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372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池生产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主要结构有外壳和收容于外壳内的卷绕结构,电池市场上的各电池生产厂家的电池卷绕结构都大同小异,主要是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依次放置卷绕一起,外加外壳进行包装。现有的卷绕式锂电池由外到内的卷绕层次结构依次是隔膜、负极片、隔膜及正极片。卷绕结构的最外层是隔膜,由于隔膜的厚度很薄,导致隔膜在电池各生产环节中易褶皱,这样也会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还降低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隔膜整平装置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电池隔膜的褶皱现象,从而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包括一个基板、一对传感器及多个夹板;所述基板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长侧边及与一对长侧边相连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短侧边;每个夹板包括压合部及导向部;所述一对传感器间隔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形成有间距;所述多个夹板成对间隔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组夹板及第二组夹板,所述第一组夹板及第二组夹板设置于所述一对传感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组夹板及第二组夹板的压合部一一对应抵接于对应的一个传感器上,所述第一组夹板及第二组夹板的导向部分别位于靠近所述一对短侧边的边缘;所述第一组夹板的压合部之间及所述第二组夹板的压合部之间分别形成有与所述间距连通的第一卡道及第二卡道,所述第一卡道及第二卡道用于供电池隔膜滑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道及第二卡道的宽度等于所述一对传感器之间的间距的长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隔膜呈矩形片状,且所述第一卡道及第二卡道的宽度对应于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孔,所述多个条形孔的数量为四个,且成对设置于所述一对短侧边的中心连线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为矩形平板状,所述导向部呈弧形状且与压合部一端相切连接;第一组夹板及第二组夹板的压合部平行间隔设置;第一组夹板及第二组夹板的导向部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电池隔膜的褶皱现象,从而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隔膜整平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隔膜整平装置的夹板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100,包括一个基板10、一对传感器20及多个夹板30。

所述基板10呈长方体状,且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所述基板10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长侧边11及与一对长侧边11相连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短侧边12。所述基板10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孔10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条形孔101的数量为四个,且成对设置于所述一对短侧边12的中心连线的两侧。每个传感器20呈长方体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对传感器20均为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隔膜200的是否有褶皱现象。所述一对传感器20间隔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且位于所述一对长侧边11的中心连线上,即所述一对传感器20之间形成有间距21。

每个夹板30一体成型且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每个夹板30包括压合部301及导向部30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夹板3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压合部301呈矩形平板状,所述导向部302呈弧形状且与压合部301一端相切连接。所述多个夹板30成对间隔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且位于所述一对短侧边12的中心连线上形成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压合部30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导向部302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延伸。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设置于所述一对传感器2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压合部一一对应抵接于对应的一个传感器20上,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导向部301分别位于靠近所述一对短侧边12的边缘。所述第一组夹板31的两个压合部301之间及所述第二组夹板32的两个压合部301之间分别形成有与所述间距21连通的第一卡道33及第二卡道34,且所述第一卡道33及第二卡道34的宽度等于所述一对传感器20之间的间距21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隔膜200大致呈矩形片状,且所述第一卡道33及第二卡道34的宽度对应于所述电池隔膜200的厚度。

组装时,先将所述一对传感器20间隔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且位于所述一对长侧边11的中心连线上。然后将所述多个夹板30成对间隔背向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且位于所述一对短侧边12的中心连线上形成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压合部30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导向部302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弯曲延伸。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设置于所述一对传感器2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导向部302分别位于靠近所述一对短侧边12的边缘。

使用时,先将电池隔膜200卡持于所述第一组夹板31的第一卡道33及第二组夹板32的第二卡道34内;然后由其他设备(图未示)带动电池隔膜200在所述第一组夹板31的第一卡道33及第二组夹板32的第二卡道34内沿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压合部301滑动;当电池隔膜200有褶皱现象接触到所述一对传感器20中的任意一个传感器20时,其他设备带动电池隔膜200在第一组夹板31的压合部30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压合部301间朝靠近另一个传感器20的方向沿所述第一组夹板31的第一卡道33及第二组夹板32的第二卡道34滑动,通过所述第一组夹板31及第二组夹板32的压合部301抚平电池隔膜200的褶皱。反之亦然,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隔膜整平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电池隔膜的褶皱现象,从而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