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7034发布日期:2020-01-14 18:1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连接器,已知一种包括与基板连接并且与电线的导体接触从而使基板与电线电连接的触头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4/0975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电线的未利用包覆体覆盖的部位,即,自包覆体暴露的导体插入在触头形成的电线插入空间而使导体与触头接触。这样,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在使电线的导体与触头接触时,需要使利用包覆体覆盖的导体暴露。因此,导体与触头的接触作业费时费力。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获得能使电线的导体更容易地与触头接触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包括触头,所述触头与被连接构件连接,并且与电线的导体接触,从而使所述被连接构件与所述导体电连接。并且,所述触头包括接触部,通过使所述电线的所述导体被包覆体覆盖的部位沿与所述电线延伸的电线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相对移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体接触。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公开,能够获得能使电线的导体更容易地与触头接触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连接器的一使用例的图,是将连接器、保持于连接器的电线以及供连接器安装的电路基板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3是表示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电线插入保持于连接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电线插入保持于连接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电线插入保持于连接器的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电线插入保持于连接器时所用的夹具的变形例的图,(a)是从背面侧观察按压部而得到的立体图,(b)是表示按压部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使用图7所示的夹具将电线插入保持于连接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表示将电线载置于触头之上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将电线插入触头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作为一个例子示出的保持于连接器的电线的图,(a)是作为一个例子示出的电线的立体图,(b)是作为变形例示出的电线的立体图,(c)是作为另一变形例示出的电线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11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12是表示连接器的第2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13是表示连接器的第2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14是表示连接器的第3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15是表示连接器的第3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16是表示连接器的第4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17是表示连接器的第4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18是表示连接器的第5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19是表示连接器的第5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20是表示连接器的第6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21是表示连接器的第6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22是表示连接器的第7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侧视图。

图23是表示连接器的第8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

图24是表示连接器的第9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

图25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0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仰视图。

图26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1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侧视图。

图27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2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侧视图。

图28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3变形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29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3变形例的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视图。

图30是表示将电线插入保持于第13变形例所示的连接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1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4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连接器的第15变形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2、触头;3、底壁;32、反面(与被连接构件相对的面:安装面);4、压接部(接触部);41、接触部侧相对壁;41a、连接片(接触部侧连接部);410、接触部侧u字形部;414a、下端面(顶端面);414b、安装片(接触部侧连接部);414c、周面;415、棱线部;416、导体压接部;417、诱入部;42、狭缝(接触部侧电线插入空间);42a、开口部;5、包覆体保持部;51、保持部侧相对壁;51a、连接片(保持部侧连接部);510、u字形部;514a、下端面(顶端面);514b、安装片(保持部侧连接部);514c、周面;515、防脱部;516、诱入部;52、狭缝(保持部侧电线插入空间);52a、开口部;6、侧壁;7、保护部;100、电线;101、包覆体;102、导体;110、电路基板(被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线被插入触头时电线延伸的方向(电线延伸方向)设为x方向,将电线被插入触头时电线相对于触头相对移动的方向(与电线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设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另外,将触头的宽度方向(与电线延伸方向和交叉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y方向来进行说明。另外,将通过使电线相对于触头向下方相对移动而插入触头的情况下的z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由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那些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通用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包括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的触头2。如图1所示,该触头2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被连接构件)110。此外,通过使电线100相对于触头2向z方向的另一侧(下侧)相对移动,将该电线100插入触头2而使电线100的导体102与触头2接触。即,连接器1通过将触头2安装于电路基板110并且使电线100的导体102与触头2接触而将电路基板110与导体102电连接。

如图1所示,电线100形成为细长的圆柱状,通过利用具有绝缘性的包覆体101覆盖具有导电性的导体102,形成该电线100。例如能够利用由1根铜线(为0.5)形成的单线(单芯线)构成该电线100的导体102(参照图9的(a))。

另外,也能使用图9的(b)、图9的(c)所示的那样的电线100。在图9的(b)、图9的(c)所示的电线100的情况下,导体102由捻线构成。

在图9的(b)中例示直通型的电线100,通过用包覆体101覆盖导体102而形成该电线100,通过将7根较细的铜线(为0.2)排列设为直线状而形成上述导体102。另一方面,在图9的(c)中例示将7根较细的铜线(为0.2)卷绕为螺旋状而成的交叉型的电线100。

这样,在使用捻线形成导体102时,与使用了单线的情况相比,能使电线100具有柔软性,具有布线的处理容易进行的好处。

通过对1片板状的金属板进行金属加工(压制加工)而形成触头2,触头2包括沿x方向细长的大致矩形的底壁3。另外,底壁3的形状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成为多边形,也可以形成为在俯视下成为圆形。

