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043发布日期:2019-03-05 19:3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这种连接器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中,形成有由插头连接器以及与该插头连接器嵌合连接的插座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组装体,该连接器组装体均安装于电路基板。

插座连接器通过壳体排列保持有信号端子(触头)以及电源端子(触头)。该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整体大致呈横向s字状,具有u字状部以及倒u字状部。即,设置于u字状部的2个臂部中的1个臂部与设置于倒u字状部的2个臂部中的1个臂部是共通的。u字状部的另一个臂部具有弹性,通过使自由端弯向1个臂部侧而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中的靠上述1个臂部的部分形成接触部。如此,在作为对象方的插头连接器的对应端子进入上述u字状部的2个臂部之间时,通过该2个臂部夹压,上述接触部对该对应端子具有弹性地进行夹压。

另外,上述电源端子的倒u字状部的另一个臂部在其下端弯折,形成位于壳体的底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被钎焊连接。

因此,若插座连接器与作为对象方的插头连接器嵌合连接,则在两连接器间,信号电流在信号端子流动,电源电流在电源端子流动。从上述电源端子至作为对象方的对应端子,电源的大电流从接触部至连接部之间经由u字状部与倒u字状部流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68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插座连接器中的大致呈横向s字状的电源端子中,从接触部至连接部之间形成遍及u字状部与倒u字状部弯曲两次的路径,距离变长,相应地,电阻也变大,若大电流作为电源流动,则电阻大,由此发热量也高。在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发热量高对电路部以及电路部件而言并非优选。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比信号端子大的电流流动的电源端子中,能够极力抑制发热量。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且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壳体、以及被该壳体保持的金属材料制的电源端子以及锁止部件,上述电源端子与对象连接器的对应端子接触,上述锁止部件与对象连接器的对应锁止部卡合。

在上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接收对象连接器的接收部;以及将沿上述安装面的一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保持上述电源端子与上述锁止部件的侧壁,上述电源端子与上述锁止部件设置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的位置,上述电源端子具有:位于上述接收部内并且形成有与上述对应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弹性臂部;以及位于上述壳体的底壁的底面并且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连接的连接部,上述弹性臂部在构成该弹性臂部的一端侧的自由端侧形成上述接触部,该弹性臂部的另一端侧经由位于上述壳体的底壁的转移部而与上述连接部连结,上述锁止部件在比上述连接部更靠上方的位置被上述侧壁保持。

根据这种结构的本发明,在电源端子中,电流从接触部经由弹性臂部与转移部流向连接部。由于弹性臂部与位于壳体底面的连接部通过位于上述壳体的底壁的转移部连结,所以弹性臂部与连接部不经由弯曲部分地形成最短距离的电流路径,因此将发热量抑制为最小值。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电源端子与上述锁止部件连结而形成为一个部件。

这样,不仅电源端子能够容易和锁止部件加工成一个部件,而且电源端子与锁止部件彼此相互加强,提高针对外力的强度。此时,由于电源电流也是在形成最短距离的经由弹性臂部、转移部到达连接部的路径中流动,几乎不流向锁止部件侧,所以发热量不会增大。

在本发明中,上述电源端子与上述锁止部件也可以形成为分别独立的部件。

在本发明中,上述电源端子能够在上述长度方向上收纳在上述锁止部件的宽度范围内。

这样,由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上述电源端子与锁止部件并非具有不同范围,所以在连接器的上述长度方向上变得紧凑。

在本发明中,上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还具有加强金属件,该加强金属件被位于上述壳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端部的端壁保持,该加强金属件能够与锁止部件形成为一个部件。

