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725发布日期:2018-09-11 22:53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体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为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汽车工业发展的重心正在转变,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高能效、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能有效减轻人类发展对环境造成压力。

新能源汽车对电池充电时,充电枪为必要配件,然而新能源汽车上与充电枪适配的充电座也为必要配件。现有技术中充电座所使用的导电端子多采用车削加工的金属铜件,即直接将一个铜棒通过车、削、铣的方式加工需要的造型,其中,导电端子中部外围还车铣有铜材座体,有此看出,上述导电端子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加工速度慢、产能低,且其铜材用量较大,导致其成本高。另外,为使导电端子与充电枪中的导电连接件的对接时不会损坏导电连接件,于导电端子端部固定一塑胶块,在装配时,必须于导电端子端部车铣出一个环槽,该塑胶块则固定于该环槽中,然而这样的装配结构强度低,塑胶块易脱离导电端子端部,存在损坏导电连接件的风险,导电端子端部易断裂,导致其使用寿命短。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端子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端子结构包括导电端子本体以及固定于导电端子本体端部的塑胶块,所述导电端子本体通过冲压制成,该导电端子本体中部外围固定有塑胶座,该塑胶座与塑胶块一体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本体为筒状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块后端与塑胶座之间一体连接有塑胶连接柱,该塑胶连接柱置于导电端子本体内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本体中部外围向内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塑胶座的定位开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本体包括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以及一体连接于第一筒状部与第二筒状部之间的锥台连接部,所述定位开口开设于锥台连接部上,并延伸到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上;所述塑胶座固定于锥台连接部上,并延伸到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包括有主体座以及一体成型于主体座前后两端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该第一套体套接所述第二筒状部上,该第二套体套接于所述第一筒状部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本体端部具有环形定位槽,所述塑胶块通过注塑方式固定于该环形定位槽上,以与导电端子本体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块呈圆锥体状,且该塑胶块前端面设置成弧形凸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本体具有一裂缝,该裂缝沿导电端子本体的前端边缘延伸至导电端子本体的后端边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导电端子本体通过冲压制成,其相对现有技术中由车、削、铣的方式加工形成的端子而言,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产能高、不良产生率低、生产稳定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塑胶座替换现有技术中的铜材座体,以此节省铜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且该塑胶座与塑胶块一体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以此可大大增加塑胶块与导电端子本体结合强度,保证塑胶块不会脱离导电端子本体端部,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其对插寿命,且可保证导电端子本体端部不易断裂,提高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沿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电端子本体 11定位开口 12环形定位槽

13裂缝 101第一筒状部 102第二筒状部

103锥台连接部 2塑胶块 3塑胶座

31主体座 32第一套体 33第二套体

4塑胶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5所示,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端子结构,其包括由铜材制成的导电端子本体1以及固定于导电端子本体1端部的塑胶块2。

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通过冲压制成,其相对现有技术中由车、削、铣的方式加工形成的端子而言,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产能高、不良产生率低、生产稳定的优点。

结合图3所示,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端部具有环形定位槽12,所述塑胶块2通过注塑方式固定于该环形定位槽12上,以与导电端子本体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中部外围固定有塑胶座3,该塑胶座3与塑胶块2一体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塑胶座3替换现有技术中的铜材座体,以此节省铜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且该塑胶座3与塑胶块2一体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以此可大大增加塑胶块2与导电端子本体1结合强度,保证塑胶块2不会脱离导电端子本体端部,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其对插寿命,且可保证导电端子本体端部不易断裂,提高使用寿命。

结合图1、3所示,所述塑胶块2呈圆锥体状,且该塑胶块2前端面设置成弧形凸面,该塑胶块2为符合欧规充电座端子协会规范结构。

结合图3所示,所述塑胶块2后端与塑胶座3之间一体连接有塑胶连接柱4,该塑胶连接柱4置于导电端子本体1内部。具体而言,该塑胶块2与塑胶座3同时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导电端子本体1上,且该塑胶连接柱4注塑成型于导电端子本体1内部,并一体连接于塑胶块2后端与塑胶座3之间,以形成一个塑胶体,保证塑胶块2后端与塑胶座3稳定安装于导电端子本体1上。

结合图3、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为筒状结构,以致使塑胶连接柱4能够置于导电端子本体1内部。其中,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具有一裂缝13,该裂缝13沿导电端子本体1的前端边缘延伸至导电端子本体1的后端边缘,以致使该导电端子本体1具有一端的握持力,以致使该导电端子本体1与塑胶连接柱4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定。

结合图3、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中部外围向内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塑胶座3的定位开口11,在所述塑胶座3注塑固定于导电端子本体1中部外围后,该塑胶座3局部与塑胶连接柱4一体连接。

结合图3所示,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包括第一筒状部101、第二筒状部102以及一体连接于第一筒状部101与第二筒状部102之间的锥台连接部103,其中,该第一筒状部101的尺寸大于第二筒状部102的尺寸。所述定位开口11开设于锥台连接部103上,并延伸到第一筒状部101和第二筒状部102上;所述塑胶座3固定于锥台连接部103上,并延伸到第一筒状部101和第二筒状部102上。

所述塑胶座3包括有主体座31以及一体成型于主体座31前后两端的第一套体32和第二套体33,该第一套体32套接所述第二筒状部102上,该第二套体33套接于所述第一筒状部101上,以此可提高塑胶座3与导电端子本体1装配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所述导电端子本体1通过冲压制成,其相对现有技术中由车、削、铣的方式加工形成的端子而言,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产能高、不良产生率低、生产稳定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塑胶座3替换现有技术中的铜材座体,以此节省铜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且该塑胶座3与塑胶块2一体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以此可大大增加塑胶块2与导电端子本体1结合强度,保证塑胶块2不会脱离导电端子本体端部,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其对插寿命,且可保证导电端子本体端部不易断裂,提高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