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方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557发布日期:2018-06-06 01:0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方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方向连接器,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可移动动力电池箱无方向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各国研发热点。特别是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得到了各国政府国家战略级别的重点支持。我国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核心技术专利在全球竞争局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汽车企业保护研发成果的主要手段和保护市场领先地位的法律保障,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生死攸关的强力支撑,当前电动汽车充电放电困难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之一,故研究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换电连接器可为电动汽车充放电提供了另一种充电模式,对于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电池箱无方向连接器,该连接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可实现无方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方向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一插座基体和多个安装在插座基体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Ⅰ;所述插头包括一插头基体和多个安装在插头基体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Ⅱ;当插头与插座结合且任意角度旋转后,每一个接触头Ⅰ都能与一个接触头Ⅱ相接触,并接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接触头Ⅰ为三个铜柱Ⅰ,其中一个铜柱Ⅰ安装在插座基体中的圆盘中心处,另两个铜柱Ⅰ与中心处的铜柱Ⅰ的距离不相同;每一个铜柱Ⅰ的上部从圆盘的底面穿出,每一个铜柱Ⅰ的下部套装一个弹簧;还包括一个插座盖,该插座盖压缩三个弹簧使得三个铜柱Ⅰ的下部从插座盖中穿出后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圆盘上。

优选的是,所述插座盖上一字型分布三个铜柱通孔Ⅱ,三个铜柱Ⅰ的下部分别从铜柱通孔Ⅱ中穿出。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接触头Ⅱ为一个大铜环、一个小铜环、一个铜柱Ⅱ;所述铜柱Ⅱ安装在插头基体中的圆环座中心处,大铜环和小铜环安装在圆环座的底面,且两者的接线头从插头基体的底面穿出;还包括一个插头盖,该插头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圆环座上;当插头与插座结合时,大铜环、小铜环、铜柱Ⅱ分别将三铜柱Ⅰ下压,当插头与插座分离时,三铜柱Ⅰ因为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原位。

优选的是,所述插头基体与大铜环、小铜环、铜柱Ⅱ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圆盘的顶面固接有四个不同直径的圆环,最小直径的圆环的圆心与圆盘的圆心重合,剩余三个圆环与最小直径的圆环同心,对大铜环、小铜环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最小直径的圆环的高度高于剩余三个圆环的高度,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中、在最大直径的圆环与第三大直径的圆环之间以及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与第二大直径的圆环之间各设有一铜柱通孔Ⅰ。

优选的是,所述插座基体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Ⅰ;所述插头基体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Ⅱ。

优选的是,所述插头基体中的圆环座的顶面固接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圆环座的周边设有多个出线槽。

优选的是,所述插座基体和插头基体的材质均为ABS+PC。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可实现无方向连接,无需线路插接口连接,使用便捷,同时具有防撞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座基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头基体结构示意图;

1—插座基体,1a—圆盘,1b—固定孔Ⅰ,1c—圆环,1d—铜柱通孔Ⅰ,2—铜柱Ⅰ,3—弹簧,4—插座盖,4a—铜柱通孔Ⅱ,5—自攻丝,6—插头基体,6a—圆环座,6b—固定孔Ⅱ,6c—加强筋板,6d—出线槽,7—大铜环,8—小铜环,9—铜柱Ⅱ,10—插头盖,100—插座,20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5所示,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无方向连接器,包括插座100和插头200,插头200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插座100通过导线与电源或者用电器相连;插座100包括一插座基体1和多个安装在插座基体1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Ⅰ;插头200包括一插头基体6和多个安装在插头基体6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Ⅱ;当插头200与插座100结合且任意角度旋转后,每一个接触头Ⅰ都能与一个接触头Ⅱ相接触,并接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状态,从而实现电池箱、电池线与充电端之间的电流传输。

如图2、图4所示,插座基体1包括圆盘1a、圆盘1a的顶面固接有四个不同直径的圆环1c,最小直径的圆环的圆心与圆盘1a的圆心重合,剩余三个圆环与最小直径的圆环同心,对大铜环7、小铜环8起到限位作用。最小直径的圆环的高度高于剩余三个圆环的高度,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中、在最大直径的圆环与第三大直径的圆环之间以及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与第二大直径的圆环之间各设有一铜柱通孔Ⅰ1d。插座基体1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Ⅰ1b。

多个接触头Ⅰ为三个铜柱Ⅰ2,其中一个铜柱Ⅰ安装在插座基体1中的圆盘1a中心处,另两个铜柱Ⅰ与中心处的铜柱Ⅰ的距离不相同;每一个铜柱Ⅰ2的上部从圆盘1a的底面穿出,每一个铜柱Ⅰ2的下部套装一个弹簧3;插座盖4压缩三个弹簧3使得三个铜柱Ⅰ2的下部从插座盖4中穿出后通过四个M3X6型自攻丝5固定在圆盘1a上,三铜柱Ⅰ2利用压线设备将6㎜²线材压紧,插座盖4上一字型分布三个铜柱通孔Ⅱ4a,三个铜柱Ⅰ2的下部分别从铜柱通孔Ⅱ4a中穿出。

如图3、图5所示,插头基体6包括圆环座6a,插头基体6中的圆环座6a的顶面固接有多个加强筋板6c;圆环座6a的周边设有多个出线槽6d。插头基体6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Ⅱ6b。

多个接触头Ⅱ为一个大铜环7、一个小铜环8、一个铜柱Ⅱ9;铜柱Ⅱ9安装在插头基体6中的圆环座6a中心处,大铜环7和小铜环8安装在圆环座6a的底面,且两者的接线头从插头基体6的底面穿出;插头盖10通过两个M3X6型自攻丝5固定在圆环座6a上;当插头200与插座100结合时,大铜环7、小铜环8、铜柱Ⅱ9分别将三铜柱Ⅰ2下压,当插头200与插座100分离时,三铜柱Ⅰ2因为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原位。插头基体6与大铜环7、小铜环8、铜柱Ⅱ9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主要性能参数

机械性能:

1.基体材料:ABS+PC;

2.接触件材料:黄铜(镀锌);

3.振动:(10~500Hz);

4.机械寿命:机械寿命≥1000次;

5.工作温度:-40℃~+80℃;

6.插拔力P应满足: 60N ≤ P<90N;

7.阻燃等级:UL94-V0;

电气性能:

1、额定工作电流:电源20A,峰值60A;

2、额定工作电压:电源36V;

3、耐电压:200V AC。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可实现无方向连接,无需线路插接口连接,使用便捷,同时具有防撞减震功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