这样,锁止部件和加强金属件彼此相互提高强度,另外也提高壳体的保持强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锁止部件具有向电路基板钎焊固定的固定部,上述锁止部件的固定部与上述电源端子的连接部能够钎焊连结于电路基板的共通焊盘。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的电源端子通过位于壳体的底壁的转移部连结具有上述接触部的弹性臂部与连接部,因此从接触部经由转移部至连接部为止,电源端子的电流以最短距离流动,不会如以往那样,从接触部经由沿壳体的侧壁弯折的锁止部朝向连接部途经长距离的路径,因此能够相应抑制发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嵌合前的状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与作为该插座连接器的对象方的插头连接器的两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以位置上下倒置且姿势反转地表示图1的两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在图1的插座连接器中省略了壳体的立体图,图3的(a)是表示插座信号端子、插座电源端子、插座锁止部件以及插座加强金属件它们的位置关系以及形状的立体图,图3的(b)是从连接器长度方向观察插座电源端子与插座锁止部件的图,图3的(c)是插座锁止部件的立体图,图3的(d)是插座电源端子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两连接器嵌合前的电源端子所处位置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两连接器嵌合后的电源端子所处位置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形成为一体的电源端子加强金属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形成为一体的一侧的电源端子锁止部件,图7的(a)是立体图,图7的(b)是从连接器长度方向观察的图,图7的(c)是从下方观察的另一侧的电源端子锁止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以及作为对象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在图1中,插座连接器i位于下方,为了更好地呈现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嵌合侧,图2是将图1的位置关系进行上下倒置且将姿势进行上下反转而示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插座连接器i以及插头连接器ii是分别配置在不同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图1中示出安装插座连接器i的电路基板p,在图2中示出安装插头连接器ii的电路基板q。插座连接器i以及插头连接器ii构成连接器组装体,该连接器组装体将相对于电路基板p、q的安装面呈直角的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作为连接器嵌合方向以及拔出方向(以下称为“连接器嵌合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连接器嵌合方向设为“连接器嵌合拔出方向z”,将沿电路基板p的安装面在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向设为“连接器长度方向x”,将与“连接器长度方向x”呈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设为“连接器宽度方向y”来说明。

[插座连接器i的结构]

插座连接器i如图1、图2所示,具有:壳体10,其形成薄形的大致长方体外形;多个插座信号端子20以及插座电源端子30,如图1所示,它们在相对于安装面平行的一方向上即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也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通过与该壳体10一体模制成型而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排列保持;插座锁止部件40,其设置于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与插座电源端子30至少重叠一部分的位置;以及插座加强金属件50,其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的端部被壳体10保持。在图示的例子中,插座电源端子30与插座锁止部件40设置为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的全部范围一致定位。即,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插座锁止部件40的长度长于插座电源端子30的长度,插座电源端子30与插座锁止部件40经由接收部16对置。

壳体10由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壳体10具有:底壁11,其相对于插座连接器i的安装对象面即电路基板p的安装面平行;突壁12,其在底壁11的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的中央区域从该底壁11向上方立起,并且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延伸;以及四方框状的周壁13,其从底壁11的外周缘立起,并且包围突壁12,在由周壁13围起的空间内,突壁12定位成岛状。该周壁13具有:一对侧壁14,它们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对置并且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延伸;以及一对端壁15,它们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对置,并且连结一对侧壁14的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端部彼此,并且沿连接器宽度方向y延伸。在周壁13与突壁12之间向上方开口的四方环状空间,形成有用于接收插头连接器ii的嵌合部的接收部16。

在突壁12中,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与插座信号端子2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信号端子用槽部12a,而且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与插座电源端子3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电源端子用槽部12b。信号端子用槽部12a以及电源端子用槽部12b从突壁12的侧面12c(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与侧壁14相对的面)凹陷并且沿连接器嵌合方向z即上下方向延伸,遍及突壁12的连接器嵌合方向z上的整个范围形成,在上端位置开放,且在下端位置被底壁11关闭(也参照图4)。信号端子用槽部12a收容后述插座信号端子20的弹性臂部21,电源端子用槽部12b收容插座电源端子30的弹性臂部31。如图1所示,电源端子用槽部12b形成比信号端子用槽部12a大的槽宽尺寸(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尺寸)。

如图1所示,插座信号端子20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壳体10的突壁12的中央区域范围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的中央位置相对于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延伸的中心线对称的两个位置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形成列,并且被壳体10保持。在图1中,在上述两个位置中均有2个插座信号端子20设置为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排列。另外,插座电源端子30在相对于插座信号端子20的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排列范围位于两侧的外侧位置设置于壳体10。即,插座电源端子30位于比插座信号端子20更靠端壁15侧的位置。并且,插座加强金属件50以覆盖该端壁15的上壁面15a、内侧壁面15b以及外侧壁面15c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端壁15。针对上述端子等,再逐个进行说明。

接下来,基于图3的(a)~(d)说明插座信号端子20、插座电源端子30、插座锁止部件40以及插座加强金属件50。这些部件通过与壳体10的一体模制成型被保持于壳体10。

