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129发布日期:2018-06-01 20:4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中,散热器广泛运用于功率器件等相关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的散热。经调研发现,市场上常见的散热器多为铝板中嵌入铜管结构,功率器件安装在散热器上,并与铜管接触,铜管内有流动的传热介质,功率器件将热量传给铜管,铜管再传递给传热介质,热量被带走。但是此种类的散热器虽能达到散热的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

1、散热器工艺流程繁琐、复杂,散热器先要加工出半圆槽,在槽内放入隔热介质,再将铜管压入到槽内;

2、散热器因材料种类使用较多,且不同种类之间的热导系数不同,效率较低;

3、散热器内传热介质的流通路径不能改变,因此不能根据电子器件的发热量改变散热器件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散热器和空调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器不能根据电子器件的发热量改变散热能力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散热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流道,流道用于传热介质在其内流动,流道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并排布置,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设有用于传热介质进入散热器的入口,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设有用于传热介质流出散热器的出口,至少两个相邻流道可通断地连通。

可选地,至少两个相邻流道之间设有阀,用于实现这两个相邻流道之间的流体通断。

可选地,每两个相邻流道之间均设有阀,用于实现这两个相邻流道之间的流体通断。

可选地,进口设在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的端部;和/或出口设在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的端部。

可选地,流道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组流道和第二组流道,每组流道包括至少两个流道,第一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的第一端连通,第一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的第二端断开。

可选地,相邻的多个流道中,每两个相邻流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均设有阀。

可选地,包括曲轴件,曲轴件包括拱起部和凹入部,相邻的两个阀的阀芯分别与拱起部和凹入部铰接,使得当曲轴件转动时,相邻的两个阀的阀芯沿着相反方向运动。

可选地,拱起部和凹入部在曲轴件的轴线的周向上间隔180度。

可选地,包括板状基体,流道包括设置在板状基体上的第一孔道,板状基体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孔道,第二孔道穿过第一孔道的端部并与其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

电气件;以及

上述的散热器,其设在电气件上。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相邻的至少两个流道中,沿第二方向的第一流道中的传热介质可以直接流向第二流道,也可以直接流向第二流道下游的流道,以改变传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长度,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器不能根据电子器件的发热量改变散热能力的问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板状基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的电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包括板状基体12和设置在板状基体12上的电子器件安装部9。

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用于冷去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可以为空调系统的变频模块等发热量较大的功率器件。

板状基体12设有多个用于流通传热介质的流道10,散热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流道10,流道10用于传热介质在其内流动,流道10沿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并排布置,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10设有用于传热介质进入散热器的入口A1,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10设有用于传热介质流出散热器的出口A2,多个相邻的流道10中任意两个流道10可通断地连通。

因此,多个相邻的流道10可以依次连通以使传热介质依次流经每个所述流道10。也可以为,沿第二方向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断开,且与第二流道连通,以使第一流道中的传热介质由第一流道直接流向第三流道。当然还可为,第一流道中的传热介质由第一流道直接流向第三或第四流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散热器能够改变传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长度,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器不能根据电子器件的发热量改变散热能力的问题。

上述的传热介质可以为冷却水,也可以为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

本实施例中,进口A1设置在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的第一端,出口A2设置在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的第二端。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多个流道10中,每两个相邻两个流道10的第一端可通断地连通,且相邻两个流道10的第二端也可通断地连通。

多个流道10包括沿第二方向(图3中的由左向右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如图3所示,散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之间处于断开状态,第一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处于连通状态,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三流道的第二端处于断开状态,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三流道的第一端处于连通状态。

用于引入传热介质的进口A1设置在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于是,散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传热介质可以由第一流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一流道的第二端,然后传热介质由第一流道的第二端流向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再后传热介质由第二流道的第二端流向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再后传热介质由第二流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三流道的第一端,再后由第三流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三流道的第二端。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电子器件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之间处于连通状态,第一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处于断开状态,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三流道的第二端处于连通状态,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三流道的第一端处于断开状态。

