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引脚矫形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485发布日期:2018-06-30 06:2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片引脚矫形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芯片矫形块。



背景技术:

DIP封装芯片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均采用此种封装形式。采用此种封装方式的芯片通常有两排引脚,采用直插到具有芯片插座上,或直接插在具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在DIP封装芯片的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为切筋成型,其功能是将封装在框架上IC产品分离成成品,产品在分离过程中及过程后,少部分产品会出现两排引脚跨度不达标的缺陷,或者客户要求将已经加工成型的产品的两排引脚跨度按照要求进行扩大,但是其使用的整形块大小固定,可调节性差,每更换一种整形规格就需要更换整形块,严重浪费资源。

公开号为CN10640972A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7年2月15日公开了一种FP芯片整形装置及整形方法,包括下整形块、上整形块;下整形块与上整形块之间通过合页结构铰接;下整形块上开有整形凹槽;上整形块上固定有与能够整形凹槽配合的整形凸槽;在上整形块上位于整形凸槽两侧的位置开有刀具切割口;上整形块上还安装有把手。本发明所提供的FP芯片整形装置及整形方法,解决了FP封装手工整形困难、共面性差、引脚易折断等难题,能有效保证FP芯片成形质量和成形后芯片的共面型,提高芯片的可焊性,减少焊接不良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引脚整形块可调节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片矫形块,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任意尺寸的芯片引脚调节,且具有操作简单,精确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芯片引脚矫形块,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所述做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整形块,所述万向球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杆;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与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相配合的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

所述基座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上还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连杆与调节杆相连。

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棘轮,基座上铰接有与棘轮相适配的棘爪,所述棘爪与基座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调节转轮。

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标尺。

所述棘爪上设置有拨块。

所述整形块为圆柱形。

所述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上还设置有注油槽,基座上设置有与注油槽连通的注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上设置有左、右安装槽,所述左、右安装槽内安装有万向球,万向球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整形块,另一端设置有调节杆;通过拨动调节杆可以任意转动万向球,进而实现对整形块位置的任意调节整形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的调整整形块的姿态,使一个整形块能够实现多种规格的整形要求,同时其还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

2、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杆与调节杆相连,通过转轴和连杆实现两侧整形块的同步调节,避免因两侧整形块位置差异而导致的引脚不对称,提高整形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上还设置有棘轮,基座上设置有与棘轮的相适配的棘爪,所述棘爪与基座之间还连接有拉簧,保证整形块在调整到位后保持稳定,避免整形块因外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移,造成整形误差,提高整形块的整形质量。

4、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上设置有调节转轮,方便使用者快速转动转轴,提高实用的舒适性。

5、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标尺,一方面方便使用者快读取量整形块之间的距离,提高整形块调整的精确度,另一方面避免整形块发生前后方向的错位,提高两整形块的对称性,从而提高整形的质量。

6、本实用新型的棘爪上设置有拨块,方便使用者波动棘爪,从而解除棘爪对棘轮的锁定,实现调节块的复位。

7、本实用新型的整形块为圆柱形,使整形块与带整形的引脚的接触点固定,便于控制量整形块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因接触点变化而带来的整形误差。

8、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注油槽和注油孔,方便注入润滑油,提高万向球转动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万向球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标记:1、基座,2、左安装槽,3、右安装槽,4、万向球,5、连接杆,6、整形块,7、调节杆,8、左固定块,9、右固定块,10、轴孔,11、滚动轴承,12、转轴,13、连杆,14、棘轮,15、棘爪,16、拉簧,17、调节转轮,18、伸缩杆,19、拨块,20、注油槽,21、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芯片引脚矫形块,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左安装槽2和右安装槽3,所述左安装槽2和右安装槽3内均设置有万向球4,基座1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与左安装槽2和右安装槽3适配的左固定块8和右固定块9;所述万向球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上设置有整形块6,所述万向球4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基座1设置有轴孔10,轴孔10内设置有滚动轴承11,所述滚动轴承11上还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通过连杆13与调节杆7相连;所述转轴12上还设置有棘轮14,基座1上铰接有棘爪15,所述棘爪15与棘轮14相适配,所述棘爪15与基座1之间通过拉簧16连接。

所述转轴12上设置有调节转轮17。

所述连接杆5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上设置有标尺。

所述棘爪14上设置有拨块19。

所述整形块6为圆柱形。

所述左安装槽2和右安装槽3上还设置有注油槽20,基座1上设置有与注油槽20连通的注油孔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拨动调节杆可以任意转动万向球,进而实现对整形块位置的任意调节整形块的位置,同时由于左调节杆和右调节杆通过连杆与调节杆相连,因此通过调节转轮转动转轴时,能够实现对左整形块和右整形块的同步调节,避免了左整形块和右整形块之间因不对称引起的整形误差;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的调整整形块的姿态,使一个整形块能够实现多种规格的整形要求,同时其还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