插座信号端子20通过将金属板在其板厚方向弯折成型而制成,在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观察时,将u字状部与倒u字状部通过它们的共通臂部连结而整体大致呈横向s字状。该插座信号端子20具有:弹性臂部21,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位于内侧(突壁12侧);埋设臂部22(在图1中未示出,参照图3中的(a)),其在相对于该弹性臂部21靠外侧的位置埋设保持在侧壁14;中间臂部23,其位于弹性臂部21与埋设臂部22两者之间;以及连结部24,其连结弹性臂部21与中间臂部23的下端彼此。中间臂部23与埋设臂部22在它们的上端经由朝向上方凸出的凸状弯曲部25连结。由弹性臂部21、中间臂部23以及连结部24形成上述u字状部,由中间臂部23、埋设臂部22以及凸状弯曲部25形成上述倒u字状部。由弹性臂部21、中间臂部23以及连结部24围起的空间形成接收部16的一部分。

在弹性臂部21的上端侧即自由端侧,设置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朝向中间臂部23侧以凸状弯曲的接触部21a,在插头连接器ii的插头信号端子70朝向u字状部进入时,接触部21a通过由弹性臂部21的弹性位移带来的力按压插头信号端子70将其夹压在接触部21a与中间臂部23之间。如上所述,弹性臂部21位于形成在壳体10的突壁12上的信号端子用槽部12a内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弹性位移,接触部21a的一部分从信号端子用槽部12a突出。

如上述所述,中间臂部23、埋设臂部22以及凸状弯曲部25成为倒u字状部,中间臂部23以及凸状弯曲部25与壳体10的侧壁14的内表面以及上表面接触,埋设臂部22埋设在侧壁14内,由此它们被该侧壁14分别保持。连结中间臂部23与埋设臂部22的凸状弯曲部25在侧壁14的上表面露出。从埋设臂部2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部22a,该连接部22a以面对电路基板p的方式弯折成l字状,并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朝向外侧延伸突出。该连接部22a与电路基板p的对应电路部即焊盘p1(参照图1)钎焊连接。

与插座信号端子20相同地,插座电源端子30通过将金属板在其板厚方向弯折而制成,其端子宽度(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宽度尺寸)宽于插座信号端子20。在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观察时,插座电源端子30具有形态与插座信号端子20的弹性臂部21大致相同的弹性臂部31,并且在该弹性臂部31的上端侧即自由端侧,设置有接触部31a。

插座电源端子30具有连接部33,该连接部33从弹性臂部31的下端经由转移部32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y的外侧延伸。转移部32位于壳体10的底壁11,连接部33位于比转移部32稍微靠下侧的侧壁14所处的底壁11的底面(参照图4),连接部33以最短距离从转移部32向连接部33直接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插座电源端子30通过与壳体10的一体模制成型而被该壳体10保持,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弹性臂部31的下端部分与转移部32的一部分被壳体10的底壁11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转移部32位于底壁11的上表面,但也可以位于底壁11的下表面或者位于壁厚内。

如图3的(b)、(d)所示,在插座电源端子30的连接部33,且在端子宽度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x)的两端位置,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朝向外侧的2个突出部33a,在2个突出部33a之间形成有切口部33b。该切口部33b收纳后述插座锁止部件的固定部42a,并且还具有在与电路基板p钎焊连接时确保该连接部33处的钎料边缘长度较长的功能。

插座锁止部件40通过将金属板在其板厚方向弯折而制成,如图3的(b)、(c)所示,在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观察时,插座锁止部件40大致呈倒u字状。该插座锁止部件40的尺寸以及位置设定为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与插座电源端子30重叠。在图3的例子中,插座锁止部件40的宽度宽于插座电源端子30,并定位成插座电源端子30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收纳在插座锁止部件40的宽度范围内。

