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637发布日期:2019-01-04 23:07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高能量电池的研究不断地加深。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大多使用锂电池,比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等。动力电池通过多个电池模组组成,电池模组中又由多个锂电池单体组成。由于动力电池的这种组合方式,电池箱内的发热巨大,这对电池模组中各个锂电池单体的连接提出了要求,传统接线的方式不在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极片散热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包括紫铜材料制成的电极片,电极片为方形电极片,电极片中间位置设有多条形状为长方形的条形孔,所有条形孔相互平行,条形孔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条形孔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电极片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片,折弯片上设有缺口,折弯片的宽度小于电极片的宽度,折弯片上设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有第一定位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第二定位孔的圆心连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定位孔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孔圆心所在的直线。

作为优选,条形孔的延长线垂直于第一定位孔圆心所在的直线上。

作为优选,折弯片垂直于电极片。

作为优选,相邻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为方形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根据电池单体的支架和结构特点,电极片设计了简单、稳定的固定和连接方式。正负极两块电极片的形状和机构相同,采用紫铜材料进行制造,导电性能好,电极片上设有多个定位孔,从而使得电极片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电极片、101—条形孔、102—第一定位孔、103—第二定位孔、104—折弯片、105—缺口、106 —安装孔、107—第三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应用在电池模组正负极上的极片,如图1所示,包括紫铜材料制成的电极片10,电极片10为方形电极片,电极片10中间位置设有多条形状为长方形的条形孔101,所有条形孔101相互平行,条形孔101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02,条形孔101另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03,第一定位孔102和第二定位孔103的数量都为四个,电极片10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片104,折弯片104 上设有缺口105,折弯片104的宽度小于电极片10的宽度,折弯片104上设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安装孔106,安装孔106的数量为两个。

所有第一定位孔102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第二定位孔103的圆心连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定位孔102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孔103圆心所在的直线。

条形孔101的延长线垂直于第一定位孔102圆心所在的直线上。

折弯片104垂直于电极片10。

相邻安装孔106之间设有第三定位孔107,第三定位孔107为方形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10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模组连接领域,根据电池单体的支架和结构特点,设计了简单、稳定的固定和连接方式。正负极两块电极片 10的形状和机构相同,采用紫铜材料进行制造,电极片10上的第一定位孔102、第二定位孔103和条形孔101都是通过冲压机床按设计的模具进行冲压加工,然后对有正负极标志处的部分进行折弯加工,最后,进行电镀处理。在使用时,将电池支架的固定凸点和电极片10上的第一定位孔102和第二定位孔103组合,然后进行热熔固定;电池包的电池通过条形孔101统一伸出到电极片10表面,然后都压到一侧,最后,在有正负极标志处进行和另一模组的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