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636发布日期:2020-05-26 17:1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基站天线的无缘互调(pim)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固定装置,该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在基站天线的pim测试期间牢固保持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之间的连接部。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基站天线的pim会影响通信网络的性能。因此,需要对基站天线进行pim测试。在目前基站天线的pim测试中,通常使用连接固定装置来连接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在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连接后,两者之间的连接部会受到外来震动和作用力的影响。例如,基站天线在测试期间容易发生震动,该震动会通过连接固定装置传递至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之间的连接部。另外,测试跳线受到所连接的测试仪器的弯折力,该弯折力也会通过连接固定装置传递至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之间的连接部。任何外来的震动和作用力均可能导致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之间的连接松散,从而影响基站天线的pim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连接固定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连接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固定装置用于保持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向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施加预定接合力;和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施压组件,以致动施压组件。施压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接收在夹持组件内;浮动件,所述浮动件同轴设置在壳体的远侧部分并且能够相对于壳体浮动;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固定至壳体的近侧部分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把手组件,所述推动件通过把手组件的致动能够连同壳体相对于夹持组件轴向运动;和施压元件,所述施压元件设置在浮动件和推动件之间,并且通过推动件和壳体的轴向运动而向浮动件施加作用力,从而浮动件向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施加预定接合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本体和从本体的远端径向向内伸出的内凸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件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浮动件的本体的远端和近端之间且径向向外伸出的外凸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件的外凸缘设置在壳体的本体内并且位于内凸缘的近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件的外凸缘的外径小于壳体的本体的内径、但大于壳体的内凸缘的内径,并且浮动件的本体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凸缘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动件包括固定至壳体的本体内的远侧本体、以及设置在壳体的本体外的近侧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本体与把手组件可操作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压元件的远端抵靠在浮动件的外凸缘上,而近端抵靠在推动件的远侧本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压元件以预施压的方式设置在浮动件的外凸缘和推动件的远侧本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压元件是可压缩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套筒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套筒的夹持爪,所述夹持爪夹持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包括直径较小的大致圆筒状的远侧部分、直径较大的大致圆筒状的中间部分、以及呈中空的长方体状的近侧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爪可枢转地连接至套筒的中间部分,并且向远侧延伸越过套筒的远侧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组件包括c形的框架和可动元件,框架的支腿设有长形槽,可动元件能够在长形槽中来回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可枢转地固定至套筒的近侧部分的侧壁,并且可动元件通过套筒的近侧部分的侧壁中的开口固定至推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至套筒的近侧端面的握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本体远端的凸缘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的本体的外表面呈波纹状,供操作者牢固地握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设置在推动件的近侧,握柄的凸缘部设有引导孔,推动件设有相应的引导孔,其中,引导杆设置在凸缘部的引导孔和推动件的引导孔中,从而引导推动件相对于握柄轴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还包括位于本体近端的螺旋部,螺旋部与线缆固定装置配合以保持测试跳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致动夹持组件的可滑动外套,可滑动外套被套在夹持组件的套筒上,可滑动外套通过相对于夹持组件的轴向运动来约束或释放夹持组件的夹持爪。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执行无缘互调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测试跳线插入连接固定装置中;将测试跳线的端口插入基站天线的端口中以形成连接部;将测试跳线和基站天线夹持在一起;利用连接固定装置向测试天线和基站天线之间的连接部施加预定接合力;和对连接部进行无缘互调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浮动件和固定件,浮动件能够相对于固定件浮动,浮动件向测试天线和基站天线之间的连接部施加预定接合力。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种连接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固定装置用于保持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件;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向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件施加预定接合力;和致动组件,所述致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施压组件,以致动施压组件。施压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接收在夹持组件内;浮动件,所述浮动件能够相对于壳体浮动;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固定至壳体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把手组件;和施压元件,所述施压元件设置在浮动件和推动件之间,施压元件、推动件和浮动件被构造成使得浮动件向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件施加预定接合力。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图1a示出了处于初始状态的连接固定装置,而图1b示出了处于操作状态的连接固定装置;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施压组件的立体图、以及施加组件和握柄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把手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握柄的立体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安装有测试跳线的连接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在测试期间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公开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改变。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公开。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

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应当解释为包括x和y。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大约x和y之间”的意思是“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并且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从大约x至y”的意思是“从大约x至大约y”。

