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492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终端飞速发展,无线接入的速度需求越来越快,在天线设计上则表现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天线系统,由于终端产品尺寸有限,在有限的空间下布局MIMO天线系统则是一个难题,因为终端布局的天线越多,意味着天线与天线的距离越来越近,则在终端上布置多天线结构时,多个天线之间较容易产生相互干扰,其多个天线之间存在隔离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终端产品尺寸有限导致多天线设置时存在隔离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

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包含天线谐振元件;

设置于所述金属板上的至少一个闭合缝隙;所述闭合缝隙的侧壁与所述天线谐振元件连接;

以及,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闭合缝隙一一对应,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闭合缝隙的侧壁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通过在金属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闭合缝隙,并在每个闭合缝隙上连接天线单元,从而使得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围绕闭合缝隙形成闭合辐射,避免多个天线单元之间的干扰问题,解决了多天线系统的隔离度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

金属板1,所述金属板1包含天线谐振元件11;图1中,天线谐振元件11仅为一示意区域,天线谐振元件11为金属板1的部分区域,其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设置于所述金属板1上的至少一个闭合缝隙2;所述闭合缝隙2的侧壁21与所述天线谐振元件11连接;较佳的,由于天线谐振元件11是金属板1的部分区域,则当闭合缝隙2的侧壁21落入金属板1上用作天线谐振元件的区域时,闭合缝隙2的侧壁21与天线谐振元件11连接。

以及,至少一个天线单元3,所述天线单元3与所述闭合缝隙2一一对应,所述天线单元3与所述闭合缝隙2的侧壁21连接;天线单元3与侧壁21连接,则相当于天线单元3与天线谐振元件1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闭合缝隙2的设置导致每个天线单元3可以围绕闭合缝隙2形成闭合辐射,避免多个天线单元3之间的干扰问题,解决多天线系统的隔离度问题,实现MIMO系统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金属板1上可以设置一个闭合缝隙2(以及与该闭合缝隙2对应的一个天线单元3),也可以设置2个以及2个以上的闭合缝隙2(以及与闭合缝隙2分别对应的天线单元3)。

例如,在MIMO系统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闭合缝隙(对应一个天线单元),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的天线单元(例如,非闭合结构的天线单元等);或者,MIMO系统中设置的天线结构均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闭合结构的天线单元(即MIMO系统中设置多个闭合缝隙以及与多个闭合缝隙对应的多个天线单元)。

具体的,当金属板1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闭合缝隙2时,任意两个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具体的,如图1所示,区域4为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的相隔区域,该相隔区域4的长度即为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的预设距离。

图1中所示的天线结构中,金属板1上设置有12个闭合缝隙2和12个天线单元3,其排列方式仅为一种示意方式,不用于限制本申请中闭合缝隙的排列方式;具体应用中可根据金属板1的形状、金属板1上其他元件的设置或者金属板1对应的电路板上元器件的设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来设置闭合缝隙2和天线单元3的数量和排布位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闭合缝隙2为一非金属闭合缝隙,在该闭合缝隙2内可填充有非金属物,或者,在该闭合缝隙2内没有任何填充。则天线单元3能够围绕该非金属闭合缝隙形成闭合辐射,从而使得多个天线单元3之间不相互干扰;进一步的,任意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即任意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的相互隔离的,相邻的闭合缝隙2之间是不连通且不接触的,从而可以进一步的避免闭合缝隙2形成的闭合辐射之间的相互干扰,解决了多天线系统/MIMO系统的隔离度问题。

进一步的,由于移动终端的产品尺寸,上述金属体7的部分区域还可用作天线参考地,即金属板1还包含天线参考地区域,且天线谐振元件11和所述天线参考地区域连接。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天线单元3包括:馈电连接结构31、天线匹配结构32以及馈源33;其中,

所述馈电连接结构31的第一端与所述闭合缝隙2的侧壁21连接,所述馈电连接结构31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匹配结构3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天线匹配结构32的第二端与所述馈源3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馈源33的第二端接地。

较佳的,所述天线单元3为平面倒F型天线单元、倒F型天线单元、单极天线单元或者环形天线单元,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闭合缝隙2为长条形闭合缝隙;或者,所述闭合缝隙2为L型闭合缝隙。

通常情况下在金属板1的拐角区域,闭合缝隙2为L型闭合缝隙,而在金属板1的其他区域,闭合缝隙2为长条形闭合缝隙。该闭合缝隙2的形状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配置天线单元3的工作过程(例如天线的发射、接收等),最大限度的满足天线单元3工作过程中的各项需求,例如辐射需求、功率需求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闭合缝隙2的形状的限定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等闭合缝隙2的形状在满足天线单元3的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一一枚举。

承接上例,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长条形闭合缝隙或者L型闭合缝隙还包含至少两个闭合末端;任意两个相邻闭合缝隙的相邻闭合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如图1所示,闭合缝隙2具有至少两个闭合末端,相邻的闭合缝隙之间相邻的闭合末端之间需存在一定间隔,即相邻的闭合末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为了保证多个天线单元之间不相互干扰,提高相邻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或者等于一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是根据多次实验数据(或者模拟试验数据)得到,在此不对其大小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的预设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预设距离的不同对应不同的调谐短路结构,则通过调节相邻闭合缝隙2之间的距离值可得到不同的调谐短路的参数,从而得到不同的调谐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闭合缝隙也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或者不同的长度。闭合缝隙的长度大小能够影响闭合辐射的质量,故闭合缝隙的长度大小可根据对应的天线电源的辐射参数、元器件功率等综合确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通过在金属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闭合缝隙,并在每个闭合缝隙上连接天线单元,从而使得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围绕闭合缝隙形成闭合辐射,避免多个天线单元之间的干扰问题,提高邻近的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解决了多天线系统的隔离度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结构。

较佳的,所述金属板为所述移动终端的金属壳体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能够实现在移动终端上部署多天线系统或MIMO天线系统,解决金属外形下多天线系统或MIMO天线系统的设计问题;具体的,通过在金属板上设置至少一个闭合缝隙,并在每个闭合缝隙上连接天线单元,从而使得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围绕闭合缝隙形成闭合辐射,避免多个天线单元之间的干扰问题,提高邻近的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解决了多天线系统的隔离度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是包含上述天线结构的移动终端,则上述天线结构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