于是,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传热介质可以由第一流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二流道的第一端,然后传热介质由第二流道的第一端流向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再后传热介质由第二流道的第二端流向第三流道的第二端。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相邻两个流道的第一端的通断状态和上述相邻流道的第二端的通断状态,可以改变传热介质的流通路径的长短,以根据电子器件的发热量改变散热能力,有利于降低为冷却电子器件而产生的能耗。

本实施例中,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构成第一组流道。散热器还包括与第一组流道在第二方向上并排布置的第二组流道。第二组流道包括多个流道。

第一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10(也即上述的第三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10的第一端直接不连通,第一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10的第二端与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10的第二端连通。

如图3所示,散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由第一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的第二端流出的传热介质流向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个流道的第二端,然后上述的传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二组流道的多个流道。

如图4所示,散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由第一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最后一个流道的第二端流出的传热介质流向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二个流道的第二端,然后上述的传热介质流向第二组流道的沿第二方向的第二个流道的第二端,再后流向出口A2。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流道10的第一端的通断状态与相邻两个流道10的第二端的通断状态不同,以保证传热介质能够从上一流道流10向下一流道10,若相邻的多个流道10中每相邻两个流道的同一端连通,则传热介质直接由上述相邻的多个流道10的端部直接流向后续的流道10,因而缩短了传热介质的流通路径。

散热器还包括多个阀8,多个相邻的流道10中每个相邻两个流道10第一端之间均设置有阀8。散热器还包括用于控制阀8通断的驱动部件,阀8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驱动部件能够使第一阀和第二阀的通断状态不同。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一阀之间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阀。若相邻的多个第二阀均处于连通状态,则传热介质直接由第二阀两侧的流道10的第一端流向后续的流道10,从而能够改变传热介质的流通路径。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曲轴件3。如图1所示,曲轴件3包括拱起部31和凹入部32。拱起部31通过第一连杆2与第一阀的阀芯连接,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与拱起部31铰接,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与阀芯铰接,以使曲轴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阀芯沿直线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阀的开闭。

凹入部32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阀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凹入部32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阀的阀芯铰接。

拱起部31和凹入部32在曲轴件3的周向上间隔180°,使得驱动能够第一阀和第二阀的通断状态不同。

散热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曲轴件3转动的电机5。电机5安装在电机安装座4上。电机5设置在曲轴件3的第一端并与曲轴件3连接,曲轴件3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曲轴件3的支座1。电机安装座4和支座1均安装在板状基体12上。

散热器还包括板状基体12,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板状基体12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板状基体12的材质为铝,以提高散热器的传热效率。

如图5所示,流道包括设置在板状基体12上的第一孔道,板状基体12上还设置有与多个流道的端部连通的第二孔道。

散热器的中传热介质流通路径由板状基体12上的孔道构成,散热器的材质单一,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一孔道12的两端均设置有封堵部件6,以将第一孔道的两端封闭。优选地,封堵部件与板状基体12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将任一第一孔道12的端部作为进口或出口,进口或出口用于连接传热介质管路,以改变板状基体12内用于流通传热介质的第一孔道12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进口和出口均设置在板状基体12的表面上,进口和出口的轴线方向与板状基体12的厚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板状基体12上设置有B1E5、B3E3、B5E1、C1D5、C3D3和C5D1等6个第一孔道。板状基体12上还设置有F1F2、F3、和F4等4个第二孔道。B1E5、B3E3和B5E分别形成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流道。

其中,孔道F1F2与每个流道10的第二端均连通,孔道F4仅与第一组流道的流道10的第一端连通,孔道F3仅与第二组流道的流道10的第一端连通。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孔道的端口作为传热介质的进口或出口。例如,孔道F4的端口作为传热介质的进口,孔道F3的端口作为传热介质的出口。

板状基体12上还设置有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孔道之间的盲孔,该盲孔与第二孔道连通,以形成阀8的阀腔,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盲孔中,以控制相邻两个流道10的端部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盲孔设置在板状基体12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并与流道10的延伸方向一致。还可以优选地,盲孔设置在板状基体12的表面上,并沿板状基体12的厚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电子器件和与电子器件相邻的散热器,散热器为电子器件降温。所述电子器件包括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或控制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