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752发布日期:2018-12-18 21:3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内导体与芯线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不适用于户外作业及边缘山区没有强电流焊接装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就无法现场工作,并且还需要专业焊接人士操作,必须在专业生产车间去完成装接,带来很多工作的不便利,同时大多馈线大多采用发泡塑料的绝缘层,发泡塑料的绝缘层耐温度很低,一般都在60℃以下,焊接内导体时,发泡塑料的绝缘层将会变形,严重影响其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能够有效避免在内导体上进行焊接,降低了衰减,提高了性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螺套、封盖、插针、内导体、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

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外壳水平设置,第一外壳中轴向的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一端通过封盖加以封闭,另一端与第二外壳中的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外壳固定在第一外壳上;

第一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转接开口,第三外壳与第一外壳垂直的固定在转接开口上,第三外壳中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垂直的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第二外壳中设有第一绝缘子,内导体与第一通道同轴的固定在第一绝缘子中,内导体的端部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内导体的端部设有插针连接槽;

第三外壳中设有第二绝缘子,插针与第三通道同轴的固定在第二绝缘子中,插针的端部插入式的固定在内导体的插针连接槽中;

螺套套设在第二外壳上。

上述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中,插针连接槽的侧壁上对称的两个压接机构,压接机构包括内压接块、外压接块、连接压块组和外导电罩壳;

内压接块为长方体结构,内压接块的端部向外突出的设有一圈限位凸台,外压接块为长方体结构,连接压块组连接在内压接块和外压接块之间,连接压块组包括若干同轴设置的连接压板,连接压板的截面形状为V形结构,内压接块固定在插针连接槽的侧壁中,外压接块通过连接压块组可移动的设置在插针连接槽中;

外导电罩壳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上设有限位槽,外导电罩壳套设在外压接块的外部,使外压接块设置在限位槽中,侧板可移动的插入插针连接槽的侧壁的第一插接槽中;

内压接块、外压接块、连接压块组均以聚四氟乙烯为材料制成,外导电罩壳、内导体和插针均以纯铜为材料制成,外导电罩壳、内导体和插针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镀银层;

插针的端部设有插接端,插接端上向内凹陷的设有两个第二插接槽,插针的插接槽插入插针连接槽中,压接机构插入式的固定在第二插接槽中,插接端与插针连接槽贴合设置。

上述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中,外导电罩壳的顶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成圆弧形结构。

上述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其中,插针上向内凹陷的设有一圈第三插接槽,第二绝缘子套设固定在第三插接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稳定性好,能够有效避免在内导体上进行焊接,降低了衰减,提高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内导体轴向剖视图。

图3为插针与内导体连接后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

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3、螺套4、封盖5、插针6、内导体7、第一绝缘子8、第二绝缘子9、第一通道10、第二通道11、转接开口12、第三通道13、插针连接槽14、内压接块15、外压接块16、外导电罩壳17、限位凸台18、连接压板19、顶板20、侧板21、限位槽22、第一插接槽23、插接端24、第二插接槽25、第三插接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低衰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3、螺套4、封盖5、插针6、内导体7、第一绝缘子8和第二绝缘子9;

圆柱体结构的第一外壳水平设置,第一外壳中轴向的设有第一通道10,第一通道一端通过封盖加以封闭,另一端与第二外壳中的第二通道11相连通,第二外壳固定在第一外壳上;

第一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转接开口12,第三外壳与第一外壳垂直的固定在转接开口上,第三外壳中设有第三通道13,第三通道垂直的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第二外壳中设有第一绝缘子,内导体与第一通道同轴的固定在第一绝缘子中,内导体的端部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内导体的端部设有插针连接槽14;

第三外壳中设有第二绝缘子,插针与第三通道同轴的固定在第二绝缘子中,插针的端部插入式的固定在内导体的插针连接槽中;

螺套套设在第二外壳上。

插针连接槽的侧壁上对称的两个压接机构,压接机构包括内压接块15、外压接块16、连接压块组和外导电罩壳17;

内压接块为长方体结构,内压接块的端部向外突出的设有一圈限位凸台18,外压接块为长方体结构,连接压块组连接在内压接块和外压接块之间,连接压块组包括若干同轴设置的连接压板19,连接压板的截面形状为V形结构,内压接块固定在插针连接槽的侧壁中,外压接块通过连接压块组可移动的设置在插针连接槽中;

外导电罩壳包括顶板20和侧板21,顶板上设有限位槽22,外导电罩壳套设在外压接块的外部,使外压接块设置在限位槽中,侧板可移动的插入插针连接槽的侧壁的第一插接槽23中;

内压接块、外压接块、连接压块组均以聚四氟乙烯为材料制成,外导电罩壳、内导体和插针均以纯铜为材料制成,外导电罩壳、内导体和插针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镀银层;

插针的端部设有插接端24,插接端上向内凹陷的设有两个第二插接槽25,插针的插接槽插入插针连接槽中,压接机构插入式的固定在第二插接槽中,插接端与插针连接槽贴合设置。

外导电罩壳的顶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成圆弧形结构,插针上向内凹陷的设有一圈第三插接槽26,第二绝缘子套设固定在第三插接槽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