该底壁3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能够作为使触头2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部发挥功能。即,能使底壁3的反面(与电路基板110相对的面)32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面发挥功能。这样,通过将底壁3的反面32设为安装面,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电路基板上的配置位置,在此基础上具有不需要安装用的引线的好处。

另外,底壁3形成为平板状,底壁3的正面(上表面)31侧成为限制电线100相对于触头2向z方向下侧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这样,当在触头2设置移动限制部时,不再需要新设用于抑制电线100相对于触头2沿z方向过度相对移动而导致电线100与导体102的接触脱离的构件。即,只利用触头2就能防止因过度插入电线100而导致电线100自触头2脱离。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电线100的导体102更容易地与触头2接触。

具体而言,将电线100的导体102在利用包覆体101覆盖着的状态下插入触头2。即,仅通过将电线100的被包覆体101覆盖的部位插入触头2,就能使导体102与触头2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通过使电线100的导体102被包覆体101覆盖的部位沿z方向相对移动,该压接部(接触部)4与导体102接触。

该压接部4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包括具有向上方(z方向,即,交叉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开口部42a的狭缝(接触部侧电线插入空间)42。另外,压接部4包括隔着狭缝42沿y方向相对的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

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4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z方向)贯通,在该狭缝42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形成有供电线100插入的开口部42a。并且,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分别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的形状相对于通过触头2的y方向中央并与y方向垂直的平面成为镜面对称。但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只要隔着狭缝42相对即可,不必设为镜面对称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分别包括在沿y方向(与电线延伸方向和交叉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410。

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包括:折曲部411,其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以及立起部412,其连续设置于折曲部411并向上方立起。另外,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包括:连结部413,其为大致圆弧状,连续设置于立起部412,成为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的顶部;以及下降部414,其连续设置于连结部413并向下方下降。

这样,在将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的顶部设为大致圆弧状时,当插入电线100时,能够抑制电线100卡挂于接触部侧相对壁41,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向狭缝42内插入电线1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降部414形成为下端面414a与底壁3的反面32大致平齐,在将触头2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时,下端面414a和反面32与电路基板110的正面接触。通过这样设置,能使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的顶端面(下端面414a)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部(接触部侧连接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圆弧状的连结部413形成为y方向内侧成为大致圆台状,狭缝42的上部(开口部42a侧)随着向下方去,y方向的宽度变窄(参照图3的(a))。

这样,通过将连结部413的y方向内侧设为大致圆台状,在接触部侧相对壁41形成向狭缝42内诱入电线100的诱入部4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部侧相对壁41处的诱入部417的下部形成有棱线部(断裂部)415,利用诱入部417诱入到狭缝42内的电线100的包覆体101与棱线部415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立起部412的上端的x方向的内侧和下降部414的x方向的外侧形成有棱线部415。

并且,在使包覆体101与棱线部415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向狭缝42的里侧(下侧)插入电线100,从而利用棱线部415剥下包覆体101(使包覆体101断裂)。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侧相对壁41包括使自开口部42a插入狭缝42的电线100的包覆体101断裂的棱线部415。另外,接触部侧相对壁41包括诱入部417,上述诱入部417位于比棱线部415靠开口42a侧的位置,向棱线部415诱入电线100的包覆体10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比棱线部415靠里侧(下侧)的狭缝42的宽度(y方向的宽度)大致恒定,并且比电线100的导体102的直径窄。另外,在导体102由捻线构成的情况下,狭缝42的比棱线部415靠里侧(下侧)的宽度只要比成束的捻线整体的直径窄即可。

这样,通过使狭缝42的比棱线部415靠里侧的宽度小于电线100的导体102的直径,在将电线100插入到比棱线部415靠下方的位置时,利用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压接导体102。

即,在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的比棱线部415靠狭缝42的里侧的位置,形成有压接电线100的导体102的导体压接部4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诱入部417形成为y方向的内侧的端缘与棱线部415在z方向上重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头2包括包覆体保持部5,通过使电线100的导体102被包覆体101覆盖的部位沿z方向相对移动,该包覆体保持部5保持包覆体101。

该包覆体保持部5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并且包括具有向z方向的上方(交叉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开口部52a的狭缝(保持部侧电线插入空间)52。另外,包覆体保持部5包括隔着狭缝52沿y方向相对的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

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5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z方向)贯通,在该狭缝52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形成有供电线100插入的开口部52a。并且,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51、51分别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的形状也是相对于通过触头2的y方向中央并与y方向垂直的平面成为镜面对称。但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也是只要隔着狭缝52相对即可,不必设为镜面对称形状。

