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659发布日期:2019-02-12 21:4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



背景技术:

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通过电容芯子,能够具有充放电特性和阻止直流电流通过,允许交流电流通过的能力,但是电容内部的电容量容易造成衰减,使得电容器的可靠性降低。

授权公告号为CN2026624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包括外壳、硬质绝缘内胆、绝缘填充料和电容元件,通过硬质绝缘内胆能起到高温熔断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短路而高温爆裂或燃烧,有效的使得安全性得到提高且使用寿命长,但是电容器的容量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漏电的现象。

授权公告号为CN2015148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定位套交流电容器,包括壳体、盖板总成和电容芯子,通过在电容芯子的底部设置绝缘座,能够替代定位套,绝缘座体积小,用料少,加工方便,壳体内不需浸油,从而达到降低电容器重量及生产成本的效果,但是,承载电流能力差,使得电容器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能够在聚丙烯基膜介质上依次蒸镀铝、纳米锌复合金属化全膜,从而避免容量稳定性差和因金属化膜层较薄而承载大电流能力较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包括壳体、盖板和电容芯子,电容芯子包括金属化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紧密贴合在电容芯子的外表面,且金属化聚丙烯丙膜为双层双面结构,壳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盖板,壳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容芯子,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热缩套管,热缩套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铝壳,且热缩套管设置在铝壳与壳体之间;盖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贯穿孔,贯穿孔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引出线,且两个引出线的下端与电容芯子固定连接,并且引出线可进行弯曲;

电容芯子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纳米铝复合金属化全膜,纳米铝复合金属化全膜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纳米锌复合金属化全膜;

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且密封条呈竖直布设,并且密封条设置在壳体的对接缝处。

优选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孔,且两个卡孔呈对称布设。

优选地,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孔,且固定孔均布设置在底板的表面周围。

优选地,引出线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塞,且橡胶塞结构疏松,并且橡胶塞的下端与电容芯子连接。

优选地,电容芯子的两端均焊接有锡锌焊料,且锡锌焊料呈“圆柱状”结构,并且锡锌焊料尺寸大小和电容芯子尺寸一致。

优选地,电容芯子外表面固定紧密贴合有非金属化聚丙烯光膜,且非金属化聚丙烯光膜设置在双层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之间。

优选地,电容芯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口,且两个卡接口呈“半弧状”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通过金属化聚丙烯薄膜能够增加电容器的抗浪涌电流能力,降低接触损耗,从而能够避免电容器开路或容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2、该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通过在聚丙烯基膜介质上蒸镀铝、纳米锌复合金属化全膜,能够融汇镀铝金属化薄膜附着力较好与镀锌金属化薄膜良好电特性参数的各自优点,从而避免容量稳定性差和因金属化膜层较薄而承载大电流能力较弱的问题。

3、该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通过密封条使得壳体结构达到密闭的作用,能够阻止了外界环境水份侵入,从而减少空气电离,能够达到抑制电容器容量衰减的效果。

4、该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通过非金属化聚丙烯光膜设置在双层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之间,使得内部结构串联,从而具备很高的自愈性能,达到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温升低、局部放电性能优良的效果。

5、该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通过锡锌焊料提高电容芯子耐压,在瞬间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下不会造成短路,能够避免飞弧击穿现象,提高了电容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容芯子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容芯子展开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结构图。

图中,1、壳体;101、密封条;102、热缩套管;103、铝壳;104、阳极箔;105、阴极箔;106、电解纸;107、防护层;108、胶带;109、底板;1091、卡孔;1092、固定孔;2、盖板;201、贯穿孔;202、引出线;203、橡胶塞;3、电容芯子;301、卡接口;302、纳米锌复合金属化全膜;303、锡锌焊料;304、纳米铝复合金属化全膜;3041、非金属化聚丙烯光膜;305、金属化聚丙烯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纳米蒸镀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如图1所示,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01,密封条101设置在壳体1的对接缝处,通过密封条使得壳体结构达到密闭的作用,能够阻止了外界环境水份侵入,从而减少空气电离,能够达到抑制电容器容量衰减的效果,壳体1上部固定连接的盖板2,用以使得壳体1达到密闭的环境,盖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贯穿孔201,用以放置引出线202。

在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壳体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热缩套管102,热缩套管10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铝壳103,热缩套管102用以紧固铝壳103,从而防止铝壳103松动,电容芯子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阳极箔104,阳极箔104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电解纸106,电解纸106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阴极箔105,且电解纸106设置在阳极箔104与阴极箔105之间,电解纸1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07,防护层107的外表面通过黏胶粘合有胶带108,防护层107用以避免电容芯子3发生撞击损坏的问题,胶带108用以使得压合的防护层107紧密贴合在电容芯子3上。

在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9,底板1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孔1091,且两个卡孔1091呈对称布设,底板109用以放置壳体1,设置在底板109表面的两个卡孔1091,用以方便安装底板109,底板109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孔1092用以固定底板109,防止在工作时,底板109发生移位。

在实用新型中,如图4所示,壳体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容芯子3,电容芯子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口301,两个呈“半弧状”结构的卡接口301,用以在卡接电容芯子3,有效的提高电容芯子3结构的稳定性。

在实用新型中,如图5所示,电容芯子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纳米铝复合金属化全膜304,纳米铝复合金属化全膜3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纳米锌复合金属化全膜302,通过蒸镀纳米铝、纳米锌复合金属化全膜,使得融汇了镀铝金属化薄膜附着力较好与镀锌金属化薄膜良好电特性参数的各自优点,比传统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工作场强提高10-20%,电容芯子3两端均焊接的锡锌焊料303,用以提高耐压,在瞬间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下不会造成短路,有效避免了飞弧击穿现象,提高了电容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且锡锌焊料303尺寸大小和电容芯子3尺寸一致,能够减少占用体积。

在实用新型中,如图6所示,电容芯子3外表面固定紧密贴合有非金属化聚丙烯光膜3041,用以使得内部结构串联,具备了很高的自愈性能,达到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温升低、局部放电性能优良的效果,电容芯子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金属化聚丙烯薄膜305,金属化聚丙烯薄膜305能够增加电容器的抗浪涌电流能力,降低接触损耗。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通过焊接工序,焊接头的机械压力1-1.2kg,定位距离为160-200mm,保证焊接质量,获得性能良好的电容芯子3,然后,将电容芯子3放置在铝壳103中,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热缩套管102紧固铝壳103,而且在电容芯子3的上端紧密贴合橡胶塞203,使得避免电容芯子3发生移位的现象,接着,在电容芯子3的两端焊接锡锌焊料303,能够提高耐压,在瞬间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下不会造成短路,而且锡锌焊料303尺寸大小和电容芯子3尺寸一致,能够减少占用体积,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密封条101,密封条101设置在壳体1的对接缝处,用以使得壳体1结构达到密闭的作用,能够改善封装后的电容器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衰减的速度,底板109用以放置壳体1,设置在底板109表面的卡孔1091,能够方便底板109的安装。

本具体实用新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