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连接式车载电源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87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连接式车载电源转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连接式车载电源转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设备(如车载仪表、车载影音、导航仪器以及其他外接设备等)被集成到了车载控制器上,为实现车载电源对这些功能设备的供电,车载电源转接器成为其中的一个必需品。然而,传统的车载电源转接器大都采用排针的结构形式,由此也导致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推动其他接口与排针对接时很容易因施力幅度过大而导致部分排针出现弯折的现象,从而容易引发排针偏位、折断、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转接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2、公接头与母接口对接时需要定向定位插入,不但无法实现转接器的快速插拔,而且转接器装配后的结构很不牢固,很容易因外力的扯拽而发生公接头与母接口的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式车载电源转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连接式车载电源转接器,它包括一转接口及一与转接口对位插接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口包括一转接母座及埋设于转接母座内的外引线芯,所述转接母座内开设有一贯穿于转接母座的顶面和底面分布的定位轴孔,所述定位轴孔内装设有弹性紧固环,所述转接母座的顶面上还装设有一覆盖定位轴孔的顶端口分布并与外引线芯相连的导电片;

所述转接头包括一转接基板和一座设于转接基板上的导电探柱,所述导电探柱由定位轴孔的底端口侧插套于定位轴孔内,且所述导电探柱的顶端部与导电片相接触,所述弹性紧固环夹持于导电探柱与定位轴孔的内周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转接口还包括一锁盖,所述锁盖的底面的左右两侧上开设有两个相互间呈对称分布且截面形状呈“C”形的导向锁槽,所述转接母座的顶面上且位于定位轴孔的顶端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对位嵌合于导向锁槽内的导向锁轨,所述导电片夹持于锁盖与转接母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电片包括一贴附于转接母座的顶面上且前壁面为与定位轴孔的圆周弧度相吻合的半圆弧形的弧面结构的主体片部、两个由主体片部的前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并向上弯折后形成的过渡片部以及分别由两个过渡片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后形成的导滑片部;

每个所述导向锁轨上且位于定位轴孔的前方侧均开设有一用于供对应的导滑片部对位嵌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面中部形成有一过渡凸起,所述定位槽的槽面上且位于过渡凸起的前方侧埋设有一用于与对应的导滑片部对位抵触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外引线芯相连;所述锁盖带动导电片相对于转接母座向前移动后,所述导滑片部与接触片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转接母座包括基座以及由基座的后壁面向后延伸后形成的转接套柱,所述基座的前壁面镶嵌有一指示灯,所述外引线芯包括连接于接触片与指示灯的一端之间的第一线芯以及一与指示灯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线芯,所述定位轴孔开设于基座内,所述第二线芯的另一端由定位轴孔的周侧延伸至转接套柱内。

优选地,所述转接套柱内且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转接套柱内且位于固定轴孔的前方侧开设有一与固定轴孔衔接为一体的锥形轴孔,所述固定轴孔的周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形轴孔内装设有一与第二线芯相连的锥形连接套。

优选地,所述导电探柱包括座设于转接基板上的第一柱体部和由第一柱体部的顶面向上延伸后形成且直径小于第一柱体部的直径的第二柱体部,所述定位轴孔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用于容置第二柱体部的第一轴孔部以及用于容置第一柱体部的第二轴孔部和第三轴孔部,所述第二轴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三轴孔部的内径,所述第三轴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一轴孔部的内径,所述弹性锁紧环装设于第二轴孔部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紧固环包括固定于第二轴孔部的上端且与形成于第一轴孔部与第二轴孔部之间的分界面相抵的上固定环、固定于第二轴孔部的下端且与形成于第二轴孔部与第三轴孔部之间的分界面相抵的下固定环以及若干条环绕导电探柱均匀分布并将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连为一体的弹性臂,每根所述弹性臂的整体均为弧形板状结构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外引线芯与外部电缆相连使整个转接口形成一个转接主体、利用转接基板与外部电缆相连后使整个转接头形成一个转接主体;当导电探柱插套于定位轴孔内且到达预定的插套深度后即会与导电片相接触,从而实现两个转接主体之间的电连接,而弹性紧固环的存在则会在导电探柱周围形成一定的弹性压力,以保证转接主体对接后的结构牢固性,同时也为两者之间的快速且方便的拔插操作提供了结构条件;其结构简单紧凑、拔插操作方便快捷、功能丰富且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分解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配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连接式车载电源转接器,它包括一转接口及一与转接口对位插接的转接头;其中,转接口包括一转接母座10及埋设于转接母座10内的外引线芯20,在转接母座10内开设有一贯穿于转接母座10的顶面和底面分布的定位轴孔a,在定位轴孔a内装设有弹性紧固环30,在转接母座10的顶面上还装设有一覆盖定位轴孔a的顶端口分布并与外引线芯20相连的导电片40;而转接头则包括一转接基板50和一座设于转接基板50上的导电探柱60,导电探柱60由定位轴孔a的底端口侧插套于定位轴孔a内,且导电探柱60的顶端部与导电片40相接触,弹性紧固环30夹持于导电探柱60与定位轴孔a的内周壁之间。

以此,可利用外引线芯20与外部电缆相连可使整个转接口形成一个转接主体、利用转接基板50与外部电缆相连后可使整个转接头形成一个转接主体,当导电探柱60插套于定位轴孔a内且到达预定的插套深度后即会与导电片40相接触,从而实现两个转接主体进行电连接,由于弹性紧固环30的存在则会在导电探柱60周围形成一定的弹性压力(即夹持效果),以保证两个转接主体对接后的结构牢固性;当向转接头或转接口施加的外力大于弹性紧固环30的弹性压力时,可直接将两个转接主体进行分离;在实际应用时,可将转接头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而转接口则作为一个活动件来使用,在两者进行对接时,只需以按压的方式将定位轴孔a对位套接在导电探柱60上即可;由此,基于上述结构,用户可对转接头和转接口作快速且方便的拔插操作。

