电池内部为电芯,所述电芯外圈设有壳体,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安装架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安装架连接处设有辅助限位机构和固定锁紧机构,所述辅助限位机构包括销孔限位机构和面接触限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销孔限位机构包括槽钢支架和定位销,所述槽钢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安装架上,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槽钢支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可配合穿入所述定位孔中。

进一步,所述面接触限位机构包括角铁,所述角铁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角铁沿平行于所述槽钢支架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定位销的下方,所述角铁的上端面可抵靠在所述槽钢支架的底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电池安装座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电池安装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座的两端,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导轨配合连接,所述壳体可沿所述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侧部上的多个吊耳,对应于所述吊耳,所述纵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吊耳支架,所述吊耳与所述吊耳支架的连接处设有螺栓,所述吊耳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吊耳支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多个所述吊耳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两侧,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

进一步,所述槽钢支架水平焊接在所述纵支撑架之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孔为长圆定位销孔,所述长圆定位销孔沿垂直于所述槽钢支架底端面设置。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端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销。

进一步,所述电池安装座与所述纵支撑架的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其包括电池安装架,电池安装架包括多层电池安装座,每层电池安装座上均可设置一块电池,电池的外部设有壳体,壳体可对电池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电池通过壳体与电池安装架之间连接,壳体与电池安装架的连接处设有辅助限位机构和固定锁紧机构,辅助限位机构设置在壳体的端部,固定锁紧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侧部,与多点固定方式相比,其固定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固定锁紧机构用于将壳体的侧部固定在电池安装架上,辅助限位机构进一步对壳体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壳体发生偏移。辅助限位机构包括销孔限位机构和面接触限位机构,销孔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电池的左右位置,车在运行的过程中,防止电池相对于车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壳体底端设置在电池安装座上,面接触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电池相对于车体向上偏移。车运行过程中,在固定锁紧机构和辅助限位机构的综合作用下,壳体与电池安装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性更好。另外,当电池推到电池安装座上后,销孔限位机构和面接触限位机构无需再进行其他操作,即可实现壳体的限位,安装较为方便。

面接触限位机构采用的是面面接触的方式对电池进行限位,该限位方式,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限位机构的压力,因此当电池在惯性的作用下对面接触限位机构产生的压力较小,面接触限位机构不易被压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每层壳体与电池安装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辅助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安装架;2-壳体;3-辅助限位机构;4-固定锁紧机构;5-销孔限位机构;6-面接触限位机构;7-导轨;8-加强筋;11-顶盖;12-纵支撑架;13-电池安装座;31-槽钢支架;32-定位销;33-定位孔;41-吊耳;42-吊耳支架;61-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电池安装架1,电池安装架1固定在车体上,电池安装架1包括顶盖11、多个纵支撑架12和多层可放置电池的电池安装座,多个纵支撑架12彼此平行设置,多个纵支撑架12垂直设置在顶盖11边缘处,多层电池安装座13固定连接在多个纵支撑架12之间,且多层电池安装座沿纵支撑架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电池安装架1端部设有允许电池进入到电池安装座上的开口部,电池内部为电芯,电芯外圈设有壳体2,电池通过壳体2与电池安装架1连接,壳体2与电池安装架1连接处设有辅助限位机构3和固定锁紧机构4,辅助限位机构3包括销孔限位机构5和面接触限位机构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其包括电池安装架1,电池安装架1包括多层电池安装座13,每层电池安装座13上均可设置一块电池,电池的外部设有壳体2,壳体2可对电池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电池通过壳体2与电池安装架1之间连接,壳体2与电池安装架1的连接处设有辅助限位机构3和固定锁紧机构4,辅助限位机构3设置在壳体2的端部,固定锁紧机构4设置在壳体2的侧部,与多点固定方式相比,其固定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固定锁紧机构4用于将壳体2的侧部固定在电池安装架1上,辅助限位机构3进一步对壳体2的位置进行限制,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壳体2发生偏移。辅助限位机构3包括销孔限位机构5和面接触限位机构6,销孔限位机构5用于限制电池的左右位置,防止车在运行的过程中,防止电池相对于车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壳体2底端设置在电池安装座13上,面接触限位机构6用于限制电池相对于车体向上偏移。车运行过程中,在固定锁紧机构4和辅助限位机构3的综合作用下,壳体2与电池安装架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性更好。另外,当电池推到电池安装座上后,销孔限位机构和面接触限位机构无需再进行其他操作,即可实现壳体的限位,安装较为方便。

面接触限位机构6采用的是面面接触的方式对电池进行限位,该限位方式,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限位机构的压力,因此当电池在惯性的作用下对面接触限位机构6产生的压力较小,面接触限位机构6不易被压坏。

