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757发布日期:2019-02-01 19:0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两个侧壁之间形成一插槽,两个侧壁内均设有多个端子呈一排设置,多个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每排端子的外侧设有一屏蔽片,屏蔽片延伸有多个弹片分别与接地端子抵接,然而在多次的插拔过程中,所述弹片与接地端子摆动,造成弹片疲劳,所述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接触不稳定或者不接触,所述屏蔽片的屏蔽效果较差,很大影响了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片与接地端子接触稳定的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多个端子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一接地片,设于多个所述端子的一侧,所述接地片包括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相对两侧具有一第一接触面和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用于与所述接地端子接触;一抵持片,设于所述接触部远离所述接地端子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面。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和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壁和两个所述侧板围设成开口向上的一插槽,所述侧壁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多个所述端子分别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所述端子具有一接触段显露于所述插槽内,一焊接段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及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接触段与焊接段之间。进一步,所述接地片位于多个所述端子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接地片包括一屏蔽片和由屏蔽片向所述接地端子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弹片,所述屏蔽片遮蔽多个所述端子,所述第一弹片具有自所述屏蔽片的下端缘向所述接地端子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弯折部和所述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弯折部向下竖直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面全部紧贴所述接地端子的板面。进一步,所述侧壁的顶面向下凹设形成一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侧的内壁面向外突设形成至少一突勒,所述屏蔽片固持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且与所述突勒干涉配合。进一步,所述抵持片位于所述接地片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抵持片包括一遮蔽片、由遮蔽片向所述接触部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具有由所述遮蔽片的上端缘向所述接触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延伸部、由延伸部向上竖直延伸形成的一抵接部,所述遮蔽片遮蔽多个所述端子,所述抵接部全部紧贴于所述第二接触面。进一步,所述抵持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中间。进一步,所述侧壁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至少一凹槽,所述接触部和抵接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于左右方向上与所述端子收容槽连通,所述接地端子显露于所述凹槽中。进一步,所述第二弹片具有由所述抵接部先远离所述接触部再靠近所述接触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弧部,所述弧部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弧部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外侧的内壁面上。进一步,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于前后方向上连通,所述凹槽的外侧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外侧的内壁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进一步,所述弧部与所述凹槽上侧的内壁面有间隙。进一步,所述侧壁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至少一第二固定槽,所述凹槽于前后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所述遮蔽片固持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接地片具有接触部与接地端子接触,接触部相对两侧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用于与接地端子接触,第二接触面用于与抵持片抵接,力可以直接提供到接触部上,提供更稳定的保持力使得接地片的接触部与接地端子保持接触,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对接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对接件的部分立体组合图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对接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部分仰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部分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侧壁11侧板12底壁13固持槽131插槽14防呆块141端子收容槽15第一固定槽16突勒161凹槽17第二固定槽18端子2信号端子2a接地端子2b接触段21连接段22焊接段23接地片3屏蔽片31第一弹片32弯折部321接触部322第一接触面3221第二接触面3222抵持片4遮蔽片41第二弹片42延伸部421抵持部422弧部423固持片5电路板6对接件200防呆槽7【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为一种传输高频电子信号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两个接地片3和两个抵持片4,两个固持片5,所述电连接器100可固定在一电路板6(图未示)上,且可与一对接件200(图未示)插接。如图1,图2和图4,所述绝缘本体1大致为纵长形,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11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11的两个侧板12及一底壁13。两个所述侧壁11及两个所述侧板12围设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插槽14,用来插接对接件200,本实施例中对接件200为一电子卡。所述侧壁11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多个端子收容槽15且成一排设置,所述端子收容槽15贯通所述侧壁11的上表面,两排端子收容槽15相对于所述插槽14对称设于两个所述侧壁11内,所述端子收容槽15与所述插槽14连通,使得多个所述端子2可以显露于所述插槽14内。所述插槽14内的一侧设有一防呆块141连接两个侧壁11及底壁13,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的防呆槽7配合。如图3,图5和图6,所述侧壁11的顶面向下凹设形成一第一固定槽16,所述第一固定槽16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5远离所述插槽14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槽16的内侧的内壁面向外突设多个突勒161,多个所述突勒16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侧壁11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多个凹槽17且于前后方向上成一排设置,所述凹槽17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5远离所述插槽14的一侧,一排所述凹槽17与所述插槽14平行。