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基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648发布日期:2018-06-30 06:2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基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基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我国当前动力电池存在的不足,如铅酸电池锂电池等,它们续航里程短、不能大电流充放电,且输出电流电流不可调,易燃易爆不安全,有污染,寿命短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基动力电池及其配方,通过将改变滑动导电件与电池芯接触的个数,改变电池的输出电流,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物理发电的原理,储能过程可逆,可长时间使用,寿命长,利用活性炭模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容量的储能容量,且本实用新型原材料的构成、生产、使用、存储以及拆解过程均没有污染和易爆物,而且,原材料都是廉价金属,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基动力电池,包括箱体、封盖板和两组电池芯,封盖板安装在箱体上端面并将各电池芯封装在箱体内,第一组电池芯的导电柱直接插入封盖板的第一个极板插口内,第二组电池芯的导电柱与第一组电池芯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封盖板上的第二个极板插口内;导电机构组滑动安装在封盖板上的导电滑轨组内并与各组电池芯的导电柱相对应。

所述封盖板上端面设置有导电滑轨组,所述导电滑轨组包括平行设置的正导电滑轨和负导电滑轨,在正导电滑轨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正极板插口,正极板插口之间间隔设置且正极板插口与正导电滑轨垂直相通;在正导电滑轨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Ⅰ,导向槽Ⅰ与正极板插口相对应的位置垂直设置有接触槽Ⅰ;接触槽Ⅰ将导向槽Ⅰ与正导电滑轨连通;在负导电滑轨的底面设置有两个负极板插口,负极板插口之间间隔设置且负极板插口与负导电滑轨垂直相通,且在负导电滑轨的两侧设置有另一导向槽Ⅱ,在导向槽Ⅱ与负极板插口相对应的位置垂直设置有接触槽Ⅱ,接触槽Ⅱ将导向槽Ⅱ与负导电滑轨连通。

所述导电机构组包括正导电机构和负导电机构,所述正导电机构包括正滑动导电件,正滑动导电件上设置有正接线柱,正接线柱的上端露出封盖板;正滑动导电件内设置有导电片Ⅰ;导电片Ⅰ的上端面与正接线柱内的插入孔Ⅰ相对应;导电片Ⅰ的下端面与各电池芯的正极导电柱相匹配;且在正滑动导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Ⅰ,导向块Ⅰ滑动安装在导向槽Ⅰ内;

所述负导电机构包括负滑动导电件,负滑动导电件上设置有负接线柱,负接线柱露出封盖板;在负滑动导电件内设有导电片Ⅱ;导电片Ⅱ的上端面与负接线柱内的插入孔Ⅱ相对应;导电片Ⅱ的下端面与电池芯的负极板导电柱相匹配;且在负滑动导电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Ⅱ,导向块Ⅱ滑动安装在导向槽Ⅱ内。

所述正滑动导电件和负滑动导电件通过推杆连接在一起。

在封盖板上端面与正导电滑轨和负导电滑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罩板,在罩板上平行设置有接线柱移动孔和推杆移动孔,正接线柱和负接线柱分别露出各自的接线柱移动孔并在接线柱移动孔内移动,推杆的两个下端分别穿过相应的推杆移动孔固定在正滑动导电件和负滑动导电件上。

所述两组电池芯分别为第一组电池芯和第二组电池芯,第一组电池芯和第二组电池芯之间的正负极板分别通过极板隔膜隔开;所述第一组电池芯包括第一正极板、第一负极板和第一正负极隔膜,第一正极板和第一负极板通过第一正负极隔膜隔开,且第一正极板的导电柱插入第一个正极板插口内,第一负极板的导电柱插入第一个负极板插口内;所述第二组电池芯包括第二正极板、第二负极板和第二正负极隔膜,第二正极板和第二负极板通过第二正负极隔膜隔开,且第二正极板的导电柱与第一正极板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第二个正极板插口内,第二负极板的导电柱与第一负极板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第二个负极板插口内。

所述第一正极板和第二正极板分别由若干个复合正极板构成,复合正极板上的小导电柱集合为一个,每个复合正极板均包括三片正极片复合而成,三片正极片的极耳汇合成一个极耳;分别为两片涂覆活性炭的正极片Ⅰ和一片涂覆磷酸锂铁的正极片Ⅱ,正极片Ⅱ位于两正极片Ⅰ之间且通过极片隔膜隔开;所述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分别由若干个复合负极板构成,复合负极板上的小导电柱集合为一个,每个复合负极板均包括三片负极片复合而成,三片负极片的极耳汇合成一个极耳;分别为两片涂覆石墨的负极片Ⅰ和一片涂覆磷酸锂铁的负极片Ⅱ,负极片Ⅱ位于两负极片Ⅰ之间且通过极片隔膜隔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组电池芯的导电柱直接插入封盖板的第一个插口内,第二组电池芯的导电柱与第一组电池芯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第二个插口内,当导电机构组内的导电片与第一个插口内的导电柱接触时,通过导电机构上的接线柱可引出和充入一个额度的电流,当导电机构移动与第二个插口的导电柱接触时,通过接线柱可引出和充入上一个额度两倍的电流。通过移动导电机构在封盖板的位置可自行调节输出或输入的容量,自主性强。而且,为了保证导电机构不会误通电,在封盖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只有导电机构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导电机构的导向块才能通过接触槽下落,使导电机构的导电片与插口内导电柱接触。而且,使用的是物理充电原理,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机构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正极板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正极板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正极板的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碳基动力电池,包括箱体1、封盖板2和两组电池芯,封盖板2安装在箱体1上端面并将各电池芯封装在箱体1内,第一组电池芯的导电柱直接插入封盖板2的第一个极板插口内,第二组电池芯的导电柱与第一组电池芯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封盖板2上的第二个极板插口内;导电机构组滑动安装在封盖板2上的导电滑轨组内并与各组电池芯的导电柱相对应。

