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效果优异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99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效果优异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电缆是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无线通信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计算机及仪表等方面广泛的应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是将射频同轴电缆与设备或不同类型电缆进行连接的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的讲它主要起桥梁作用。

在射频电路中,要保持稳定的预定阻抗和电容或需要防水外界的电气干扰,就必须用同轴连接器来互联。在一些使用通讯设备的场合,射频同轴连接器常需在户外使用,普通同轴连接器在室外使用时,遇到风雨侵袭,水分能够进入到同轴连接器内部,发生短路,所以现有的同轴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连接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效果优异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效果优异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针、绝缘子、外壳,所述插针与电缆内芯通过焊接相连,所述插针、外壳同轴设置,所述绝缘子位于插针和外壳之间,所述插针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五连接块、第六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为圆台形结构,第二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三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二连接块位于第一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之间,第四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三连接块位于第二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之间,第五连接块为圆台形,第六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六连接块上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五连接块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绝缘子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绝缘子内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第一通孔与第二连接块相接触,第二通孔与第三连接块相接触,绝缘子的外部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直径大于第一凸台的直径;外壳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一端外侧设有第一螺套,外壳另一端内侧设有第二螺套,外壳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矩形,第二凹槽的截面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与第一螺套相接触,第二凹槽内设有卡环,卡环的外侧面与第一螺套相接触,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另一侧与第二螺套相接触,第二螺套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线夹位于第二螺套的中空结构中,线夹的端部位于外壳与第二螺套之间,线夹与第二螺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为硅橡胶材质。

所述第一螺套、第二螺套、线夹、外壳、插针均为铅黄铜材质,第一螺套、第二螺套、线夹的表面镀镍,外壳的表面镀锡,插针的表面镀银,镀锡层、镀镍层的厚度均为3um,镀银层的厚度为5um。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一螺套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防止雨水从第一螺套与外壳的接缝处进入到同轴连接器内部,第二螺套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防止雨水从第二螺套与外壳的接缝处进入到同轴连接器内部,线夹与第二螺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防止雨水从第二螺套与线夹的接缝处进入到同轴连接器内部,能够达到防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螺套的端部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例如插座和电子元器件,设有第二螺套的端部用于与同轴电缆连接,第六连接块上设有的若干环形凸起便于与同轴电缆紧密连接,难以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针,2-线夹,3-绝缘子,4-外壳,5-卡环,6-第一螺套,7-第二螺套,8-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3-第三连接块,14-第四连接块,15-第五连接块,16-第六连接块,17-环形凸起,18-第一通孔,19-第二通孔,20-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防水效果优异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插针、绝缘子、外壳,所述插针与电缆内芯通过焊接相连,所述插针、外壳同轴设置,所述绝缘子位于插针和外壳之间,所述插针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五连接块、第六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为圆台形结构,第二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三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二连接块位于第一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之间,第四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三连接块位于第二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之间,第五连接块为圆台形,第六连接块为圆柱形结构,第六连接块上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五连接块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绝缘子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绝缘子内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第一通孔与第二连接块相接触,第二通孔与第三连接块相接触,绝缘子的外部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直径大于第一凸台的直径;外壳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一端外侧设有第一螺套,外壳另一端内侧设有第二螺套,外壳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矩形,第二凹槽的截面为矩形,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侧面与第一螺套相接触,第二凹槽内设有卡环,卡环的外侧面与第一螺套相接触,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另一侧与第二螺套相接触,第二螺套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线夹位于第二螺套的中空结构中,线夹的端部位于外壳与第二螺套之间,线夹与第二螺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为硅橡胶材质。

所述第一螺套、第二螺套、线夹、外壳、插针均为铅黄铜材质,第一螺套、第二螺套、线夹的表面镀镍,外壳的表面镀锡,插针的表面镀银,镀锡层、镀镍层的厚度均为3um,镀银层的厚度为5um。

所述绝缘子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绝缘子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质的制备方法如下:

(1)以重量份数计,称取玻璃纤维粉5-10份、碳化硅5-10份、聚四氟乙烯150-180份、硅烷偶联剂2-10份;

(2)将玻璃纤维粉、碳化硅、聚四氟乙烯放入超声波机器中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分散后过筛,筛网的粒径为5-10um,得到混合物A,将混合物A、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A加入到金属模具中冷压成型。

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粒径为15-30um,玻璃纤维粉的粒径为5-20um。

聚四氟乙烯具有宽广的耐高低温,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卓越的电绝缘性能,但存在强度较小,硬度低、不耐磨的缺点,采用碳化硅和玻璃纤维改善聚四氟乙烯,可以大幅度提高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从而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