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信号及电源工业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23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信号及电源工业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信号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的信号及电源工业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设备在典型办公室环境下向用户提供数年的服务保证。然而,将同样的铜缆或是光纤连接器暴露于极端条件下,其性能和可靠性都会下降,最终用户须支付价格高昂的维护费用以排除故障和更换配件。一种新的连接器,它被专门设计用以在恶劣环境下构建一个坚固的以太网连接,比先前的连接器更坚韧、更强壮、更具抵御力。这个新接口被普遍认为是“工业连接器”,其应用不仅局限于制造业。这种连接器被设计用以经受最为恶劣工业环境的考验。

现有的工业连接器通常是连接电气设备工作,只是针对一个基本的电源连接,并无比较系统的防水功能,由于在恶劣工业环境,有可能发生渗水;从而导致连接不良且不稳定,影响工业连接器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技术的工业连接器通常为一体化构成,如需要其他功能的连接器只能另外购买,增加其生成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信号及电源工业连接器,采用全密封装置,能用于户外户内间隔保护,电源及网络传输转接;同时采用可拆装结构,集于电源,多芯数信号及USB,RJ45功能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的信号及电源工业连接器,设有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其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内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通过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对接,使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尾部主体,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下端套设有硅胶防水圈,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通过卡簧卡接在尾部主体内;所述尾部主体下端套接有螺帽,且螺帽与尾部主体的接合处套设有尾部防水圈;其中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下端也套设有硅胶防水圈,且所述第二导电组件通过卡簧卡接在固定座内;其中所述固定座插接在尾部主体的上端。

具体地,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尾部主体上端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座通过外螺纹、内螺纹与尾部主体的上端螺纹连接。

具体地,其中固定座一端侧面上设有一卡槽,该卡槽内设有卡舌;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外套壳,所述外套壳套接在尾部主体的表面;其中所述外套壳上设有可转动的卡扣,该卡扣的卡合端设有与卡舌对应的卡钩,卡扣的按压端与外套壳之间设有复位部件,当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连接时,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上的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电接触,且位于卡槽内的卡钩与卡舌卡合。

具体地,所述复位部件包括弹簧或弹片。

具体地,其中还包括防尘组件,其中防尘组件包括防尘垫、防尘盖、以及将防尘垫与防尘盖连接的连接块;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套接在固定座一端的侧面上,其中所述防尘垫通过螺丝固定在法兰盘的表面,所述防尘盖盖合在固定座另一端的开口上。

具体地,所述尾部主体的下端还设有与轴向一致的条形开口管,该条形开口管的上方设有与螺帽配合的螺纹,其中该螺帽内壁呈逐渐收笼结构。

具体地,所述条形开口管为柔性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的下端均套设有硅胶防水圈,以及在尾部主体下端套接有螺帽,且螺帽与尾部主体的接合处套设有尾部防水圈;在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均设有采用全密封装置,具备IP67防层防水,能用于户外户内间隔保护,电源及网络传输转接,解决了因为渗水导致连接不良且不稳定,影响工业连接器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情况;同时采用了卡簧结构,阻止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分别在尾部本体、固定座内作轴向运动,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而且各个部件制程采用可拆装,需要其他功能的连接器只需要更换其第一导电组件和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即可,便于灵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含外套壳的插座组件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插头组件;2-插座组件;10-外套壳;11-尾部主体;110-条形开口管;12-尾部防水圈;13-螺帽;14-第一导电组件;15-卡扣;151-卡钩;152-转轴;153-复位部件;21-卡舌;16-卡簧;17-硅胶防水圈;18-固定座;22-防尘垫;23-连接块;24-防尘盖;25-第二导电组件;26-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多功能的信号及电源工业连接器,设有插座组件2和插头组件1,其中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内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组件14和第二导电组件25,通过插座组件2与插头组件1对接,使第一导电组件14和第二导电组件25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组件1包括尾部主体11,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4的下端套设有硅胶防水圈17,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4通过卡簧16设置在尾部主体11内,所述尾部主体11下端套接有螺帽13,且螺帽13与尾部主体11的接合处套设有尾部防水圈12;其中所述插座组件2包括固定座18,所述第二导电组件25的下端也套设有硅胶防水圈17,且所述第二导电组件25通过卡簧16卡接在固定座18内;其中所述固定座18插接在尾部主体11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4与第二导电组件25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导电组件14和第二导电组件25的下端套设有硅胶防水圈17,以及在尾部主体11下端套接有螺帽13,且螺帽13与尾部主体11的接合处套设有尾部防水圈12;在插座组件2和插头组件1均设有采用全密封装置,具备IP67防层防水,能用于户外户内间隔保护,电源及网络传输转接,解决了因为渗水导致连接不良且不稳定,影响工业连接器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情况;同时采用了卡簧16结构,阻止第一导电组件14、第二导电组件25分别在尾部本体11、固定座18内作轴向运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而且各个部件制程采用可拆装,需要其他功能的连接器只需要更换第一导电组件14和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25即可,便于灵活使用。

