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3687发布日期:2018-11-30 23:3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缆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生产和生活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定期对电力电缆进行更换,更换的电缆进行回收利用,需要将电缆外部的绝缘层剥除,现有的电缆外皮切割装置将电缆外皮切出豁口后,需要人工将电缆外皮和电缆芯分离,费时费力,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由于人工分离电缆的绝缘层和电缆芯不便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自动将电缆芯与绝缘层剥离,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负担的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电缆芯与绝缘层剥离,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负担的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板、清洗框、第一收集框、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板、第五导向轮、第三安装板、第一电机、侧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安装杆、第一海绵套、安装套、安装块、第一连接杆、第一切割刀片、第二切割刀片、第二连接杆、第一插块、第一螺栓、第一螺母、第二插块、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清洗框、第一收集框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顶部,侧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一收集框的一侧部,第二安装板固接于侧板顶部,清洗框一侧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轮固接于清洗框内靠近第一导向孔的一侧部,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固接于清洗框内底部,安装套通过第二安装杆固接于清洗框内底部,且位于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之间,第一海绵套固接于安装套内部,第四导向轮固接于清洗框靠近第一收集框的一侧部,安装块通过第一安装杆固接于第二安装板底部,安装块中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二导向孔,第一切割刀片通过第一连接杆固接于安装块底部一侧,第二切割刀片通过第二连接杆固接于安装块顶部一侧,第五导向轮固接于第二安装板底部,第三安装板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一侧,第一电机固接于第三安装板顶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第一轴承座固接于侧板,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第一插块固接于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部,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与第一插块插装配合,第二转轴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插块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螺母螺接,第二插块固接于第三转轴远离第一轴承座的一端部,第二转轴靠近第三转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二插块插装配合,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轴承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插块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二螺母螺接。

进一步的,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顶板、网板、第二收集框、破碎轮、第四转轴、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五转轴和第二轴承座;顶板固接于第一收集框顶部,顶板开设有供绝缘层落入的第三导向孔,网板固接于第一收集框内,第二收集框放置于第一收集框内底部,第二电机、多个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一收集框后侧壁;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齿轮固接;第五转轴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第一齿轮与靠近第二电机的第二齿轮啮合,相邻两个第二齿轮互相啮合,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位于第一收集框内的一端均固接有破碎轮。

进一步的,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弧形托板、支撑杆、滑块、滑轨、支撑板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底部与第一安装板固接,电动推杆顶部与支撑板固接,两支撑杆固接于支撑板两端,弧形托板固接于支撑杆顶端,弧形托板与第二转轴配合。

进一步的,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限位板;限位板固接于第二转轴两端。

进一步的,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海绵套;第二海绵套固接于清洗框内远离第一导向轮的一侧。

进一步的,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锥形分离套;锥形分离套固接于安装框靠近第一切割刀片的一侧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将电缆芯与电缆绝缘层进行快速分离,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分离,减轻了劳动负担的效果。

电缆表面经过清水、第一海绵套的清洗,能够最大程度的将电缆绝缘层表面沾染的污渍进行清洗,为后续绝缘层的收集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电缆运动,并通过第一切割刀片、第二切割刀片将电缆绝缘层切开分离,此阶段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电缆芯与绝缘层分离,减轻了劳动负担。

通过破碎轮将电缆绝缘层进行破碎,便于后续绝缘层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局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b的第一种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c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d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收集框的局部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局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局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中b的第二种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安装板,2-清洗框,3-第一收集框,4-第一导向孔,5-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第三导向轮,8-第四导向轮,9-第一安装杆,10-第二安装板,11-第五导向轮,12-第三安装板,13-第一电机,14-侧板,15-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第三转轴,18-第一轴承座,19-第二安装杆,20-第一海绵套,21-安装套,22-第二导向孔,23-安装块,24-第一连接杆,25-第一切割刀片,26-第二切割刀片,27-第二连接杆,28-第一通孔,29-第一插槽,30-第二通孔,31-第一插块,32-第一螺栓,33-第一螺母,34-第三通孔,35-第二插槽,36-第四通孔,37-第二插块,38-第二螺栓,39-第二螺母,40-第三导向孔,41-顶板,42-网板,43-第二收集框,44-破碎轮,45-第四转轴,46-第二电机,47-第一齿轮,48-第二齿轮,49-第五转轴,50-第二轴承座,51-弧形托板,52-支撑杆,53-滑块,54-滑轨,55-支撑板,56-电动推杆,57-限位板,58-第二海绵套,59-锥形分离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如图1-12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清洗框2、第一收集框3、第一导向轮5、第二导向轮6、第三导向轮7、第四导向轮8、第一安装杆9、第二安装板10、第五导向轮11、第三安装板12、第一电机13、侧板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三转轴17、第一轴承座18、第二安装杆19、第一海绵套20、安装套21、安装块23、第一连接杆24、第一切割刀片25、第二切割刀片26、第二连接杆27、第一插块31、第一螺栓32、第一螺母33、第二插块37、第二螺栓38和第二螺母39;清洗框2、第一收集框3固接于第一安装板1顶部,侧板1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1靠近第一收集框3的一侧部,第二安装板10固接于侧板14顶部,清洗框2一侧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一导向孔4,第一导向轮5固接于清洗框2内靠近第一导向孔4的一侧部,第二导向轮6、第三导向轮7固接于清洗框2内底部,安装套21通过第二安装杆19固接于清洗框2内底部,且位于第二导向轮6、第三导向轮7之间,第一海绵套20固接于安装套21内部,第四导向轮8固接于清洗框2靠近第一收集框3的一侧部,安装块23通过第一安装杆9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0底部,安装块23中部开设有供电缆穿过的第二导向孔22,第一切割刀片25通过第一连接杆24固接于安装块23底部一侧,第二切割刀片26通过第二连接杆27固接于安装块23顶部一侧,第五导向轮11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0底部,第三安装板12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0一侧,第一电机13固接于第三安装板12顶部,第一转轴15一端部与第一电机13传动连接,第一轴承座18固接于侧板14,第三转轴17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18枢接,第一插块31固接于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电机13的一端部,第二转轴16靠近第一转轴15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29,第一插槽29与第一插块31插装配合,第二转轴16靠近第一电机1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8,第一插块31开设有第二通孔30,第一螺栓32穿过第一通孔28、第二通孔30与第一螺母33螺接,第二插块37固接于第三转轴17远离第一轴承座18的一端部,第二转轴16靠近第三转轴17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35,第二插槽35与第二插块37插装配合,第二转轴16靠近第一轴承座18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34,第二插块37开设有第四通孔36,第二螺栓38穿过第三通孔34、第四通孔36与第二螺母39螺接。