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

在说明书中,“远端”指的是靠近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的一端。相反地,“近端”指的是远离基站天线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的一端。

图1a和1b和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固定装置1,该连接固定装置1用于在基站天线的pim测试期间牢固地保持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之间的连接。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处于初始状态和操作状态的连接固定装置1;图2示出了连接固定装置1的内部细节。

如图1a和1b和图2所示,连接固定装置1包括夹持组件10、施压组件20、把手组件30、可滑动外套40、以及握柄50。夹持组件10利用夹持爪将基站天线b的端部和测试跳线t的端部连接和夹持在一起。施压组件20设置在夹持组件1内,用于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施加预定接合力,以保持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牢固连接。把手组件30设置在夹持组件10上,并且通过相对于夹持组件10的枢转运动来致动或停止致动施压组件20。可滑动外套40套在夹持组件10上,并且通过相对于夹持组件10的轴向运动来约束或释放夹持组件10的夹持爪。握柄50供操作者握持住连接固定装置1。

图1a示出了处于初始状态的连接固定装置1。在初始状态中,把手组件30向连接固定装置1的近端倾斜并处于其第一位置中,并且可滑动外套40也处于其第一位置中。此时,把手组件30不致动施压组件20,从而施压组件20不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施加接合力或只施加较小接合力。夹持组件10的夹持爪从可滑动外套40露出并径向张开,从而不夹持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

图1b示出了处于操作状态的连接固定装置1。在操作状态中,把手组件30向连接固定装置1的远端倾斜并处于其第二位置中,并且可滑动外套40也处于其第二位置中。此时,把手组件30致动施压组件20,从而施压组件20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施加恒定大小的预定接合力。夹持组件10的夹持爪被约束在可滑动外套40内并径向靠拢,从而夹持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

图2示出了连接固定装置1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夹持组件10、施压组件20、可滑动外套40和握柄50同轴地布置。施压组件20位于夹持组件10的径向内部,可滑动外套40位于夹持组件10的径向外部,而握柄50固定至夹持组件10的近端。把手组件30可枢转地固定至夹持组件10的外表面的近侧部分,并且与施压组件20可操作地连接以致动施压组件20。下文将详细介绍连接固定装置1各部件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3,其示出了夹持组件10的结构。夹持组件10用于将基站天线b的端部和测试跳线t的端部连接和夹持在一起。如图3所示,夹持组件10包括套筒11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套筒11的多个夹持爪12。

套筒11在内部容纳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部以及施压组件20。套筒11的远侧部分呈直径较小的大致圆筒状,中间部分呈直径较大的大致圆筒状,并且近侧部分呈中空的长方体状。如上所述,施压组件20被容纳在套筒11内。握柄50则通过螺钉等已知的机械方式连接至长方体的近侧端面。把手组件30的一部分通过销等可枢转地固定至长方体的侧壁上的销孔16,并且把手组件30的另一部分可穿过长方体的侧壁上的开口17联接至施压组件20。

套筒11在其中间部分的远侧端面上设有多个轴向伸出的凸耳14。夹持爪12经由凸耳14可枢转地连接至套筒11的中间部分,并且向远侧延伸越过套筒11的远侧部分。在所示示例中,夹持爪12和凸耳14为两个,并且在套筒11的远侧端面上径向相对地设置;在其他示例中,夹持爪12和凸耳14的数量可以大于两个。在初始状态,夹持爪12暴露在可滑动外套40外部,并且在扭力弹簧13的作用下径向向外张开。在操作状态,夹持爪12被约束在可滑动外套40内,并且在可滑动外套40的作用下克服扭力弹簧13的扭力而径向靠拢,以便于将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夹持在一起。

参照图4a和图4b,其示出了施压组件20的结构。施压组件20插入夹持组件10中,并且用于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施加预定接合力,以保持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牢固连接。如图所示,施压组件20呈大致圆筒形,并且包括壳体21、浮动件22、推动件23和施压元件24。壳体21、浮动件22和推动件23同轴地设置。浮动件22和推动件23分别位于外壳21的远侧部和近侧部内,并且施压元件24位于外壳21内在浮动件22和推动件23之间。浮动件22可以在壳体21内以轴向受限的方式平移。推动件23与壳体21以任何已知的机械方式固定在一起,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焊接等等。