插座锁止部件40大致呈倒u字状,具有内臂部41以及位于比该内臂部41更靠外侧的位置的埋设臂部42,内臂部41与埋设臂部42的上端部通过朝向上方凸出的凸状弯曲部43相互连结。如图4所示,内臂部41由壳体10的侧壁14的内壁面14a保持,埋设臂部42埋设在该侧壁14的壁厚内而被保持。凸状弯曲部43在侧壁14的上表面14b露出。在内臂部41的上部形成有锁止部41a,该锁止部41a以凸状弯曲成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向内侧突出。另外,内臂部41的下端具有限位部41b,该限位部41b以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向内侧延伸突出的方式弯折成l字状。在与插头连接器ii嵌合时插头连接器ii过度下降进入时,限位部41b作为针对该插头连接器ii的限位器发挥功能。并且,如图3的(c)所示,埋设臂部42的下端的在插座锁止部件40的宽度方向(成为连接器长度方向x且成为该插座锁止部件40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的一部分,在图示的例子中的中央部弯折成l字状而形成位于底壁11的侧壁14所处的底面的固定部42a。该固定部42a位于形成在插座电源端子30的2个突出部33a之间的切口部33b内(参照图1),通过钎料固定于电路基板p的对应部,由此强化对插座锁止部件40的保持。由内臂部41、埋设臂部42以及凸状弯曲部43围起的空间被壳体10填充,并且在固定部42a的上侧也设置有壳体10的一部分。

这种插座锁止部件40与上述插座电源端子30的弹性臂部31相互配合,而虽然在下端不与插座电源端子30连续,但形成与插座信号端子20的u字状部类似的u字状部(参照图3的(b)、图4)。即,由插座电源端子30的弹性臂部31与插座锁止部件40的内臂部41形成接收部16的一部分,来作为u字状空间。而且,在该u字状部接收作为对象方的插头连接器i的插头电源端子80而与其进行夹压接触。由此,插座电源端子30通过其接触部31a而与插头电源端子80之间电连接,并且插座锁止部件40通过其锁止部41a而与插头电源端子的对应部相互卡止而进行防脱的锁止。

与插座信号端子20、插座电源端子30以及插座锁止部件40相同地,安装在壳体10的端壁15的插座加强金属件50,通过将金属板在其板厚方向弯折成型而制成,如图1以及图3的(a)所示,插座加强金属件50具有:外臂部51,其埋设保持在端壁15;中间臂部52,其从外臂部51的上端部向端壁15的内侧壁面15b回绕,位于该内侧壁面15b;连结部53,其在中间臂部52的下端的一部分(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被弯折;内臂部54,其从连结部53立起,并且在上端弯曲成倒u字状;端壁侧固定部55,其在中间臂部52的下端以及连结部53的两侧相对于该连结部53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朝向壳体10的外侧延伸而位于底壁11的端壁15所处的底面;弯折埋设臂部56,其从中间臂部52的侧缘延伸,弯折成l字状并埋设在端壁15与侧壁14的壁厚内;以及侧壁侧固定部57,其在弯折埋设臂部56的下端以及侧壁14位置从底壁11的底面突出而弯折成l字状,由此位于该底壁11的底面。经由上表面弯曲部50a从中间臂部52向外臂部51转移。连结部53几乎全部埋设在壳体10的底壁11而被保持,一部分在形成于底壁11的槽的位置露出。

[插头连接器的结构]

接下来,简单说明相对于上述插座连接器i成为对象方的插头连接器ii。

如图1、图2所示,插头连接器ii具有电绝缘材料的壳体60、通过与壳体60的一体模制成型而被该壳体60保持的插头信号端子70、插头电源端子80以及插头加强金属件90。

壳体60具有:底壁61(在图1中该底壁61朝上示出),其面对安装插头连接器i的电路基板q(参照图2);以及周壁62,如图2所示,其从底壁61立起,呈四方框状。该周壁62形成针对插座连接器i的嵌合部,被接收于插座连接器i的壳体10的接收部16而与插座连接器i嵌合。周壁62具有:2个侧壁63,它们沿连接器长度方向x延伸;以及2个端壁64,它们在其端部连结2个侧壁63彼此。

插头信号端子70以及插头电源端子80呈覆盖侧壁63的上部的倒u字状,相对于上述侧壁63设置于:在插头连接器ii与插座连接器i的接收部16嵌合时,与插座连接器i的插座信号端子20、插座电源端子30分别接触连接的位置;并且插头加强金属件90相对于端壁64设置于:与插座连接器i的插座加强金属件50卡合的位置。