往清洗框2内倒入适量的清水,清水的水平面位置低于第一导向轮5,将回收后的电缆先穿过第一导向孔4,电缆再绕过第一导向轮5、第二导向轮6,然后将电缆穿过第一海绵套20,通过清水与第一海绵套20配合,将电缆绝缘层外部的污渍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电缆绕过第三导向轮7、第四导向轮8,然后电缆再穿过第二导向孔22,电缆穿过第二导向孔22之前,第一切割刀片25、第二切割刀片26将电缆绝缘层切开,被切开的电缆绝缘层落入第一收集框3内,因此从第二导向孔22穿过的电缆芯已经与绝缘层分离。

分离后的电缆芯经过第五导向轮11缠绕到第二转轴16上,此时控制第一电机13转动,因此第二转轴16开设对电缆芯进行拉扯绕线,从而带动电缆进行清洗、分离的工作。

电缆芯与绝缘层分离结束后,控制第一电机13停止,将第一螺栓32与第一螺母33分离,第一螺栓32从第一通孔28、第二通孔30内拔出,将第二螺栓38与第二螺母39分离,第二螺栓38从第三通孔34、第四通孔36内拔出,此刻第二转轴16便可从第一转轴15、第三转轴17上取下,而后将缠绕好的电缆芯进行搬运。

其中,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顶板41、网板42、第二收集框43、破碎轮44、第四转轴45、第二电机46、第一齿轮47、第二齿轮48、第五转轴49和第二轴承座50;顶板41固接于第一收集框3顶部,顶板41开设有供绝缘层落入的第三导向孔40,网板42固接于第一收集框3内,第二收集框43放置于第一收集框3内底部,第二电机46、多个第二轴承座50固接于第一收集框3后侧壁;第四转轴45一端部与第二电机4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齿轮47固接;第五转轴49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50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48固接;第一齿轮47与靠近第二电机46的第二齿轮48啮合,相邻两个第二齿轮48互相啮合,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位于第一收集框3内的一端均固接有破碎轮44。

剥离后的电缆绝缘层穿过第三导向孔40进入第一收集框3内,此时控制第二电机46运行,由于第一齿轮47与靠近第二电机46的第二齿轮48啮合,相邻两个第二齿轮48互相啮合,因此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将带动破碎轮44对绝缘层进行破碎。

破碎达标的绝缘层碎粒将穿过网板42掉落到第二收集框43内,未达标的绝缘层将进行持续破碎,直至能够穿过网板42落入第二收集框43内。

其中,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弧形托板51、支撑杆52、滑块53、滑轨54、支撑板55和电动推杆56;电动推杆56底部与第一安装板1固接,电动推杆56顶部与支撑板55固接,两支撑杆52固接于支撑板55两端,弧形托板51固接于支撑杆52顶端,弧形托板51与第二转轴16配合。

电缆芯缠绕好后,将第二转轴16从第一转轴15、第三转轴17上分离出来,控制电动推杆56带动支撑板55向下运动,从而通过弧形托板51带动第二转轴16向下运动,如此便于电缆芯的搬运,避免了搬运时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其中,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限位板57;限位板57固接于第二转轴16两端,限位板57能够防止电缆芯缠绕到第一转轴15、第三转轴17上,造成后期难以将电缆芯取下搬运。

其中,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海绵套58;第二海绵套58固接于清洗框2内远离第一导向轮5的一侧,第二海绵套58将清洗后的电缆绝缘层进行擦干,避免后期收集的电缆芯已经绝缘层受潮,影响后续工作。

其中,该电缆回收用绝缘层分离装置还包括有锥形分离套59;锥形分离套59固接于安装框靠近第一切割刀片25的一侧部,锥形分离套59能够更好的将绝缘层从电缆芯上剥离,便于后续处理工作的进行。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