另外,狭缝52形成为比狭缝42处的导体压接部416的y方向的宽度宽,以易于导入直径大于导体102的直径的包覆体10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52形成为y方向的宽度比包覆体101的直径小,将电线100的包覆体101以压入状态插入到狭缝52内。

另外,在使狭缝42的y方向的宽度与狭缝52的y方向的宽度不同时,能够更可靠地区别压接部4和包覆体保持部5,能够抑制以错误的状态向电路基板110安装触头2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分别包括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510,在沿y方向(与电线延伸方向和交叉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该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510形成为大致u字形。

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包括:折曲部511,其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以及立起部512,其连续设置于折曲部511并向上方立起。另外,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包括:连结部513,其为大致圆弧状,连续设置于立起部512,成为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的顶部;以及下降部514,其连续设置于连结部513并向下方下降。

这样,在将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的顶部设为大致圆弧状时,在插入电线100时,能够抑制电线100卡挂于保持部侧相对壁51,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向狭缝52内插入电线1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降部514形成为下端面514a与底壁3的反面32大致平齐,在将触头2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时,下端面514a也与反面32和下端面414a一同与电路基板110的正面接触。通过这样设置,能使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的顶端面(下端面514a)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部(保持部侧连接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圆弧状的连结部513形成为y方向内侧成为大致圆台状,狭缝52的上部(开口部52a侧)随着向下方去,y方向的宽度变窄(参照图3的(b))。

这样,通过将连结部513的y方向内侧设为大致圆台状,在保持部侧相对壁51形成向狭缝52内诱入电线100的诱入部5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侧相对壁51处的诱入部516的下部形成有防脱部515。并且,通过形成这样的防脱部515,能够抑制被诱入部516诱入到狭缝52内的电线100的包覆体101向上方移动而自触头2(包覆体保持部5)脱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连结部513与下降部514的连结部分设为台阶状而形成防脱部51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侧相对壁51包括抑制被包覆体保持部5保持的电线100的脱离的防脱部515。通过这样设置,能在不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实施铆接加工等处理(不使保持部侧相对壁51塑性变形)的前提下抑制电线100的脱离。

并且,例如能够使用图4和图5所示的夹具120,向形成有这样的结构的触头2插入电线100。

图4和图5所示的夹具120包括:把持部121,其供操作者等把持;以及按压部122,其连续设置于把持部121,对所保持的电线100施加按压力(插入力)。

另外,按压部122包括:第1电线夹持部122b,其夹持并保持电线100的比插入压接部4的部位靠x方向的外侧的部位;以及第2电线夹持部122c,其夹持并保持电线100的比插入包覆体保持部5的部位靠x方向的外侧的部位。

此外,在按压部122形成有沿z方向贯通的通孔122a,在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能自该通孔122a窥视电线100、触头2。

并且,在使用这样的夹具120时,例如能像以下这样地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

首先,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和第2电线夹持部122c在两处部位夹持电线100。

此时,优选是,电线100的顶端侧的导体102将被压接于压接部4,根部侧的包覆体101将被保持于包覆体保持部5。即,优选是,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夹持电线100的顶端侧,利用第2电线夹持部122c夹持电线100的根部侧。

在这样设置时,抑制在电线100沿上下方向(z方向)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等施加于电线100的力向压接于压接部4的导体102传递。即,在电线100沿上下方向(z方向)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等,压接于压接部4的导体102的自压接部4的脱离得到抑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维持导体102与触头2的电连接。

接着,将电线100的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夹持的部位与利用第2电线夹持部122c夹持的部位之间的包覆体101配置在开口部42a和开口部52a之上(参照图5)。并且,在将包覆体101配置于开口部42a和开口部52a之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压夹具120的按压体122。

在这样设置时,包覆体101被插入狭缝42内以及狭缝52内,从而将电线100插入触头2。

此时,配置在狭缝42之上的包覆体101最初先由诱入部417诱入棱线部415而与棱线部415接触。然后,在使包覆体101与棱线部415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向狭缝42的里侧(下侧)插入电线100,从而利用棱线部415剥下包覆体101(使包覆体101断裂)。并且,通过剥下包覆体101,露出的导体102被插入到比棱线部415靠狭缝42的里侧的位置。然后,将露出的导体102压接于在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形成的导体压接部416而使导体102与触头2电连接。

另一方面,配置在狭缝52之上的包覆体101由诱入部516诱入到狭缝52内而被插入到狭缝52的里侧。此时,包覆体101以在向上方进行了移动时包覆体101的上部与防脱部515的下端接触的方式插入狭缝52内。

