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53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线缆连接器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线缆连接器包含一公接头及一母接头,该公接头前端的插接段设为空心且具有沟槽而具适当弹性变形功能,母接头的套置孔部位设为空心筒状,公接头的插接段能弹性地插入母接头内,并藉其接触摩擦力达到套合功能;另外,该公接头及母接头尾端孔内套接导线的线蕊,绝缘皮则保持于外端。

然而,前述线缆连接器在使用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点,其中,该公、母接头与导线线蕊之间容易脱开的现象,为常见的问题,概因,公、母接头供导线线蕊插组部位,通常仅在一侧锁设单一根无头螺丝,以对该导线线蕊进行逼迫,然而,因为所述无头螺丝向内进行逼迫过程中,实际上仅能针对该导线线蕊的局部微小区域产生圆点状的压迫,且内部细丝状线蕊受压迫后容易挪动散开,锁定效果相当有限,并无法稳固牢靠地迫紧固定导线线蕊,此部分实为值得相关业界进一步思索改进的重要技术课题。

另一个问题,则是习知线缆连接器使用上,对于较大电流、较大电压规格者而言,其公、母接头插套对接之瞬间往往容易因为电阻接触累进现象而产生火花,如此而提高其使用之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线缆芯线可被稳固迫紧以达到防松脱紧固效果,且能有效防止公、母接头对接时产生火花问题的新型式线缆连接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有一公接头及一母接头,该公接头与母接头分设有可彼此插套组接的一插接段及一套置孔,又该公接头及母接头均设有一缆线插槽以供缆线端部线蕊插入,且所述缆线插槽的周壁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螺孔,以螺合一个以上的锁迫用螺栓;其中所述缆线端部线蕊外周包覆有一可挠性导电片,令所述锁迫用螺栓锁迫抵靠于该可挠性导电片的外表面;所述母接头所设套置孔的孔口侧边连设有一个以上的火花消除用电阻,火花消除用电阻具有电接脚与母接头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较佳实施例之公接头与母接头分解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较佳实施例之公接头与母接头分解状态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较佳实施例之公接头与母接头组合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较佳实施例之局部结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较佳实施例之公接头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较佳实施例之母接头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母接头所设缆线插槽内壁还设有内螺牙之实施例图。

图8是为图7之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6,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包括有一公接头10及一母接头20,该公接头10与母接头20分设有可彼此插套组接的一插接段11及一套置孔21,又该公接头10及母接头20均设有一缆线插槽12、22以供缆线31、32端部线蕊315、325插入;且所述缆线插槽12、22的周壁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螺孔13、23,以螺合一个以上的锁迫用螺栓41、42;且其中,所述缆线31、32端部线蕊315、325外周包覆有一可挠性导电片51、52,令所述锁迫用螺栓41、42锁迫抵靠于该可挠性导电片51、52的外表面;所述母接头20所设套置孔21的孔口侧边连设有一个以上的火花消除用电阻60,所述火花消除用电阻60具有电接脚61(仅标示于图6)与母接头2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可挠性导电片51、52为一铜箔纸、铝箔纸或锡箔纸。

如图5、6所示,本例中,所述公接头10及母接头20外周还装设有绝缘护套71、72,且所述绝缘护套71、72对应所述锁迫用螺栓41、42位置处设有可拆式活动盖73、74。

如图4、6所示,本例中,所述可拆式活动盖74(73)包括二侧盖板741、742(731、732),所述二侧盖板741、742(731、732)对应设有可彼此相卡合定位的卡勾75及卡槽76。本例中所述可拆式活动盖74(73)之卡合定位形态设计,无论组合或拆解,无须使用工具即可快速完成而特具方便性。

如图1至3所示,本例中,所述公接头10的插接段11周壁更设有间隔环列的至少二剖形槽113,又插接段11末段设有一扩径卡合部115,母接头20的套置孔21配合设有一扩径内槽215。通过所述剖形槽113的开设,主要是用以增加插接段11插入套置孔21过程中的弹韧性,因为该二者均为刚性材质构成,一旦彼此配合误差极小时,插套过程会相当紧迫而费力,此时所述剖形槽113即可改善解决此问题。而所述扩径卡合部115卡合于该套置孔21所设扩径内槽215的形态,则可大幅提高公接头10与母接头20之间插套组合状态之定位牢固性。

如图7、8所示,本例中,母接头20所设缆线插槽22的内壁还设有内螺牙225;本例中增设所述内螺牙225的用意,主要是能够通过所述内螺牙225的齿状形态啮合于缆线32端部线蕊325外周包覆的可挠性导电片52,可大幅增加线缆连接强度的持续力达30%以上。本例所述内螺牙225结构形态可等同设于公接头10的缆线插槽22内壁而达到等同功效。

如图7所示,本例中,母接头20外周所设绝缘护套72的内壁还设有一止水环80,所述止水环80内侧呈环圈状抵靠密合于缆线32外周,藉此而能达到防水效果,能有效防止外部水气渗入而造成缆线32线蕊325生锈;本例所述止水环80可等同设于公接头10所设绝缘护套71结构上而达到等同功效。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较佳结构实施形态,所述线缆连接器实际应用上用以供连接结合二缆线31、32;而就该线缆连接器本身结构组成而言,因为所述缆线31、32端部线蕊315、325外周包覆有所述可挠性导电片51、52,且令锁迫用螺栓41、42锁迫时抵靠于可挠性导电片51、52外表面,线蕊315、325能够保持束紧状态而不会挪动散开,所以能够获得相当稳固而牢靠的迫压效果,让线蕊315、325与公接头10、母接头20之间可承受较大拉力而不致轻易分离,便可令线蕊315、325的插置组合状态定位更加牢固,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有效防止松脱问题发生,从而大幅提升线缆连接器的使用持久度与耐用性;另一方面,通过所述母接头20的套置孔21孔口侧边电性连设有火花消除用电阻60之形态设计,因为所述火花消除用电阻60能够消除公、母接头10、20插套对接瞬间产生的接触累进电阻,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公、母接头10、20对接时产生火花,从而增进线缆连接器之使用安全性。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主要通过所述缆线端部线蕊外周包覆有可挠性导电片,令锁迫用螺栓锁迫抵靠于该可挠性导电片外表面,又所述母接头所设套置孔的孔口侧边连设有火花消除用电阻等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可令线缆芯线被稳固迫紧以增进线缆连接器防松脱紧固效果,并且可有效防止公、母接头对接时产生火花,从而达到大幅提升线缆连接器使用持久度、耐用性与使用安全性之实用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