如图4所示,销孔限位机构5包括槽钢支架31和定位销32,槽钢支架31固定连接在电池安装架1上,定位销32固定连接在壳体2的端部,槽钢支架31上设有定位孔33,定位销32可配合穿入定位孔33中。定位销32设置在壳体2的前端,当电池推入电池安装座上后,定位销32自动穿入定位孔33中,不需要其他操作,即可实现定位销32与定位孔33之间的配合连接,从而减少了人力劳动,节约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当车运行时,槽钢支架31可承受一定来自电池的压力,相对于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该限位方式,可承受电池较大的压力,不易损坏,避免电池安装部发生故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槽钢支架31设置在电池安装架1的端部,从电池安装架1的另一端推入电池,并将电池通过固定锁紧机构4固定在纵支撑架12上,每层电池安装座13上可设置一块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槽钢支架31设置在电池安装架1的中部,电池安装架1的两端均为可推入电池的开口部,从电池安装架1的两端推入电池,可使每一层电池安装座13上可设置两块电池,电池的推进端与槽钢支架31限位连接。

如图4所示,面接触限位机构6包括角铁61,角铁61固定连接在壳体2上,且角铁61沿平行于槽钢支架31的方向设置在定位销32的下方,角铁61的上端面可抵靠在槽钢支架31的底端面上。角铁61上表面与槽钢支架31下端面紧密贴合,限定其上下运动范围,使电池安装固定更加牢靠。角铁61设置在壳体2的前端,当电池推入电池安装座上后,角铁61自动移动到槽钢支架31的底端,角铁61的上端面和槽钢支架31的底端面紧密贴合,从而限制电池相对于车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图2所示,电池安装座上设有导轨7,导轨7沿电池安装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导轨7对称设置在电池安装座的两端,壳体2的底端设有凹槽,凹槽与导轨7配合连接,壳体2可沿导轨7移动。导轨7可限制电池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对电池起到一定的导向和定位支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导轨7上设有输送辊轮,当向电池安装座13上推入电池时,壳体2底端的凹槽沿输送滚轮向前移动,由于电池较重,如果不设置输送滚轮,则推动电池时较费劲,输送滚轮可减小电池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电池在较小的推力作用下即可进入到电池安装座13上。

如图5所示,固定锁紧机构4包括设置在电池的侧部上的多个吊耳41,对应于吊耳41,纵支撑架12上设置有多个吊耳支架42,吊耳41与吊耳支架42的连接处设有螺栓,吊耳41设有第一通孔,吊耳支架42上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穿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螺栓将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电池固定,防止电池在电池安装座13上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多个吊耳41对称设置在电池的两侧,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电池两侧均设置吊耳41,可使电池两侧均与纵支撑架12固定连接,提高电池安装的牢固程度,根据电池的厚度不同,可调整电池一侧设置的吊耳41的个数,电池厚度越厚,则电池一侧设置的吊耳的个数越多,使电池与纵支撑架12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吊耳41设置在电池的两侧,电池两侧的安装空间较大,当用螺栓对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支架进行连接时,扳手扳动螺栓时,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拆卸也较方便,避免扳手进不去的情况发生。

当电池移动到电池安装座13上后,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贴合在一起,吊耳41的第一通孔和吊耳支架42的第二通孔位置对应,螺栓穿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并将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固定在一起。

槽钢支架31水平焊接在纵支撑架12之间,槽钢支架31与纵支撑架12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槽钢支架31可对角铁6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限制电池在其上下方向上窜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定位孔33为长圆定位销孔,长圆定位销孔沿垂直于槽钢支架31底端面设置,长圆定位销孔可实现电池在长圆销孔的长度方向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并限制电池在其左右宽度方向上的活动范围,从而防止电池在其左右方向上发生偏移。

如图3所示,壳体2的端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有多个定位销32,多个定位销32使得电池的固定更加牢靠,根据电池的宽度不同,可设定定位销32的个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电池安装座13与纵支撑架12的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强筋8,加强筋8可提高电池安装架的连接的牢固程度,使电池安装座13与纵支撑架12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电池安装座13在电池的重力和惯性力作用下压损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该固定方案结构简单,固定点少而且结构牢固,只需要在壳体两侧增加吊耳41,然后在壳体后端增加销孔限位机构5和面接触限位机构6,并且对应于吊耳41的位置,在纵支撑架12上设置吊耳支架42,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锁紧机构4和辅助限位机构3配合起来使电池的固定牢靠,车辆在运动过程中,销孔限位机构5和固定锁紧机构4能够限定电池左右方向的运动范围,面接触限位机构6和固定锁紧机构4可限定其上下运动范围,从而使电池安装固定更加牢靠,且安装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放式电池安装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手动将电池从开口部、沿导轨推入电池安装座13上,销孔限位机构中的定位销32与定位孔33配合连接,角铁61的上端面与槽钢支架31的底端面贴合连接,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贴合;

手动将螺栓的螺柱穿入吊耳41的第一通孔和吊耳支架42的第二通孔中,并将螺母锁在螺柱的末端;

将所有的电池均推入电池安装座13上,并将所有的吊耳41和吊耳支架42通过螺栓锁紧,完成电池的安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