因而,在导体102压接于压接部4并且包覆体101被压入保持于包覆体保持部5的状态下,将电线100插入触头2。另外,在向压接部4插入电线100时,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弹性变形,并且以压扁包覆体101的方式进行变形。同样,在向包覆体保持部5插入电线100时,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弹性变形,并且以压扁包覆体101的方式进行变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使用壳体、盖构件等的前提下,利用只包括触头2的连接器1使电线100的导体102与电路基板110电连接。在这样设置时,能使连接器1小型化,从而能使电路基板110上的连接器1的配置空间更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使导体102未暴露的电线100相对于向上方开口的状态的触头2向下方相对移动,使导体102压接于压接部4,并且将包覆体101压入保持于包覆体保持部5。即,在将电线100插入触头2后,不使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塑性变形。在这样设置时,能够相对于触头2插入或拔出电线100,从而能够反复使用触头2。

另外,在图4和图5中例示了在两处部位夹持电线100的夹具120,但也可以在3处以上的部位夹持电线100,例如能够使用图6所示的夹具120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

在图6中例示夹具120,该夹具120利用第3电线夹持部122d夹持电线100的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夹持的部位与利用第2电线夹持部122c夹持的部位之间的包覆体101。这样,在电线100的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夹持的部位与利用第2电线夹持部122c夹持的部位之间也被夹持时,能够抑制电线100在向触头2插入时发生挠曲。

另外,也能使用图7和图8所示的夹具120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

图7和图8所示的夹具120也包括对所保持的电线100施加按压力(插入力)的按压部122。并且,该按压部122包括:第1电线夹持部122b,其夹持并保持电线100的比被插入压接部4的部位靠x方向的外侧的部位;以及第2电线夹持部122c,其夹持并保持电线100的比被插入包覆体保持部5的部位靠x方向的外侧的部位。

另外,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和第2电线夹持部122c的x方向的内侧下部形成有向下方且向x方向的外侧倾斜的锥形部122e,使该锥形部122e作为用于使错位的夹具120向标准的位置返回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此外,按压部122包括对保持于第1电线夹持部122b和第2电线夹持部122c的电线100的上部进行按压的按压壁。该按压壁包括第1按压壁122f,该第1按压壁122f向下方按压电线100的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夹持的部位与利用第2电线夹持部122c夹持的部位之间的中央部。另外,该按压壁包括第2按压壁122g,该第2按压壁122g按压被插入压接部4的部位以及被插入包覆体保持部5的部位的顶部。

第1按压壁122f利用y方向的宽度较宽的壁部设在沿x方向排列设置的第1电线夹持部122b与第2电线夹持部122c之间。另一方面,第2按压壁122g的y方向的宽度较窄,以避免在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与触头2干扰。该第2按压壁122g形成于第1按压壁122f的x方向两侧。在图7和图8所示的夹具120的情况下,一第2按压壁122g形成为将第1按压壁122f和第1电线夹持部122b相连,另一第2按压壁122g形成为将第1按压壁122f和第2电线夹持部122c相连。

此外,图7和图8所示的按压部122也形成有沿z方向贯通的通孔122a,在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能自该通孔122a窥视电线100、触头2。

在使用这样的夹具120时,在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电线100的利用第1电线夹持部122b夹持的部位和利用第2电线夹持部122c夹持的部位之间的整体被按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电线100的挠曲,更顺利地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

另外,在图7和图8中例示了包括第1按压壁122f和第2按压壁122g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只包括第1按压壁122f和第2按压壁122g中任一按压壁的结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包括触头2,该触头2与电路基板(被连接构件)110连接,并且与电线100的导体102接触,从而使电路基板110与导体102电连接。

并且,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通过使电线100的导体102被包覆体101覆盖的部位沿z方向(与电线延伸的电线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相对移动,该压接部(接触部)4与导体102接触。

在这样设置时,仅通过使导体102未暴露的电线100相对于触头2沿z方向相对移动,就能使导体102与压接部4接触。即,不再需要在使导体102与触头2接触之前剥掉电线100的包覆体101而使导体102暴露。因此,能使电线100的导体102更容易地与触头2接触。

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能使电线100的导体102更容易地与触头2接触的连接器1。

另外,也可以是,压接部4包括:狭缝(接触部侧电线插入空间)42,其具有向z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开口部42a;以及接触部侧相对壁41,其隔着狭缝42相对。