所述封盖板2上端面设置有导电滑轨组,所述导电滑轨组包括平行设置的正导电滑轨2-1和负导电滑轨2-2,在正导电滑轨2-1的底面设置有两个正极板插口2-3,正极板插口2-3之间间隔设置且正极板插口2-3与正导电滑轨2-1垂直相通;在正导电滑轨2-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Ⅰ7-1,导向槽Ⅰ7-1与正极板插口2-3相对应的位置垂直设置有接触槽Ⅰ8-1;接触槽Ⅰ8-1将导向槽Ⅰ7-1与正导电滑轨2-1连通;在负导电滑轨2-2的底面设置有两个负极板插口2-4,负极板插口2-4之间间隔设置且负极板插口2-4与负导电滑轨2-2垂直相通,且在负导电滑轨2-2的两侧设置有另一导向槽Ⅱ7-2,在导向槽Ⅱ7-2与负极板插口2-4相对应的位置垂直设置有接触槽Ⅱ8-2,接触槽Ⅱ8-2将导向槽Ⅱ7-2与负导电滑轨2-2连通。

所述导电机构组包括正导电机构4-1和负导电机构4-2,所述正导电机构4-1包括正滑动导电件4-1-1,正滑动导电件4-1-1上设置有正接线柱4-1-1-2,正接线柱4-1-1-2的上端露出封盖板2;正滑动导电件4-1-1内设置有导电片Ⅰ4-1-1-1;导电片Ⅰ4-1-1-1的上端面与正接线柱4-1-1-2内的插入孔Ⅰ4-1-1-3相对应;导电片Ⅰ4-1-1-1的下端面与各电池芯的正极导电柱相匹配;且在正滑动导电件4-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Ⅰ4-1-1-4,导向块Ⅰ4-1-1-4滑动安装在导向槽Ⅰ7-1内;

所述负导电机构4-2包括负滑动导电件4-2-1,负滑动导电件4-2-1上设置有负接线柱4-2-1-2,负接线柱4-2-1-2露出封盖板2;在负滑动导电件4-2-1内设有导电片Ⅱ4-2-1-1;导电片Ⅱ4-2-1-1的上端面与负接线柱4-2-1-2内的插入孔Ⅱ4-2-1-3相对应;导电片Ⅱ4-2-1-1的下端面与电池芯的负极板导电柱相匹配;且在负滑动导电件4-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Ⅱ4-2-1-4,导向块Ⅱ4-2-1-4滑动安装在导向槽Ⅱ7-2内。

所述正滑动导电件4-1-1和负滑动导电件4-2-1通过推杆5连接在一起。推动推杆即可改变导电机构的位置。

在封盖板2上端面与正导电滑轨2-1和负导电滑轨2-2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罩板6,在罩板6上平行设置有接线柱移动孔6-1和推杆移动孔6-2,正接线柱4-1-1-2和负接线柱4-2-1-2分别露出各自的接线柱移动孔6-1并在接线柱移动孔6-1内移动,推杆5的两个下端分别穿过相应的推杆移动孔6-2固定在正滑动导电件4-1-1和负滑动导电件4-2-1上。而且,为了便于直观知道不同容量的位置,在罩板上设置有指示线。

所述两组电池芯分别为第一组电池芯和第二组电池芯,第一组电池芯和第二组电池芯之间的正负极板分别通过极板隔膜隔开;所述第一组电池芯包括第一正极板3-1-1、第一负极板3-1-2和第一正负极隔膜3-1-3,第一正极板3-1-1和第一负极板3-1-2通过第一正负极隔膜3-1-3隔开,且第一正极板3-1-1的导电柱插入第一个正极板插口2-3内,第一负极板3-1-2的导电柱插入第一个负极板插口2-4内;所述第二组电池芯包括第二正极板3-2-1、第二负极板和第二正负极隔膜,第二正极板3-2-1和第二负极板通过第二正负极隔膜隔开,且第二正极板3-2-1的导电柱与第一正极板3-1-1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第二个正极板插口2-3内,第二负极板的导电柱与第一负极板3-1-2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第二个负极板插口2-2-4内。

所述第一正极板3-1-1和第二正极板3-2-1分别由若干个复合正极板构成,复合正极板上的小导电柱集合为一个,每个复合正极板均包括三片正极片复合而成,三片正极片的极耳汇合成一个极耳;分别为两片涂覆活性炭的正极片Ⅰ和一片涂覆磷酸锂铁的正极片Ⅱ,正极片Ⅱ位于两正极片Ⅰ之间且通过极片隔膜隔开;所述第一负极板3-1-2和第二负极板分别由若干个复合负极板构成,复合负极板上的小导电柱集合为一个,每个复合负极板均包括三片负极片复合而成,三片负极片的极耳汇合成一个极耳;分别为两片涂覆石墨的负极片Ⅰ和一片涂覆磷酸锂铁的负极片Ⅱ,负极片Ⅱ位于两负极片Ⅰ之间且通过极片隔膜隔开。

第一组电池芯的导电柱直接插入封盖板的第一个插口内,第二组电池芯的导电柱与第一组电池芯的另一导电柱连接后插入第二个插口内,当导电机构组内的导电片与第一个插口内的导电柱接触时,通过导电机构上的接线柱可引出和充入一个额度的电流,当导电机构移动与第二个插口的导电柱接触时,通过接线柱可引出和充入上一个额度两倍的电流。通过移动导电机构在封盖板的位置可自行调节输出或输入的容量,自主性强。而且,为了保证导电机构不会误通电,在封盖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只有导电机构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导电机构的导向块才能通过接触槽下落,使导电机构的导电片与插口内导电柱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