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0913发布日期:2019-05-17 19:4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导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线连接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导线连接件。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而电力设备通常在安装时需要对导线进行铺设,时常需要将导线临时连接;

目前,导线临时连接通常采用手动将导线端部相互扭拧的方式进行连接,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导线连接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线连接件,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上表面沿轴向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扣件上表面沿轴向开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通过扣合固定导线;

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壁均开有若干滑槽,所述若干滑槽内均设置有弹性簧片,所述弹性簧片两端和中部向上弯曲凸出滑槽外,所述弹性簧片两端抵靠滑槽两端且向上延伸出滑槽外;

所述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弹性簧片均为导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第一扣件上表面开始的第一卡槽和第二扣件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通过相互扣合将形成一个用于固定导线的圆形通孔;使用时将两根需要连接的导线端部进行预加工,将其内部线芯分别由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两端插入,再将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扣合,将导线固定,在使用胶带缠绕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将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固定,以实现将两根导线连接,操作简单方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壁均设置若干滑槽,且若干滑槽内均设置弹性簧片,弹性簧片两端和中部均凸出滑槽外形成W形,当导线芯为硬芯导线时,导线芯在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的挤压下,将与弹性簧片中部接触或与弹性簧片两端接触,当与弹性簧片中部接触时,导线芯将挤压弹性簧片中部,将弹性簧片中部挤向滑槽内,则弹性簧片两端将进一步向滑槽外延伸并将导线芯卡住,提高导线连接的结构强度;同理,当导线芯与弹性簧片两端接触时,导线芯将挤压弹性簧片两端,将弹性簧片两端挤入滑槽内,则弹性簧片中部将向滑槽外进一步凸齿并将导线芯抵靠,提高导线连接的结构强度;当导线芯为软导线时,弹性簧片中部和两端均位于滑槽外,将形成若干齿状凸起,能够有效防止导线芯在拉扯时脱落,提高导线连接后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扣件上表面开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第二扣件上表面开有与若干限位凸起对应的若干限位孔。

限位凸起与限位孔对应相互配合定位,便于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相互组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外均包裹有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两端对应位置均开有弧形缺口。

绝缘壳体将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包裹,降低第一扣件和第一扣件固定后的绝缘防护难度,使操作更加方便简化,弧形缺口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形成通路便于导线插入。

进一步限定,所述弧形缺口内壁固定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沿弧形缺口内壁周向延伸。

密封条可以为软质橡胶制成,当与导线外皮或导线芯接触时通过挤压的方式对导线与绝缘外壳内进行隔绝,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水等异物进入。

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簧片两端固定设有卡齿。

卡齿与弹性簧片一体成型,卡齿与滑槽接触面可以为弧形结构,使卡齿在滑槽内滑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操作方便且适用于多种芯型的导线连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第一扣件1、第二扣件2、第一卡槽3、第二卡槽4、滑槽5、弹性簧片6、限位凸起7、限位孔8、绝缘壳体9、弧形缺口10、密封条11、卡齿12、条形凸楞13、条形卡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导线连接件,包括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所述第一扣件1上表面沿轴向开有第一卡槽3,所述第二扣件2上表面沿轴向开有与第一卡槽3对应的第二卡槽4,所述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通过扣合固定导线;所述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内壁均开有若干滑槽5,所述若干滑槽5内均设置有弹性簧片6,所述弹性簧片6两端和中部向上弯曲凸出滑槽5外,所述弹性簧片6两端抵靠滑槽5两端且向上延伸出滑槽5外;所述第一扣件1、第二扣件2和弹性簧片6均为导体。所述第一扣件1上表面开有若干限位凸起7,所述第二扣件2上表面开有与若干限位凸起7对应的若干限位孔8。所述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外均包裹有绝缘壳体9,所述绝缘壳体9与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两端对应位置均开有弧形缺口10。所述弧形缺口10内壁固定设置有密封条11,所述密封条11沿弧形缺口10内壁周向延伸。所述弹性簧片6两端固定设有卡齿12。

本技术方案,第一扣件1上表面开始的第一卡槽3和第二扣件2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4通过相互扣合将形成一个用于固定导线的圆形通孔;使用时将两根需要连接的导线端部进行预加工,将其内部线芯分别由第一卡槽3或第二卡槽4两端插入,再将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扣合,将导线固定,在使用胶带缠绕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将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固定,以实现将两根导线连接,操作简单方便;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内壁均设置若干滑槽5,且若干滑槽5内均设置弹性簧片6,弹性簧片6两端和中部均凸出滑槽5外形成W形,当导线芯为硬芯导线时,导线芯在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的挤压下,将与弹性簧片6中部接触或与弹性簧片6两端接触,当与弹性簧片6中部接触时,导线芯将挤压弹性簧片6中部,将弹性簧片6中部挤向滑槽5内,则弹性簧片6两端将进一步向滑槽5外延伸并将导线芯卡住,提高导线连接的结构强度;同理,当导线芯与弹性簧片6两端接触时,导线芯将挤压弹性簧片6两端,将弹性簧片6两端挤入滑槽5内,则弹性簧片6中部将向滑槽5外进一步凸齿并将导线芯抵靠,提高导线连接的结构强度;当导线芯为软导线时,弹性簧片6中部和两端均位于滑槽5外,将形成若干齿状凸起,能够有效防止导线芯在拉扯时脱落,提高导线连接后的结构强度。限位凸起7与限位孔8对应相互配合定位,便于第一扣件1与第二扣件2相互组装。绝缘壳体9将第一扣件1和第二扣件2包裹,降低第一扣件1和第一扣件1固定后的绝缘防护难度,使操作更加方便简化,弧形缺口10与第一卡槽3和第二卡槽4配合形成通路便于导线插入。密封条11可以为软质橡胶制成,当与导线外皮或导线芯接触时通过挤压的方式对导线与绝缘外壳内进行隔绝,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水等异物进入。卡齿12与弹性簧片6一体成型,卡齿12与滑槽5接触面可以为弧形结构,使卡齿12在滑槽5内滑动更加方便。第一扣件1外的绝缘壳体9与第二扣件2外的绝缘壳体9的表面可以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条形凸楞13和条形卡槽14,通过条形凸楞13和条形卡槽14相互配合能够进行固定卡接,便于使第一扣件1与第二扣件2固定连接,同时,在进行组装的时候可以预先在条形卡槽14内注入粘结剂,通过扣合即可实现固定,进一步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操作方便且适用于多种芯型的导线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线连接件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