壳体21被接收在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内,并且包括本体211、以及从本体211的远端径向向内伸出的内凸缘212。

浮动件22设置在壳体21的远侧部内,并且用于向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之间的连接端部施加径向向内的预定接合力。浮动件22可以相对于壳体21浮动,这断开了任何外来震动和外来作用力穿过施压组件10的传递路径,从而避免外来震动和外来作用力通过施压组件20传递至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连接端部。浮动件22包括本体221、以及位于本体221的远端和近端之间且径向向外伸出的外凸缘222。浮动件22的外凸缘222设置在壳体21的本体211内并且位于内凸缘212的近侧。浮动件22的外凸缘222的外径小于壳体21的本体211的内径,但大于壳体21的内凸缘212的内径,并且浮动件22的本体221的外径小于壳体21的内凸缘212的内径。由此,浮动件22可以在壳体21内浮动。

推动件23固定至壳体21,并且推动件23和壳体21可以相对于夹持组件10轴向运动而向施压元件24施加向远侧作用力。推动件23包括远侧本体231、近侧本体232以及位于远侧本体231和近侧本体232之间的肩部233。推动件23的远侧本体231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21的近侧部分内,而近侧本体232和肩部233设置在壳体21外。近侧本体232与把手组件30可操作地连接,并且通过把手组件30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近侧本体232和远侧本体231连同壳体21一起向远侧轴向运动,从而向施压元件24施加向远侧作用力。

如上所述,施压元件24设置在浮动件22和推动件23之间。具体来说,施压元件24的远端抵靠在浮动件22的外凸缘222上,而相对的近端抵靠在推动件23的远侧本体231的端部上。通过把手组件30从第一位置致动到第二位置,推动件23和壳体21相对于夹持组件10从初始位置向远侧轴向运动,从而压缩施压元件24。施压元件24向浮动件22施加向远侧作用力,从而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提供接合力。反之,通过把手组件30从第二位置返回第一位置,推动件23和壳体21相对于夹持组件10向近侧轴向运动返回初始位置,从而释放施压元件24的压缩,并解除对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的接合力。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施压元件24可以是可压缩螺旋弹簧;然而施压元件24不局限于此,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弹性元件。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推动件23沿轴向移动的距离是恒定的。因此,施压元件24每次被压缩的量以及由此施加的接合力也是恒定的。这保证了在每次测试时,均能够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提供相同的接合力。为了使施压元件24能够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提供更大的接合力,可以将施压元件24以预施压的方式设置在浮动件22的外凸缘222和推动件23的远侧本体231之间。换言之,即使在初始状态下,施压元件24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初始压缩,从而在初始状态下也能够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提供较小的初始接合力。这样,施压元件24在操作状态下被推动件23进一步压缩,从而能够向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t提供大于初始接合力的预定接合力。

参照图5,其示出了把手组件30的结构。把手组件30设置在夹持组件10上,并且用于致动或停止致动施压组件20。如图5所示,把手组件30包括把手31、框架32和可动元件33。框架32呈大致c形,并且包括横梁320和从横梁320的两端垂直伸出的两条平行支腿321。把手31以垂直方式固定至横梁320的中部。每条支腿321均设有彼此间隔开的销孔35和长形槽36。销孔35和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的长方体近侧部分的侧壁上的销孔16(参见图3)对准并且销钉穿过其中,以将把手组件30可枢转地固定至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长形槽36具有两个彼此连通的区域361和362,可动元件33被限制在区域361和362中并能够在区域361和362之间来回移动。在初始状态下,可动元件33位于区域361中;在操作状态下,可动元件33位于区域362中。区域361的中心与销孔35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区域362的中心与销孔35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当把手31和框架32围绕销孔35和套筒11从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时,可动元件33从区域361移动至区域362,从而相对于销孔35和套筒11向远侧移动一定的距离。可动元件33穿过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的长方体近侧部分的侧壁上的开口17(参见图3)联接至施压组件20的推动件23的近侧本体232,因此,推动件23和壳体21也向远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压缩施压元件24,以向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施加预定接合力。反之,当把手31和框架32围绕销孔35和套筒11从第二位置枢转至第一位置时,可动元件33从区域362移动至区域361,从而相对于销孔35和套筒11向近侧移动一定的距离,因此,推动件23也向近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释放施压元件24,以解除对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的预定接合力。