具体地,所述固定座18下端的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尾部主体11上端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座18通过外螺纹、内螺纹与尾部主体11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18与尾部本体螺纹连接,采用可拆装的结构,方便灵活。

具体地,列举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另外一种连接方式;其中固定座18一端侧面上设有一卡槽,该卡槽内设有卡舌21;所述插头组件1还包括外套壳10,所述外套壳10套接在尾部主体11的表面;其中所述外套壳10上设有可转动的卡扣15,该卡扣15的卡合端设有与卡舌21对应的卡钩151,卡扣15的按压端与外套壳10之间设有复位部件153,当插座组件2与插头组件1连接时,插座组件2和插头组件1上的第一导电组件14和第二导电组件25电接触,且位于卡槽内的卡钩151与卡舌21卡合。

使用时,将插头组件1插入插座组件2后,第一导电组件14和第二导电组件25形成电接触,在复位部件153的作用下卡钩151与卡舌21保持卡合状态,此时按压端处于翘起状态;分离时,通过按压端下压,使所述卡钩151与卡舌21分离,并沿连接器轴向用可以拨脱。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连接器的插座与插头轻易脱落,提高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方便连接器的接插,并能通过按压端状态确定连接器的插座组件2和插头组件1之间连接是否到位。

具体地,所述复位部件153包括弹簧或弹片。

具体地,所述卡扣15中部设有通孔,在该通孔内设有两端与外套壳10固定的转轴152。

具体地,还包括防尘组件,其中防尘组件包括防尘垫22、防尘盖24、以及将防尘垫22与防尘盖24连接的连接块23;所述插座组件2还包括法兰盘26,所述法兰盘26套接在固定座18一端的侧面上;其中所述防尘垫22通过螺丝固定在法兰盘26的表面,所述防尘盖24盖合在固定座另一端的开口上。使用防尘组件,使产品在未使用时防止灰尘进入,同时防尘垫22也能起到一个防水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尾部主体11的下端还设有与轴向一致的条形开口管110,该条形开口管110的上方设有与螺帽13配合的螺纹,其中该螺帽13内壁呈逐渐收笼结构。在螺帽13与尾部主体11的下端紧固时,在内部呈逐渐收笼结构的螺帽13作用下,使得条形开口管110向中间聚集,从而挤压软性的尾部防水圈12,使其与电缆线之间接触更紧密,避免水沿电缆线进入导线部件上,进而达到防水效果。

具体地,所述条形开口管110为柔性软管。由于在工作中,其电缆线经常会出现折叠弯折的情况,采用柔性软管可以进一步保护电缆线,减少因为过度的弯折而产生的磨损。

具体地,所述导电组件为USB连接口或RJ45连接口或电源连接口。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