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6931发布日期:2019-05-24 20:4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外汽车公司发展的重点。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是电机、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电池包在充电过程中有热量散出,而电池包在温度超过45℃放电的功率和安全性都大大的降低,所以电池包必须保持在适当的温度,才能高效运行。

现阶段冷却电池包使用水冷和用压缩机提供驱动力冷却,水冷设计需要大量的水,增加整车的重量,从来影响整车的公里数,水还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压缩机工作时需要动力并且有很大的噪音,影响乘车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以达到重量轻,能耗低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以及冷却铜管,所述电池包设在电池包壳体内,冷却铜管位于电池包内,还包括冷凝器和制冷剂储罐,所述冷凝器和制冷剂储罐之间相连通,所述冷却铜管的一端与制冷剂储罐相连,冷却铜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铜管在电池包内S型布置。

所述冷凝器和制冷剂储罐之间通过铜管相连。

所述电池包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制冷剂储罐的出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相连。

所述冷却铜管的表面上设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或沿轴向方向设置条形凸起。

所述冷凝器位于制冷剂储罐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设计合理,无需通过水冷和压缩机进行冷却,重量轻,能耗低,并且冷却更佳安全和高效,大大降低了冷却的成本和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简图。

图中:

1.冷凝器、2.连接管、3.制冷剂储罐、4.冷却铜管、5.电池包壳体、6.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包壳体5、电池包6、冷却铜管4、冷凝器1和制冷剂储罐3,电池包6设在电池包壳体5内,冷却铜管4位于电池包内,冷凝器和制冷剂储罐之间相连通,冷却铜管的一端与制冷剂储罐相连,冷却铜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相连。

优选的,冷凝器1和制冷剂储罐3之间通过连接管2相连,连接管2为铜管。冷却铜管在电池包内S型布置,提高冷却效果。

冷凝器1位于制冷剂储罐上方,便于制冷剂回流。冷却铜管的表面上设有环形槽或环形凸起或沿轴向方向设置条形凸起,可进一步的提高冷却效果,并且在电池包内便于卡住冷却铜管定位可靠。

电池包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制冷剂储罐的出口处设有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相连。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电池包的温度,自动控制电磁阀的通断以及开度,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冷却,工作稳定可靠。

冷却系统是通过电池包6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热量,因冷却电池包的铜管在电池包下侧当热量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传导给冷却铜管;冷却铜管在热量的作用下,内部的制冷剂需要吸收热量形成气态,从而使得电池包的热量进行降低;气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又形成液体,通过重力流入制冷剂储罐中。无需通过水冷和压缩机进行冷却,重量轻,能耗低,并且冷却更佳安全和高效,大大降低了冷却的成本和乘车的舒适性。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