每个所述凹槽17与一个相应的端子收容槽15左右连通,使得所述端子2可以显露于所述凹槽17中,所述侧壁11的底面还向上凹设形成多个第二固持槽131于前后方向上成一排设置,一排所述第二固定槽18与所述插槽14平行,且所述第二固定槽18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5远离所述插槽14的一侧,所述凹槽17于前后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8之间,所述凹槽17与所述第二固定槽18于前后方向上连通,所述凹槽17的外侧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槽18的外侧的内壁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从上往下看,所述突勒161与凹槽17错位设置。所述凹槽17向上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6连通。所述底壁13的两端向上凹设形成两个固持槽131,所述固持片5固持于所述固持槽131中,所述固持片5焊接于所述电路板6上,将所述电连接器10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6上。如图2和图4,多个所述端子2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5内,所述端子2包括一接触段21及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一焊接段23及连接于接触段21与焊接段23之间的连接段22,所述接触段21显露于所述插槽14内,用于与所述电子卡电性连接,所述焊接段23用于焊接于所述电路板6上。多个所述端子2包括多个接地端子2b与多个信号端子2a。如图2,图3和图4,所述接地片3位于多个所述端子2远离所述插槽14的一侧,所述接地片3包括板状的一屏蔽片31及由屏蔽片3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多个第一弹片32,所述屏蔽片31固持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6中,且与所述突勒161干涉,所述第一弹片32设于所述凹槽17中。所述屏蔽片31遮蔽于多个所述端子2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片32包括由所述屏蔽片31的下端缘向所述接地端子2b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弯折部321及由弯折部321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一接触部322。所述接触部322位于所述接地端子2b远离所述插槽14的一侧,所述接触部322为所述接地片3与所述接地端子2b接触的部分,所述接触部322与接地端子2b接触,所述接触部322的相对两侧具有一第一接触面3221和一第二接触面3222,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靠近所述接地端子2b且用于与所述接地端子2b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全部紧贴于所述接地端子2b的板面。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为所述接触部322与所述接地端子2b相接触的面,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位于所述接触部322的一侧,所述接触部32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相对的为所述第二接触面32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和第二接触面3222左右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与第二接触面3222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如图2,图3和图4,所述抵持片4位于所述接地片3远离所述插槽14的一侧,所述抵持片4包括板状的一遮蔽片41及由遮蔽片4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多个第二弹片42,所述遮蔽片41部分固持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8中,其他部分设于所述凹槽17内,所述第二弹片42设于所述凹槽17内,所述第二弹片42包括由所述遮蔽片41的上端缘向所述接触部322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延伸部421及由延伸部421向上竖直延伸形成的一抵持部422及由抵持部422先远离所述接触部322再靠近所述接触部322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弧部423,所述弹片于上下方向大致对称。所述抵持部422位于所述接触部322远离所述接地端子2b的一侧,且所述抵持部422与所述接触部322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面3222用于与所述抵持部422抵接,这样抵持部422提供的抵持力可以直接作用在所述接触部322上,提供更稳定的保持力,保持所述接触部322与所述接地端子2b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422紧贴所述第二接触面3222且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面3222的中间,所述弧部423抵接于所述凹槽17的外侧的内壁面上,当对接件200插接时,由于对接件200对所述端子2的接触段21的挤压,使得所述端子2向外移动,所述接触部322也被所述接地端子2b挤压而向外移动,进而所述接触部322向外挤压所述抵持部422,此时,所述抵持片4的弧部423抵接于所述凹槽17外侧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固定槽18固持所述遮蔽片41,构成所述侧壁11对所述抵持片4的两个支撑点,所述抵持部422向外弹性变形后得到所述凹槽17和第二固定槽18内壁面的支撑,所述抵持部422向内挤压所述接触部322,使得所述接触部322与所述接地端子2b保持接触。所述弧部423向上与所述凹槽17的内壁面有间隙,使得所述弧部423可以在所述凹槽17的内壁面上滑动,有弹性变形的空间,且弧形的弧部423可以导引所述弧部423滑动。所述接地片3比所述抵持片4更靠近所述插槽14。所述第二固定槽18固持所述遮蔽片41,使得所述凹槽17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8的内壁面对所述抵持片4的支撑点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弹片42于上下方向上基本对称,接触部322挤压抵接部的力可以被平均分配到上下两个支撑点上,所述第二弹片42可以稳定的左右弹性变形。如图1和图2,组装时,所述端子2自所述侧壁11的底面向上插入所述端子收容槽15内,再将所述接地片3自所述侧壁11的顶面向下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16内,直到所述第一弹片32延伸入所述凹槽17内并与所述接地端子2b接触,最后,将所述抵持片4自所述侧壁11的底面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18内,直到所述第二弹片42伸入所述凹槽17内并与所述接触部322抵接。(1)所述接地片3具有接触部322与接地端子2b接触,接触部322的相对两侧具有一第一接触面3221和一第二接触面3222,所述第一接触面3221用于与所述接地端子2b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面3222用于与所述抵持片4抵接,所述抵持片4提供的力可以直接作用在所述接触部322上,提供更稳定的保持力使得所述接触部322与所述接地端子2b保持接触,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2)所述第二弹片42的弧部423抵接在所述凹槽17的外侧的内壁面上,且所述弧部423与所述凹槽17的上侧的内壁面有间隙,电连接器100与对接件200插拔过程中所述第二弹片42弹性变形时,所述凹槽17的内壁面可以支撑所述第二弹片42,所述凹槽17和间隙可以提供第二弹片42弹性变形的空间,进而抵持部422挤压所述接触部322,使得接触部322与接地端子2b牢固抵接。(3)所述接触部322和抵持部422设于所述凹槽17内,所述凹槽17于左右方向上与所述端子收容槽15连通,使得所述接地端子2b显露于所述凹槽17内,所述接触部322能够全部紧贴所述接地端子2b的板面。(4)所述第一固定槽16内突设多个所述突勒161,所述屏蔽片31固持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6内并与所述突勒161干涉配合,使得所述接地片3稳固的插设于所述侧壁11内,不易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5)所述凹槽17与所述第二固定槽18连通,所述凹槽17于前后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8之间,且所述凹槽17外侧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槽18的外侧的内壁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接触部322挤压抵接部的力可以被平均分配到上下两个支撑点上,所述第二弹片42可以稳定的左右弹性变形。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