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363发布日期:2019-06-21 23:1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三孔接线头在各行各业中使用的非常广泛,其作用是连接电源线和接线端子。现有技术中,目前已经公开的接线头种类很多,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各种各样,有的为了加强固定效果、有的为了防水防尘、有的为了接线方便、有的还给接线头增加了保护盒以防止接线头产生的电火花产生触电危险等等,但是这些接线头大部分没有考虑到接线头在使用过程中,在低气压两极电场的作用下,稀薄气体中的电子和正离子分别向阳极、阴极运动,将可能发生的辉光放电现象。本实用新型从隔绝各个电极的角度来防止辉光放电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通过采用绝缘材料将接线杆隔离在各自独立的容腔内,达到隔离绝缘并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目,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包括接线底座,所述接线底座上开设有供各接线柱穿设的接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底座为绝缘体;所述接线柱的上部分完全沉设在所述接线孔中,使得各接线柱的上部分位于相互独立的腔室中,所述接线柱下部分穿过接线底座下端向外延伸;还包括一外盖,所述外盖为绝缘体并设置在接线底座的下端,其朝向接线柱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接线柱下部一一适配的容腔,所述容腔相互独立,使得各接线柱的下部分也位于相互独立的腔室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沉设是指接线柱的上圆柱完全卡接在接线孔的上圆柱孔内)

进一步,所述接线孔分为上圆柱孔和下圆柱孔,且上圆柱孔的高度大于接线柱上部分的高度,用于完全容纳接线柱的上部分。

进一步,所述接线孔的上圆柱孔的直径大于下圆柱孔的直径,整体呈沉头孔状;所述接线柱具有与所述接线孔相适配的外形,使得所述接线柱卡接在所述接线孔的台阶上。

进一步,所述接线柱穿出接线底座下端的部分设有外螺纹,用以旋接螺母;通过该螺母,将接线柱的牢固固定在接线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接线底座上还设有接线罩,所述接线罩为上下开口的筒状件,沿着电源线的方向自接线底座上端面向外延伸。

进一步,所述接线底座还设有沿着接线底座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第一突出体,所述接线罩下端设有沿着接线罩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第二突出体,所述第一突出体与第二突出体相适配;通过第一突出体与第二突出体的配合,将所述接线罩连接在接线底座上。

进一步,该三孔接线头还包括一个卡箍,所述卡箍卡接在第一突出体与第二突出体上,将所述接线罩与所述接线底座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突出体与第二突出体上设置有相适配的连接孔,通过在所述连接孔中插入螺栓,将所述接线罩与所述接线底座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外盖的外部设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用于将外盖压设在接线底座的下端。

进一步,该三孔接线头还包括一卡圈,所述锁紧盖通过卡圈卡接在接线底座上;或所述锁紧盖螺纹旋接在接线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接线底座和外盖均为绝缘材料,由于接线柱均处于独立的容腔内,很好地起到了隔离绝缘的效果,从而避免了电极之间在真空下辉光放电的现象发生。

2、本实用新型在接线底座上开设三个独立通孔来放置接线柱,配合使用含容腔的外盖隔离接线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线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名称及编号:1—接线底座,101—上圆柱孔,102—下圆柱孔,103—第一突出体,2—接线柱,3—螺母,4—外盖,400—容腔,401—第一出线口,5—锁紧盖,501—第二出线口,6—接线罩,601—第二突出体,7—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机构特征和所实现的目的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设”、“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包括接线底座1,所述接线底座1与接线柱2连接,由接线柱2连接电源线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柱2的下部设有外盖4。

所述接线底座1为绝缘体,其结构为圆柱体或其他多棱柱体或者其它变形,本实用新型仅给出了圆柱体一种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结合实际使用其他棱柱体结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接线底座1竖向均布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接线孔,其结构为圆柱形或其他多棱柱形或其他变形,本实用新型同样仅给出了圆柱形一种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结合实际使用其他棱柱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孔具体结构包括同心布置的上圆柱孔101和下圆柱孔102,并且上圆柱孔101的直径大于下圆柱孔102的直径,整体呈沉头孔状;所述接线孔用于穿设接线柱2;所述接线底座1的中部还设有沿着接线底座1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第一突出体103,用于连接接线罩6。

进一步,所述上圆柱孔101的高度大于接线柱2上部分的高度,用于完全容纳接线柱2的上部分,避免接线柱2上部电极间辉光放电。

所述接线柱2具有与所述接线孔相适配的外形,使得所述接线柱2卡接在所述接线孔的台阶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柱2的结构与沉头孔相适配,其上部卡接在上圆柱孔101内,其下部穿出接线底座1下端的部分设有外螺纹,用以旋接螺母3;通过该螺母3,将接线柱2的牢固固定在接线底座1上。在接线时,将电源线缠绕在接线柱2的上部,接线端子缠绕在接线柱2的下部,通过往上拧紧螺母3来卡紧接线柱2。

所述外盖4为绝缘体并设置在接线底座1的下端,呈圆柱体结构,其朝向接线柱2的一侧开设有三个与所述接线柱2下部一一适配的容腔400,所述容腔400相互独立,使得各接线柱2的下部分也位于相互独立的腔室中;所述外盖4的下部设有三个与容腔400匹配的第一出线口401。

所述外盖4的外部设有锁紧盖5,所述锁紧盖5的内部结构与外盖4的外形结构适配,并与接线底座1通过卡圈7连接,所述锁紧盖5的底部设有三个与第一出线口401同心的第二出线口501,用于接线端子的顺利进出。

进一步,所述接线底座1的上部还设有接线罩6,所述接线罩6为上下开口的筒状件,沿着电源线的方向自接线底座1上端面向外延伸;所述接线罩6下端设有沿着接线罩6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的第二突出体601,所述第一突出体103与第二突出体601相适配;第一突出体103与第二突出体601通过卡箍连接,将所述接线罩6连接在接线底座1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真空辉光放电的三孔接线头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将电源线缠绕在接线柱2的上部后,将接线柱2放入接线孔中,并下压接线柱2使得接线柱2的下部伸出接线底座1;

2)将接线端子依次穿过锁紧盖5底部的第二出线口501和外盖4底部的第一出线口401后,将接线端子缠绕在接线柱2的下部,使用螺母3通过接线柱2上的螺纹往上拧紧螺母3;

3)将外盖4盖在接线底座1的下部,并使得接线柱2的下部完全容纳在容腔400内;

4)将锁紧盖5盖在外盖4的外部,并与接线底座1的下部通过卡圈7连接;

5)将接线罩6盖在接线底座1的上部,将第一突出体103与第二突出体601通过卡箍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