参见图6和图4b,其示出了握柄50的结构。握柄50固定至夹持组件10的近端,并且供操作者握持。握柄50包括本体51、以及位于本体51远端的凸缘部52和位于本体51近端的螺旋部53。

本体51的外表面呈波纹状,供操作者牢固地握持。凸缘部52上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开的螺纹通孔521。通过该螺纹通孔521和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的长方体近侧部分的近侧端面上的相应螺纹孔对准并穿过螺钉,握柄50牢固地固定至套筒11。凸缘部52的远侧端面上设有多个周向间隔开的引导孔522,并且引导孔522位于螺纹孔521的径向内侧。相应地,推动件23在其近侧本体232的近端面上设有多个引导孔232a。引导杆523穿过引导孔522和232a,从而引导推动件23相对于握柄50轴向运动,但在推动件23和握柄50之间不发生任何转动。

通过线缆保持组件(例如线缆保持件t1和螺母t2,参见图7b)固定至握柄50的螺旋部53,测试跳线t保持在连接固定装置1中。

图1a和1b示出了可滑动外套40的结构。如图1a和1b所示,可滑动外套40呈大致圆筒形。可滑动外套40同轴地套在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见图3)上,并且能够相对于套筒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轴向运动。如前文所述,在第一位置中,可滑动外套40不约束夹持组件10的夹持爪12,从而夹持爪12在扭力弹簧13的作用下径向张开;在第二位置中,可滑动外套40将夹持组件10的夹持爪12约束在可滑动外套40内,以将基站天线b和测试跳线的连接端部夹持在一起。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滑动外套40还可以包括位于其后部的保护套401(如图1a和1b所示)。保护套401用于保护操作者的手指免受手柄组件30枢转的伤害。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0、施压组件20、可滑动外套40和握柄50均可以由聚甲醛树脂(pom)或其他塑料材料制成,以减轻重量并改善其耐磨性。把手组件30可以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

下面参照图7a、7b和8说明在对基站天线b执行pim测试时操作连接固定装置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7a和7b所示,将测试跳线t插入连接固定装置1中,并且将线缆保持件t1和螺母t2固定至握柄50的螺旋部53,以将测试跳线t保持在连接固定装置1中;

-如图8所示,将测试跳线t的端口插入到基站天线b的端口b1中;

-如图8所示,将可滑动外套40从其第一位置线性运动至其第二位置,从而将夹持爪12约束在可滑动外套40内,从而夹持爪12将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的连接端部夹持在一起;

-如图8所示,将把手组件30从其第一位置枢转至其第二位置,把手组件30经由可动元件33使推动件23和壳体21向远侧运动,从而压缩施压元件24,以向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的连接端部施加预定接合力。

此时,可以对基站天线b执行pim测试。当基站天线b的pim测试结束之后,执行相反步骤来使测试跳线t与基站天线b断开连接。然后,重复执行上述步骤来对其它基站天线b实施pim测试。

本公开的连接固定装置1的施压组件20具有浮动连接的壳体21和浮动件22。在利用连接固定装置1将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相连时,壳体21和浮动件22可以相对于彼此浮动,从而外来震动和作用力会绕过浮动件22,从而绕过浮动件22所建立的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之间的连接,由此提供了更为稳固的连接关系。

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在利用连接固定装置1将测试跳线t连接至基站天线b之后,来自基站天线b的震动传递至连接固定装置1。该震动的路线依次通过夹持组件10的夹持爪12和套筒11以及握柄50,而不会通过浮动件22和壳体21之间的浮动连接,从而避免将任何外来震动传递给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之间的连接。

同理,在利用连接固定装置1将测试跳线t连接至基站天线b之后,连接至测试跳线t的测试仪器对连接固定装置1产生弯折力。该弯折力的路线依次通过握柄50、夹持组件10的套筒11和夹持爪12,而不会通过浮动件22和壳体21之间的浮动连接,从而避免将任何外来作用力传递给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之间的连接。

因此,本公开的连接固定装置1的浮动件22和壳体21之间的浮动连接给测试跳线t和基站天线b提供了不易松散的连接。

上文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固定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在本公开中,该示例性连接固定装置用于基站天线b的pim测试领域,但是本公开的连接固定装置不限于此,其可以应用于任何适当的领域中。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所有变化和改变均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也包含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