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及层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6367发布日期:2019-04-09 22:3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密封装置及层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及层压机。



背景技术:

真空层压机就是在真空条件下把多层物质进行压合的机械设备。真空层压机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装生产线上的真空层压机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

现有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的真空密封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层压前,先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置于真空密封装置的下盖内,然后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顶部人工依次铺设高温丝网、高温布,在高温布铺平之后,将上盖搬到下盖上,并通过人工按压完成安装形成密闭室。

由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按压完成上盖与下盖的安装,因此,不仅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某些部位按压不实,从而导致上盖与下盖的密封处之间漏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层压真空密封装置是通过人工按压完成安装形成密封室的,因此,存在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密封装置及层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层压机层压,包括:

第一压板;

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一压板相对设置;

第一盖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上;

第二盖体,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板上;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作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压板的移动,且在所述第一压板作靠近第二压板的移动时,将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对准扣合形成密闭环境。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若干分布在所述第一压板上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同步运动,一同驱动所述第一压板移动。

所述驱动单元沿所述第一压板的四周边缘设置。

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均为矩形框结构。

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压板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压板竖直丝杠,穿设在其中一所述第一螺纹孔中;

驱动结构,与所述竖直丝杠传动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竖直丝杠正、反方向旋转,向第一方向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或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脱出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上;

水平丝杠,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且所述水平丝杠与所述竖直丝杠传动设置。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数目以及分布与所述第一压板上的第一螺纹孔的数目以及分布一致的第一盖体通孔,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数目以及分布与所述第二压板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目以及分布一致的第二盖体通孔,同一所述竖直丝杠适合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盖体通孔、所述第二盖体通孔,以及所述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通过螺钉与胶粘接形成第一部件。

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通过螺钉与胶粘接形成第二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层压机,具有如上所述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作相对靠近的移动,来将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对准夹紧,这样结构的密封装置在实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安装时,能够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2、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包括若干分布在第一压板上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同步运动,一同驱动第一压板移动。驱动单元分布在第一压板的各处,能够保证第一压板各处受力均匀,进而能够保证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之间的密封处被压实,防止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密封处漏气,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另一视角下的图1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二压板;2-第二盖体;3-第一压板;4-第二盖体;5-第二螺纹孔;6-电机;7-竖直丝杠;8-第一盖体通孔;9-第二盖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装置,

用于层压机层压,包括:

第一压板3;

第二压板1,与所述第一压板3相对设置;

第一盖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3上;

第二盖体2,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板上1;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3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3作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压板1的移动,且在所述第一压板3作靠近第二压板1的移动时,将所述第一盖体4与所述第二盖体2对准扣合形成密闭环境。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压板3作靠近第二压板1的移动,来将第一盖体4、第二盖体2对准夹紧,这样结构的密封装置在实现第一盖体4与第二盖体2的安装时,能够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也可以单独驱动第二压板1相对第一压板3移动,或者驱动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1一起移动。

如图2所示,通常,优选第一压板3设置在上方,第二压板1设置在下方,第一盖体4设置在第一压板3的下侧,第二盖体2设置在第二压板1的上侧,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压板3上。

驱动装置的结构有多种,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若干分布在所述第一压板3上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同步运动,一同驱动所述第一压板3移动。驱动单元分布在第一压板3的各处,能够保证第一压板3各处受力均匀,进而能够保证第一盖体4与第二盖体2的之间的密封处被压实,防止第一盖体4与第二盖体2的密封处漏气。

第一盖体4包括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板,以及在所述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板的一侧上绕一周设置的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所述层压布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板与所述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一盖体耐高温橡密封条胶粘接于所述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板上。

第二盖体2包括第二盖体耐高温橡胶板,以及在所述第二盖体耐高温橡胶板的一侧上绕一周设置的第二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与第二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之间设有相互嵌合的凹槽凸起结构。

所述驱动单元沿所述第一压板3的四周边缘设置,这样能够与第一盖体4的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设置位置、第二盖体2的第二盖体耐高温橡胶密封条设置位置相适应,夹紧效果更好。

由于第一盖体耐高温橡胶板、第二盖体耐高温橡胶板通常为矩形,因此,优选所述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1均为矩形框结构,这样能够节省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1的制作材料,减轻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1的重量。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板3上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压板1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5,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竖直丝杠7,穿设在其中一所述第一螺纹孔中;

驱动结构,与所述竖直丝杠7传动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竖直丝杠7正、反方向旋转,向第一方向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5或向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脱出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5。第一方向优选为向下方向,第二方向优选为向上方向。

第一压板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这样的驱动单元能够定向的夹紧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准确性更好。驱动结构可实现的结构有多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驱动结构包括:

电机6,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3上;

水平丝杠,在所述电机6的驱动下旋转,且所述水平丝杠与所述竖直丝杠7传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4上设有数目以及分布与所述第一压板上的第一螺纹孔的数目以及分布一致的第一盖体通孔8,所述第二盖体2上设有数目以及分布与所述第二压板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5的数目以及分布一致的第二盖体通孔9,同一所述竖直丝杠7适合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盖体通孔8、所述第二盖体通孔9,以及所述第二螺纹孔5。竖直丝杠7既能起到传动的作用,又能起到多点定位的作用,从而能够确保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对准,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

所述第一压板3与所述第一盖体4之间通过螺钉与胶粘接形成所述第一部件,该胶为高性能胶。

所述第二压板1与所述第二盖体2之间通过螺钉与胶粘接形成所述第二部件,该胶为高性能胶。

在制造材质方面,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1均优选为金属材质,紧固耐老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层压机,具有如上所述的密封装置,不仅使用时能够省时省力,而且能够提升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

将连接有电机6的第一压板3,第一盖体4通过螺钉与高性能胶粘结为第一部件;

将第二压板1,第二盖体2通过螺钉与高性能胶粘结为第二部件;

第一部件通过装置外部机械系统或机械手进行移动定位;

第二盖体2下面有托盘,负责第二部件的移动与定位;

电机6通过操作系统进行控制,电机6会有控制线缆和电源线缆与控制箱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的动作过程:

控制系统控制传送带将载有第二部件的托盘送到上料位置;

通过机械手将需要热压的瓦片均匀排放到第二盖体2内;

第一部件通过外界结构移动到上料位置,并安放到第二部件对应位置,控制系统会保证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的定位准确;

控制系统指示全部水平丝杠进行转动,带动竖直丝杠7向下旋转,从而将第二部件夹紧;

夹紧后,泵会通过导管将封闭室的空气抽空,进而压紧瓦及所附膜材。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