插头信号端子70与插头电源端子80通过将金属板弯折而制成大致相同的形状,与插座连接器i的情况相同地,插头电源端子80的端子宽度(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端子宽度尺寸)设定为比插头信号端子70宽。插头信号端子70与插头电源端子80形成为,以卷绕覆盖壳体60的侧壁63的上部的方式到达该侧壁63的内壁面63a,并且在该内壁面63a的下端位置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朝向外侧弯折从而贯通底壁61,之后位于该底壁61的下表面。插头信号端子70以及插头电源端子80在位于侧壁63的内壁面63a的部分分别形成接触部71、81,在位于底壁61的下表面的部分分别形成连接部72、82,并且覆盖侧壁63的上部的部分在位于侧壁63的外壁面的部分形成以凸状弯曲的锁止部73、83。

插头加强金属件90的位于端壁64的内壁面侧的部分的上端朝向下方弯折,该弯折部分埋设在端壁64内。

[连接器的嵌合动作]

接下来,基于图4以及图5说明插座连接器i与插头连接器ii的嵌合动作。图4是插座连接器i与插头连接器ii即将嵌合的剖视图,图5是嵌合后的剖视图,均表示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插座电源端子30以及插头电源端子80所处位置的剖面。

首先,将插座连接器i的插座信号端子20的连接部22a以及插座电源端子30的连接部33、插座锁止部件40的固定部42a分别向电路基板p的对应部钎焊连接且钎焊固定,并且将插座加强金属件50的端壁侧固定部55与侧壁侧固定部57向电路基板p的对应部钎焊固定,从而将插座连接器i安装在电路基板p。插座信号端子20的连接部22a与设置在作为对应电路部的电路基板p上的焊盘p1钎焊连接,插座电源端子30的连接部33与插座锁止部件40的固定部42a分别与设置在电路基板p上的共通的焊盘p2钎焊连接且钎焊固定。另外,插座加强金属件50的端壁侧固定部55与侧壁侧固定部57分别钎焊固定在对应的焊盘p3、p4。并且,将插头连接器ii的插头信号端子70的连接部72以及插头电源端子80的连接部82分别向其他电路基板q的构成对应电路部的焊盘q1、q2彼此钎焊连接。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插座连接器i以及插头连接器ii的各钎焊连接部分以及钎焊固定部分涂覆用于防止腐蚀的涂敷剂。

接下来,如图4所示,使插座连接器i位于插头连接器ii的下方,而设为该插座连接器i的接收部16向上方开口的姿势,并且使插头连接器ii以其周壁62朝向下方的姿势位于插座连接器i的上方。然后,在图4所示的连接器嵌合方向z上,使插头连接器ii向下方移动,使插头连接器ii的形成嵌合部的周壁62嵌入插座连接器i的接收部16内。

其结果是,插头连接器ii的呈倒u字状的插头信号端子70,虽然在图4中未示出,但其撑开具有图1所示的接触部21a且形成于插座连接器i的插座信号端子20的呈u字状的弹性臂部21与中间臂部23之间而挤入其中。于是,弹性臂部21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朝向突壁12侧弹性位移。并且,如果向u字状部的挤入持续下去,则如图5所示成为连接器嵌合状态,插座信号端子20的接触部21a与插头连接器ii的插头信号端子70具有接触压力地接触。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插头连接器ii的呈倒u字状的插头电源端子80嵌合于由插座电源端子30的弹性臂部31与插座锁止部件40的内臂部41虽然不连续但大致呈u字状的部分。插头电源端子80通过从插座电源端子30的接触部31a经由弹性臂部31以及转移部32到达连接部33的电路在与插座电源端子30之间进行电力的授受。此时,转移部32位于壳体10的底壁11,与该转移部32相连的连接部33在壳体10的侧壁14的下方位置位于底壁11的底面,因此上述电路不经由弯折部分以大致直线状的最短距离连结转移部32与连接部33之间。因此,即便在几安培至几十安培(更具体而言,5~20安)程度的比较大的电流流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发热量。另外,在插头电源端子80与插座电源端子30的接触部分即接触部31a中,由于电流密度升高,所以可能成为发热源,但产生的热经由转移部32与连接部33传导至电路基板p,因此也能提高散热性。

另外,在插头连接器ii的插头电源端子80的与插座锁止部件40接触的一侧形成有锁止部83,与该锁止部83卡合而成为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上能够与插座锁止部件40锁止的状态。

接下来,插头连接器ii的插头加强金属件90,虽然在图4、图5中未示出,但被插座加强金属件50的上表面弯曲部50a引导。插座加强金属件50以及插头加强金属件90分别加强所安装的壳体10,并且还具有保护壳体10免受因在连接器嵌合开始时多少存在位置偏移而在两连接器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力的功能。

