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535发布日期:2019-03-19 20:3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因其采用层层折叠的电极片并联的设计,使其具有较高倍率的放电性能,且当需要更多的电量时,可以将多个电池并联成电池极组,为用电器提供更多电量,为此这种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这种电池在实际的生产中,需要将分别涂有正、负电极涂料的电极贴合在隔离膜的两侧,接着封装电极片,然后将多个电极片折叠在一起,同时将正、负电极片上引出的正、负极耳分别集束成电池的正、负极,最后成型即可。

现有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因为需要将多个电极片折叠,及正、负极耳汇聚,在折叠、汇聚的过程中极大地浪费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在折叠的过程中,因极片、极耳较多可能会产生正负极极片、极耳折叠错位的情况,降低了电流产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叠片式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盖体、双层连续式隔膜、双层片式隔膜,电池壳体内部放置相互卡接的双层连续式隔膜、双层片式隔膜,电池盖体由电池盖子、电极板、极耳卡槽组成,双层连续式隔膜由含片段一、正极耳、折叠段、正极片组成,双层片式隔膜由含片段二、负极耳、连接段、负极片组成,所述电池壳体的顶部焊接电池盖子,电池盖子的表面对称设置允许正电极和负电极穿过的通孔,所述双层连续式隔膜的端部为对称设置的含片段一,含片段一的侧面固定连接折叠段的一侧,折叠段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含片段一的侧面,含片段一的内部设置正极片,正极片的顶部固定设置正极耳。

优选的,所述含片段二的侧面对称设置矩形凸起,且多个含片段二的一侧固定设置在连接段的表面上,且含片段二的矩形凸起和连接段之间预留有允许通过的通道,连接段为片状结构,含片段二的内部设置负极片,负极片(504)的顶部固定设置负极耳(502),且负极耳(502)的顶部穿通片段二(501)。

优选的,所述折叠段的顶部设置矩形卡槽,相邻位置的折叠段分别卡接相邻位置的含片段二,折叠段与含片段二的矩形凸起配合卡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盖子由对称设置的结构组成,电池盖子的底部对称设置卡接电极板的限位卡槽,对称设置的电极板的顶面焊接正电极和负电极。

优选的,所述电极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多个极耳卡槽,极耳卡槽为中部设置矩形通孔的矩形结构,对称设置的极耳卡槽卡接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双层连续式隔膜内部设置多个正极片、双层片式隔膜内部设置多个负极片,双层连续式隔膜卡接双层片式隔膜形成多个电极片,在避免了重复折叠的过程,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又使正、负极片紧密贴合,避免了正、负极片错位的情况,实现了便于折叠电极片的效果。

2.通过用极耳卡槽卡接多个正、负极耳,使极耳通过极耳卡槽汇聚在电极板上,且电极板连接正、负电极形成完整的回路,使多个正、负极耳易于固定,避免了极耳折叠错位的情况,实现了便于汇聚极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池盖体的爆炸图;

图3为双层连续式隔膜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层连续式隔膜展开的剖视图;

图5为双层片式隔膜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双层片式隔膜的剖视图。

图中:电池壳体1,电池盖子2,正电极301,负电极302,双层连续式隔膜4,含片段一401,正极耳402,折叠段403,正极片404,双层片式隔膜5,含片段二501,负极耳502,连接段503,负极片504,电极板6,极耳卡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盖体、双层连续式隔膜4、双层片式隔膜5,电池壳体1内部放置相互卡接的双层连续式隔膜4、双层片式隔膜5,电池盖体由电池盖子2、电极板6、极耳卡槽7组成,双层连续式隔膜4由含片段一401、正极耳402、折叠段403、正极片404组成,双层片式隔膜5由含片段二501、负极耳502、连接段503、负极片504组成,所述电池壳体1的顶部焊接电池盖子2,电池盖子2的表面对称设置允许正电极301和负电极302穿过的通孔,所述双层连续式隔膜4的端部为对称设置的含片段一401,含片段一401的侧面固定连接折叠段403的一侧,折叠段4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含片段一401的侧面,含片段一401的内部设置正极片404,正极片404的顶部固定设置正极耳402,含片段一401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矩形极片隔膜,用于包裹正极片404。

更进一步的,所述含片段二501的侧面对称设置矩形凸起,且多个含片段二501的一侧固定设置在连接段503的表面上,且含片段二501的矩形凸起和连接段503之间预留有允许403通过的通道,连接段503为片状结构,含片段二501的内部设置负极片504,负极片(504)的顶部固定设置负极耳(502),且负极耳(502)的顶部穿通片段二(501),含片段二501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矩形极片隔膜,用于包裹负极片504。

更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段403的顶部设置矩形卡槽,相邻位置的折叠段403分别卡接相邻位置的含片段二501,折叠段403与含片段二501的矩形凸起配合卡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盖子2由对称设置的结构组成,电池盖子2的底部对称设置卡接电极板6的限位卡槽,对称设置的电极板6的顶面焊接正电极301和负电极302。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6的底面上固定设置多个极耳卡槽7,极耳卡槽7为中部设置矩形通孔的矩形结构,对称设置的极耳卡槽7卡接多个正极耳402和多个负极耳502。

工作原理: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时候,首先将双层连续式隔膜4和双层片式隔膜5相互卡接为一体,使得含片段二501上的矩形凸起配合卡接在折叠段403上的矩形卡槽内,且403穿通501和503之间预留的通道,然后将含片段一401上的正极耳402与含片段二501上的负极耳502分别卡接于极耳卡槽7内,然后将两组电极板6沿着限位卡槽固定安装在设有对称结构的电池盖子2的底部,组装好电池盖子2后,将正电极301和负电极302分别穿通电池盖子2上开设的通孔,并且正电极301和负电极302的底端焊接在电极板6的表面,正电极301和负电极302的顶端延伸出通孔,其中,电极板6和极耳卡槽7具有导电性,电池盖子2具有绝缘性。

双层连续式隔膜4由多组含片段一401和折叠段403相互配合折叠成“Z”字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