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59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测试试验时使用的辅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自己的轨道交通。用于轨道交通上的地铁车、城铁车等车辆也开始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在轨道车辆的生产过程中,有非常多的线缆需要连接,为保证车辆运行正常、安全、稳定,线缆的可靠性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成千上万根电线一根根闭环短路连接后,方可进行测试试验,不仅消耗时间,且效率低,还有漏连接的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目前急需要一种线缆连接效率更高,更安全,更整洁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效率更高,更安全,更整洁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它包括第一电压夹和第二电压夹,所述的第一电压夹和第二电压夹通过铁丝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压夹和第二电压夹上均设有接线柱;所述的铁丝的两端分别与接线柱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压夹和第二电压夹上还分别通过铁丝连接有辅助接线夹。

作为优选,所述的铁丝的直径为0.8毫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借助此装置,操作者可以在耐压工序时将需要测试的线缆头剪到200mm尺寸,正常按照压接标准剥线,几根线夹在一个夹子上,完成耐压后,门端子排压接的操作者可以直接压接端子,不再像以前再重新剥线压接。以前是对门端子排的线进行2次剪线,2次剥线,1次环线(逐根缠绕环线),累计后8个门的作业至少需要3小时,现在只需要让门机构分线的操作者将线束1次剪到位,绝缘耐压前1次剥线,1次环线(一束夹在一起)即可。此装置不仅识别了操作步骤的重复性,而且方便了绝缘耐压工序的环线步骤,从而大大节省了作业时间。也无需再翻找,更省去了一些没必要的来回走动,操作起来更加舒适,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前降低了电缆接触不良的作业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效率更高,更安全,更整洁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中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中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中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实施例三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中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电压夹,2、第二电压夹,3、铁丝,4、接线柱,5、辅助接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它包括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所述的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通过铁丝3相连。所述的铁丝3的两端直接缠绕在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上。

具体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2,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它包括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所述的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通过铁丝3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上均设有接线柱4;所述的铁丝3的两端分别与接线柱4相连。

具体实施例三

结合附图3,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绝缘耐压试验的辅助接线装置,它包括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所述的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通过铁丝3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上均设有接线柱4;所述的铁丝3的两端分别与接线柱4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压夹1和第二电压夹2上还分别通过铁丝连接有辅助接线夹5。

进一步优选,上述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铁丝的直径为0.8毫米,是符合电缆绝缘耐压性实验的标准。

针对城铁车辆门系统端子、高压线在试验是的准确率较高,用时最短,从而研究出弧形电气环线技术创新技术诀窍,通过此试验可以避免车辆行车中出现由于线缆造成的安全影响。按照所有电气设备的耐压等级,将车辆各个部位的配线按照各自等级用Ф0.8的环线装置环在一起。注意将DC24V、DC110V、AC220V、AC380V各相之间、DC750V、受流器高压导电部位对地分别环线,不同耐压等级的配线之间不允许互相接触,并保持一定的绝缘距离;环线时,注意检查车辆的所有金属裸线,避免其与车体和相邻设备相接触;或将金属裸线用绝缘胶带等绝缘材料包好,包装时,同样要注意把AC380V的各相之间分别包装;具体的技术参数如下:

1、绝缘试验参数

由于架车马凳不接地,因此为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需在绝缘耐压试验开始前,必须将车体用导线连接接地;将兆欧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在车体和待测的金属裸线上(测量相间电阻时,应该将两个输出端分别接在交流三相的每两相之间,测量所有的绝缘电阻阻值应该满足下面要求:

(1) DC750V电路/受流器高压导电部位对车体测得的阻值≥5MΩ(1000V兆欧表;

(2) AC380V/AC220V电路对车体及相间测得的阻值≥5MΩ(500V兆欧表;

(3) DC110V电路对车体测得的阻值≥1MΩ(500V兆欧表;

(4) DC24V电路对车体测得的阻值≥1MΩ(500V兆欧表;

(5) 信号电路对车体测得的阻值≥1MΩ(500V兆欧表;

注:以上绝缘电阻值对应相对湿度为85%;当相对湿度>85%时,该电阻值会偏小。

2、耐压试验参数 ,当绝缘电阻检测符合给定要求后,拆除兆欧表连线,将相应规格的耐压器电压输出端连接到待测电路。耐压操作应满足下面要求:

在DC750V电路/受流器高压导电部位和车体间施加AC3000V,50Hz的电压,时间为1分钟,要求无击穿闪络现象;

在AC380V/AC220V电路和车体间以及AC380V电路相间施加AC1700V,50Hz的电压,时间为1分钟,要求无击穿闪络现象;

在DC110V电路和车体间施加AC1250V,50Hz的电压,时间为1分钟,要求无击穿闪络现象;

在DC24V电路和车体间施加AC750V,50Hz的电压,时间为1分钟,要求无击穿闪络现象;

最大漏电电流为 50 mA,允许超差5%,超差电路要做好记录。

具体试验时的连接图可以进一步参照附图4中的示意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