除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外,本发明也可以变形。

在图1~5的实施方式中,插座锁止部件40与插座加强金属件50两部件形成为分别独立的部分,但电源电流在两部件几乎都不流动,因此无需考虑抑制由电流引起的发热量,其形状等没有限制,能够根据部件本身的强度、加强壳体的差异、制造上的容易程度决定其实施方式,两部件也可以形成为一体。此时,部件个数减少、部件加工工时减少,所以优选。

在图6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示出锁止加强金属件100,该锁止加强金属件100为与将图3的(a)、(c)所示的插座锁止部件40与图3的(a)所示的插座加强金属件50形成为一体的部件同等的部件。在图6中,对与图3的(a)、(c)共通的部位,标注在图3的附图标记上加上“100”得到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锁止加强金属件100具有锁止部件部分140与加强金属件部分150。锁止部件部分140与加强金属件部分150双方连结,除该点之外,分别与图3示出的插座锁止部件40与插座加强金属件50形态几乎相同。这里,说明与图3的形态不同的点。

锁止部件部分140与加强金属件部分150通过将锁止部件部分140的埋没臂部142与加强金属件部分150的弯曲埋没臂部156连结而构成一个部件。这样,锁止部件部分140与加强金属件部分150形成为一个部件,由此两部分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提高部件本身的强度以及壳体加强两个功能,还能够减少部件加工工时、部件个数。

作为另一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像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在该图7中,具有通过将图3中的插座锁止部件40与插座电源端子30形成为一体而得到的电源端子锁止部件200。在图7中,对与图3的(a)、(c)共通的部位,标注在图3的附图标记上加上“200”得到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电源端子锁止部件200具有电源端子部分230与锁止部件部分240。电源端子部分230本身以及锁止部件部分240本身,分别与图3表示的插座电源端子30与插座锁止部件40形态几乎相同。这里,说明与图3的形态不同的点。

在图7中,电源端子部分230在与图3的插座电源端子30比较的情况下,如图7的(a)、(c)所示,形成与图3的(a)、(d)的插座电源端子30大致相同的形态,但连接部233形成大致平坦板面,不存在形成于图3的(a)、(d)的插座电源端子30的切口部33b、设置于切口部33b两侧的突出部33a等,形成上述平坦板面的连接部233设置为具有大的面积。因此,连接部233中的与电路基板的对应部的钎料面积变大,基于钎料的保持强度变高。

与电源端子部分230成为一体的锁止部件部分240形成为倒u字状,具有经由在电源端子部分230的连接部233的边缘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位于与弹性臂部231相反一侧的边缘部233b)被弯折而立起的埋没臂部242并在该埋设臂部242的上端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y且朝向下方弯折而成的内壁部241。埋没臂部242以及内臂部241相当于图3的插座电源端子30的埋没臂部42以及内臂部41。在图7的(a)的例子中,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上从埋没臂部242的下端向外侧延伸突出的固定部242a设置于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与插座加强金属件250接近的位置。此外,图7的(c)所示的电源端子锁止部件200表示在图7的(a)中位于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的左侧的、未图示的另一侧的电源端子锁止部件200。因此,在图7的(a)与(c)中,固定部242a在连接器长度方向x上位于相反侧。

在图7的(b)中,示出锁止部件部分240的内臂部241的下缘与连接部233接触,但在本发明中,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在该电源端子锁止部件200中,若电源端子部分230通过其接触部231a而与作为对象方的插头电源端子80接触,则形成从接触部231a经由弹性臂部231、转移部232到达连接部233的大致直线状的电路,而在与插头电源端子80之间进行电力的授受。此时,锁止部件部分240从电源端子部分230的连接部233开始一体地立起,但由于电源电流在最短距离即大致直线状的电路流动,所以几乎不流向锁止部件部分240侧。其结果是,与图3所示的插座电源端子30情况相同地,能够大幅度抑制由电流带来的发热量。因此,不管是锁止部件部分240的内臂部241的下端与连接部233接触还是不接触,均与锁止部件部分240几乎没有电流流动一样。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4…侧壁;16…接收部;30、130、230…(插座)电源端子;31、131、231…弹性臂部;31a、131a、231a…接触部;32、132、232…转移部;33、133、233…连接部;40、140、240…(插座)锁止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