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07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中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由于动力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需要及时排出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

动力电池常用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风冷散热会占用动力电池内部较大空间,使得动力电池自身的体积较大,一方面不便将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内部,另一方面会给动力电池的运输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人们急切需要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来应对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缩小动力电池的整体体积、提高散热效率的汽车动力电池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包括承压板和承压板上固定安装的水冷装置主体;所述水冷装置主体为空腔结构,且空腔内设置有回型冷凝箱;所述回型冷凝箱是由多层空心冷凝板围成的箱体,各个冷凝板的空心通路相互连通,空心通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空心通路内部设置有冷凝液、且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相邻冷凝板之间的间隙内固定安装动力电池;所述水冷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蜂鸣器,电源开关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液位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主体由多层构成,内层为防护箱,防护箱内设置有所述回型冷凝箱,防护箱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外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蜂鸣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设置有四个,防护箱与第一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第二安装板与防护罩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回型冷凝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帽,回型冷凝箱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帽。

进一步的,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一端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防护帽与第二防护帽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承压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通孔与螺栓的数量均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 S7-200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取代了较为传统的风冷散热的方式,节省了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从而缩小了动力电池的整体体积,一方面便于将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内部,另一方面解决了动力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弹簧,可有效减少动力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及震动,保护了水冷装置中主要组成部分冷凝板的安全,从而保护了水冷装置不受损伤,让水冷装置可以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传感器,可监测冷凝板内部冷却液的液位值,避免因冷却液的挥发,而导致冷却液的减少,使得水冷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直接导致动力电池无法得带有效散热,影响动力电池正常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回型冷凝板与动力电池相互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让水冷装置更加适用于动力电池的散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型冷凝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回型冷凝箱侧视图;

图中标号:1、承压板;2、防护箱;3、第一安装板;4、减震弹簧;5、第二安装板;6、控制器;7、蜂鸣器;8、冷凝板;9、动力电池;10、进液管;11、第一防护帽;12、出液管;13、第二防护帽;14、液位传感器;15、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包括承压板1和承压板1上固定安装的水冷装置主体;所述水冷装置主体为空腔结构,且空腔内设置有回型冷凝箱;所述回型冷凝箱是由多层空心冷凝板8围成的箱体,各个冷凝板8的空心通路相互连通,空心通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进液管10和出液管12,空心通路内部设置有冷凝液、且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4安装在冷凝板内侧壁;相邻冷凝板之间的间隙内固定安装动力电池9;所述水冷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6、电源开关15和蜂鸣器7,电源开关15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池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开关15的输出端与液位传感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蜂鸣器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冷装置主体由多层构成,内层为防护箱2,防护箱2内设置有所述回型冷凝箱,防护箱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3的外侧连接有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5外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控制器6、电源开关15和蜂鸣器7。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5均设置有四个,防护箱2与第一安装板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控制器6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第二安装板5与防护罩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的数量为两个。

回型冷凝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0,进液管10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帽11,回型冷凝箱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2,出液管1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帽13。进液管10与出液管12的一端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防护帽11与第二防护帽13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承压板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通孔与螺栓的数量均为四个。控制器为 S7-200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打开电源开关15,拧开第一防护帽11,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10添加至冷凝板8中,当动力电池9正常工作,产生热量时,冷却液可吸附热量,挥发,进而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水冷散热,随着冷却液的挥发,冷却液的液位也在不断下降,当液位传感器14所监测到的液位值小于设定值时,液位传感器14会将这一信号传递给S7-200PLC控制器6,S7-200PLC控制器6会主动接通蜂鸣器7的电源,使得蜂鸣器7鸣响,便于提示使用者及时添加冷却液,减震弹簧4有效减少动力电池9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及震动,回型冷凝板8与动力电池9相互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取代了较为传统的风冷散热的方式,节省了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从而缩小了动力电池的整体体积,一方面便于将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内部,另一方面解决了动力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液位传感器,可监测冷凝板内部冷却液的液位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