为增强转接口本身的可拆装性能,本实施例的转接口还包括一锁盖70,在锁盖70的底面的左右两侧上开设有两个相互间呈对称分布且截面形状呈“C”形的导向锁槽71,相应地,在转接母座10的顶面上且位于定位轴孔a的顶端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对位嵌合于导向锁槽71内的导向锁轨11,而导电片40则夹持于锁盖70与转接母座10之间。由此,利用锁槽与锁轨之间的嵌合关系可将锁盖70装配于转接母座10上,从而利用锁盖70对导电片40进行固定,以为导电片40的拆装及更换提供了结构条件,当然,采用此种结构也有利于降低转接器本身的生产制造工艺及成本。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转接器的结构,同时丰富其实用性能,本实施例的导电片40包括一贴附于转接母座10的顶面上且前壁面为与定位轴孔a的圆周弧度相吻合的半圆弧形的弧面结构的主体片部41、两个由主体片部41的前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并向上弯折后形成的过渡片部42以及分别由两个过渡片部42的前端向前延伸后形成的导滑片部43;在每个导向锁轨11上且位于定位轴孔a的前方侧均开设有一用于供对应的导滑片部43对位嵌合的定位槽12,在定位槽12的槽面中部形成有一过渡凸起13,在定位槽12的槽面上且位于过渡凸起13的前方侧埋设有一用于与对应的导滑片部43对位抵触的接触片80,接触片80与外引线芯20相连。

利用过渡片部42与主体片部41及导滑片部42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使整个导电片40形成类似于弹片式的结构形式,利用锁槽与锁轨之间的嵌合关系可使锁盖70能够相对于转接母座10进行前后滑动;由此,当导电探柱60插套于定位轴孔a内后,其并不会与导电片40发生接触关系而只是被弹性紧固环30锁定在定位轴孔内a(此时导滑片部43则位于过渡凸起13的后方侧的定位槽12内),当对锁盖70施加一个向前的动力后,其会带动导电片40相对于转接母座10向前移动,直至导滑片部43嵌合于位于过渡凸起13的前方侧的定位槽12内并与接触片80相抵接(即:导电片40通过接触片80与外引线芯20相导通连接),此时主体片部41的前表面会与导电探柱60的周面相接触,以实现导电片40与导电探柱60之间的导通连接;由此,可使转接头与转接口的插接关系形成先插套定位后导通连接的顺序,从而避免了因导电探柱60在插入到定位轴孔a内后即与导电片40发生电导通而容易造成转接头与转接口接触不良等问题。

为便于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确认转接头与转接口是否已经发生电导通或者插接是否达到预定要求,本实施例的转接母座10包括基座14以及由基座14的后壁面向后延伸后形成的转接套柱15,在基座14的前壁面镶嵌有一指示灯90,而外引线芯20包括连接于接触片80与指示灯90的一端之间的第一线芯21以及一与指示灯90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二线芯22,定位轴孔a则开设于基座14内,第二线芯22的另一端则由定位轴孔a的周侧延伸至转接套柱15内。从而,当导电探柱60通过导电片40和接触片80与外引线芯20导通后,则会使指示灯90处于闭环回路内以被点亮,此时操作人员可根据指示灯90的亮灭来判断转接头和转接口是否完成对接。

为便于外部电缆与转接口进行装配连接,在转接套柱15内且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固定轴孔151,同时在转接套柱15内且位于固定轴孔151的前方侧开设有一与固定轴孔151衔接为一体的锥形轴孔(图中未标注),在固定轴孔151的周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锥形轴孔内则装设有一与第二线芯22相连的锥形连接套152。由此,外部电缆可以以螺纹套接的形式与转接母座10进行可拆卸连接,为能够是外部电缆与第二线芯22进行有效对接,可将外部电缆的线芯端头设置为与锥形连接套152相同的形状(即:锥形),使其端头能够对位嵌合于锥形连接套152内。

为避免因施加的外力过大而导致导电探柱60的顶端从定位轴孔a的顶端口内穿出或者造成导电片40受压变形,本实施例的导电探柱60包括座设于转接基板50上的第一柱体部61和由第一柱体部61的顶面向上延伸后形成且直径小于第一柱体部61的直径的第二柱体部62,相应地,定位轴孔a则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用于容置第二柱体部62的第一轴孔部a1以及用于容置第一柱体部61的第二轴孔部a2和第三轴孔部a3,其中,第二轴孔部a2的内径大于第三轴孔部a3的内径,第三轴孔部a3的内径则大于第一轴孔部a1的内径,弹性锁紧环30装设于第二轴孔部a2内。由此,可使得导电探柱60和定位轴孔a均可形成类似于阶梯状的结构形式,以利用形成于第一轴孔部a1与第二轴孔部a2之间的阶梯面与形成于第一柱体部61与第二柱体部62之间的阶梯面相抵的关系,对导电探柱60的插入深度进行限位。

为增强导电探柱60被夹持的牢固性,本实施例的弹性紧固环30包括固定于第二轴孔部a2的上端且与形成于第一轴孔部a1与第二轴孔部a2之间的分界面相抵的上固定环31、固定于第二轴孔部a2的下端且与形成于第二轴孔部a2与第三轴孔部a2之间的分界面相抵的下固定环32以及若干条环绕导电探柱60均匀分布并将上固定环31和下固定环32连为一体的弹性臂33,而每根弹性臂33的整体均为弧形板状结构体。由此可利用弹性臂33的弧形结构形式形成足够的弹力,保证其与导电探柱60抵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