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及高效叠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5425发布日期:2019-03-22 18:5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及高效叠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叠瓦组件的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及一种高效叠瓦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效叠瓦组件在叠层区域统一采用导电胶进行粘接,上胶方式包括点胶或者刮凃,片与片之间正银与背银使用导电胶相连接。无论哪种上胶方式,受导电胶的局限,势必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导电胶价格昂贵;

2、粘接牢固性差;

3、为实现更好的粘接牢固性,叠瓦组件的叠层区域往往设计的较宽。故为构成目标面积的电池面板,需要更多列的电池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及相应的高效叠瓦组件。

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了一种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它包括叠置的多个电池片,所述相邻电池片的叠层区域宽度为0.3~0.8mm,叠层区域包括导电性需求区域和强粘结需求区域,导电性需求区域通过导电型胶体粘接,强粘结需求区域通过强粘型胶体粘接;所述导电性需求区域为相邻电池片的电极区域,所述强粘结需求区域为相邻电池片的非电极区域。

优选的,所述相邻电池片的叠层区域宽度为0.3mm。

优选的,所述导电型胶体型号为汉高1113S。

优选的,所述强粘型胶体型号为东树新材料,E240E/E224H。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一种高效叠瓦组件,它自上至下顺次包括:上玻璃层、上粘接层、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层、下粘接层、下背板。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为EVA层或POE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二种高效叠瓦组件,它自上至下顺次包括:上玻璃层、上粘接层、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层、下粘接层、下玻璃层。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为POE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增加叠瓦组件片与片间的粘接力;

增大组件光吸收面积,增大光电转换率;

优化排版布局降低同等版板型电池片使用,降低组件生产成本;

将叠瓦组件中电池片间的粘接功能与导电功能区分开来,通过不同胶体的分区域印刷,以实现更高的粘结强度,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少的电池重叠区域,及更低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中电池片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中电池片叠瓦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高效叠瓦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高效叠瓦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叠瓦组件的电池层,它包括叠置的多个电池片1,所述相邻电池片1的叠层区域1-3宽度为0.3~0.8mm,叠层区域1-3包括导电性需求区域1-1和强粘结需求区域1-2,导电性需求区域1-1通过导电型胶体粘接,强粘结需求区域1-2通过强粘型胶体粘接;所述导电性需求区域1-1为相邻电池片1的电极区域,所述强粘结需求区域1- 2为相邻电池片1的非电极区域。

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电池片1的叠层区域1-3宽度为0.3mm。所述导电型胶体型号为汉高1113S。所述强粘型胶体型号为东树新材料,E240E/E224H。

常规板版型叠片重叠宽度在0.9~1.8mm不等,优化后电池重叠宽度可降低至 0.1~1.5mm,降幅显著。

常规叠瓦组件,片与片之间正银与背银使用导电胶相连接;优化后片与片之间使用导电浆料及强粘接型浆料连接。在电极连接处使用导电型浆料,在非电极连接处使用强粘接型浆料,兼具有更好优异的导电型及更强的粘接力,同时可降低50%组件端导电浆料的用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一种高效叠瓦组件,它自上至下顺次包括:上玻璃层 2、上粘接层3、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层4、下粘接层5、下背板6。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3;5)为EVA层或POE层。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二种高效叠瓦组件,它自上至下顺次包括:上玻璃层 2、上粘接层3、如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层4、下粘接层5、下玻璃层7。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3;5)为POE层。

第一种和第二种高效叠瓦组件还包括接线盒和边框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通过此新型优化的叠片设计,可同样板版型设计下,显著减少电池片用量,降低组件端制造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做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