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4317发布日期:2018-09-08 00:2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包电芯在运送的过程中,夹具主要为棒状型材,夹具端头较为尖锐,容易划伤电芯表面,造成了电芯的短路、漏液等不良情况,且在运送的过程中,夹具不能对电芯起到包裹定位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传送带发生震动,能造成电芯位置偏移,进而存在夹取机械手夹偏的情况。

针对上述存在的情况,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锂电池夹具:

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0720119393.3),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检测柜的夹具:在夹具上设有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上为若干夹具针,下夹具上设有容置槽,在下夹具的表面上设有一层橡胶层。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容易将电芯表面划伤的情况,但是并不能对电芯进行传送,且是通过容置槽进行限位,对电芯的定位限制太大,当电芯的尺寸发生变化时,需要更换下夹具才能实现对电芯的定位,且上夹具是采用夹具针的设置,夹具针与电芯的接触面较小,从而夹具的稳定性和适用性较低,且存在运送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包括底板和能对电芯进行夹取的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对定位板,每对定位板之间形成可供电芯放置的限位空间,所述夹爪包括至少一对可将电芯夹紧的夹板,所述夹爪位于定位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对能与电芯的端部相抵靠的限位板,每对限位板分别位于定位板的两侧。

工作原理:将夹爪上的电芯放置在底板的每对定位板之间,此时底板上位于定位板两侧的限位板,能对电芯进行左右两侧的定位,定位板的设置,实现了对电芯前后方向的限制,从而使得电芯的定位更加的准确,且夹爪上包括至少一对夹板,夹板的设置,增大了与电芯之间的接触面积,上述结构均是采用定位板和限位板的设置,实现了对电芯的快速定位,使得电芯的传送和夹取更加的方便,而夹板的设置,增加了与电芯的接触面积,使得夹爪的夹取更加的方便和稳定,进一步的提高了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呈腰形的定位孔一,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二,所述定位板在底板上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紧固件依次穿过定位孔二和定位孔一,并将定位板固定在底板上。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定位板在底板上可以随着电芯的尺寸做出适当的调节,提高了夹持移送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对不同尺寸的电芯金进行定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胶垫,所述胶垫位于限位空间内。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电芯放置在定位板之间时,避免了电芯的滑动,且在移动和夹取的过程中,防止了电芯出现表面划伤的现象。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所述定位板具有固定部和限位部,所述胶垫设置在限位部上,所述定位孔二开设在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和限位部之间设有加强筋。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定位板的调节更加的方便,而加强筋的设置,增强了定位板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了夹持移送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所述限位部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位于靠近夹爪的一端。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电芯的设置更加的方便,且导向面能与夹爪相配合使用,也避免了在电芯夹取的过程中,会被定位板的棱角划破或者戳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本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底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该结构的设置,确保了底板与传动带稳固、平整,使得整个电芯的传送更加的稳定,提高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所述底板呈长条形,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限位板一一对应设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呈长条形,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底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板在底板上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紧固件依次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并将限位板固定在底板上。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限位板在底板上可以随着电芯的尺寸做出适当的调节,提高了夹持移送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对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定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所述限位板靠近定位板一端的端面均为平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限位板与电芯之间的抵靠更加的稳定,提高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相比,本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定位板和限位板的设置,能实现对电芯的左右和前后的设置,提高了电芯放置的稳定性,而夹爪上夹板的设置,增加了电芯与夹爪之间的接触面积,能进一步的提高了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2、限位板和定位板均能在底板上调节位置,提高了电芯加持移动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中底板、定位板和限位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定位孔一;12、调节孔;2、底座;21、夹爪;22、夹板;23、支架;24、刻度盘;3、定位板;31、定位孔二;32、胶垫;33、固定部;34、限位部;35、加强筋;36、导向面;4、限位空间;5、限位板;51、固定孔;6、传送带;7、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包括底板1和底座2,底座2上设有支架23,支架23上设有能对电芯进行夹取的夹爪21。

具体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对定位板3,每对定位板3之间形成可供电芯放置的限位空间4,夹爪21包括至少一对可将电芯夹紧的夹板22,夹爪21位于定位板3的上方,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对能与电芯的端部相抵靠的限位板5,每对限位板5分别位于定位板3的两侧。

工作原理:将夹爪21上的电芯放置在底板1的每对定位板3之间,此时底板1上位于定位板3两侧的限位板5,能对电芯进行左右两侧的定位,定位板3的设置,实现了对电芯前后方向的限制,从而使得电芯的定位更加的准确,且夹爪21上包括至少一对夹板22,夹板22的设置,增大了与电芯之间的接触面积,上述结构均是采用定位板3和限位板5的设置,实现了对电芯的快速定位,使得电芯的传送和夹取更加的方便,而夹板22的设置,增加了与电芯的接触面积,使得夹具的夹取更加的方便和稳定,进一步的提高了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上开设有呈腰形的定位孔一11,定位板3上开设有定位孔二31,定位板3在底板1上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紧固件7依次穿过定位孔二31和定位孔一11,并将定位板3固定在底板1上。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定位板3在底板1上可以随着电芯的尺寸做出适当的调节,提高了夹持移送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对不同尺寸的电芯金进行定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板3上设有胶垫32,胶垫32位于限位空间4内。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电芯放置在定位板3之间时,避免了电芯的滑动,且在移动和夹取的过程中,防止了电芯出现表面划伤的现象。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板3具有固定部33和限位部34,胶垫32设置在限位部34上,定位孔二31开设在固定部33上,固定部33和限位部34之间设有加强筋35。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定位板3的调节更加的方便,而加强筋35的设置,增强了定位板3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了夹持移送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部34具有导向面36,导向面36位于靠近夹爪21的一端。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电芯的设置更加的方便,且导向面36能与夹爪21相配合使用,也避免了在电芯夹取的过程中,会被定位板3的棱角划破或者戳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芯的夹持移送装置还包括传送带6,传送带6与底板1之间通过紧固件7连接。

该结构的设置,确保了底板1与传动带稳固、平整,使得整个电芯的传送更加的稳定,提高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呈长条形,底板1上设有与限位板5一一对应设置的调节孔12,调节孔12呈长条形,调节孔12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板5上开设有固定孔51,限位板5在底板1上滑动至指定位置后紧固件7依次穿过固定孔51和调节孔12,并将限位板5固定在底板1上。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限位板5在底板1上可以随着电芯的尺寸做出适当的调节,提高了夹持移送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对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定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板5靠近定位板3的一端的端面均为平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限位板5与电芯之间的抵靠更加的稳定,提高电芯夹持移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支架23和夹爪21之间设有刻度盘24,能根据刻度盘24的指示,调整夹爪21的位置使夹爪21上的夹板22与定位板3对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