并且,也可以是,接触部侧相对壁41包括使自开口部42a插入狭缝42的电线100的包覆体101断裂的棱线部(断裂部)415。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利用棱线部415更可靠地将包覆于导体102的周围的包覆体101剥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导体102与触头2接触。另外,在只剥下包覆体101的与棱线部415接触的部位时,在向狭缝42插入电线100时,包覆体101存在于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的x方向的两侧。因此,在沿x方向拉拽被插入狭缝42的电线100时,能够利用存在于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的x方向的两侧的包覆体101限制电线100的沿x方向的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接触部侧相对壁41包括棱线部415和导体压接部416,该导体压接部416位于比棱线部415靠狭缝42的里侧的位置,用于压接电线100的导体102。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利用接触部侧相对壁41更牢固地保持被剥下了包覆体101的导体102,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体102与触头2的接触可靠性。另外,由于设为在利用棱线部415剥下了包覆体101后使露出的导体102在导体压接部416处压接的结构,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利用导体压接部416压接导体102。

另外,也可以是,接触部侧相对壁41包括诱入部417,该诱入部417位于比棱线部415靠狭缝42的开口侧的位置,用于向棱线部415诱入电线100的包覆体101。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更可靠地使包覆体101与棱线部415接触,因此能够利用棱线部415更可靠地剥下包覆体101。

另外,也可以是,接触部侧相对壁包括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在沿y方向(与电线延伸方向和交叉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该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形成为大致u字形。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抑制压接部4的强度下降,并且能使触头2的板厚较薄,从而能够实现连接器1的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的顶端面(下端面414a)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

在这样设置时,能将触头2更牢固地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另外,在使用夹具120等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自夹具120等、电线10施加于压接部4的力使压接部4变形(塑性变形)。例如,能够抑制接触部侧u字形部41、保持部侧u字形部51沿x方向倒下。

另外,也可以是,触头2包括底壁3,该底壁3与压接部4连续设置并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

在这样设置时,能以更稳定的姿势使触头2与电路基板110连接,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向压接部4的狭缝42插入电线100。

另外,也可以是,底壁3的反面(与电路基板110相对的面)32成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面。

在这样设置时,能将触头2更容易地安装于电路基板110。另外,触头2向电路基板110安装的安装区域(安装面积)变得比较大,因此能将触头2更牢固地安装于电路基板110。

另外,也可以是,触头2包括包覆体保持部5,通过使电线100的导体102被包覆体101覆盖的部位沿z方向相对移动,该包覆体保持部5保持包覆体101。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利用触头2更可靠地保持电线100。即,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电线100的导体102与触头2的电连接被解除。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体102与触头2的接触可靠性。

另外,也可以是,包覆体保持部5包括:狭缝(保持部侧电线插入空间)52,其具有向z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开口部52a;以及保持部侧相对壁51,其隔着狭缝52相对。

并且,也可以是,保持部侧相对壁51包括用于抑制被包覆体保持部5保持的电线100的脱离的防脱部516。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更可靠地维持将电线100的包覆体101保持于包覆体保持部5的状态。即,能够更可靠地利用触头2保持电线100。

另外,也可以是,保持部侧相对壁51包括在沿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抑制包覆体保持部5的强度下降,并且能使触头2的板厚较薄,从而能够实现连接器1的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的顶端面(下端面514a)与电路基板110连接。

在这样设置时,能将触头2更牢固地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另外,在使用夹具120等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自夹具120等、电线10施加于包覆体保持部5的力使包覆体保持部5变形(塑性变形)。

另外,也可以是,触头2包括底壁3,该底壁3与包覆体保持部5连续设置并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

在这样设置时,能以更稳定的姿势使触头2与电路基板110连接,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向包覆体保持部的狭缝52插入电线100。

接下来,说明触头的变形例。

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10和图11所示的形状。

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同样地包括底壁3。另外,该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以及包覆体保持部5,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

这里,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在沿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未形成为大致u字形。

即,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在侧视(沿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整体形成为大致u字形(参照图11的(c))。因而,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只由自底壁3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片形成。另外,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的板厚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的板厚厚,以抑制强度的下降。

另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导体压接部416的x方向的长度比棱线部415的x方向的长度短,导体压接部416形成为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在图10和图11中表示通过对导体压接部416的x方向的两侧实施倒角加工而使导体压接部416的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的结构。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只利用自底壁3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片形成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因此,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相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制造。

另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导体压接部416的x方向(电线延伸方向)的长度比棱线部415的x方向的长度短。通过这样设置,在比较宽的宽度范围内剥下包覆体101,并且使被剥下包覆体101而露出的导体102的一部分在导体压接部416压接。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压接导体102。另外,能以比较小的面积压接导体102,因此能够提高导体压接部416对导体102的压接力,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压接导体102。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12和图13所示的形状。

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也与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触头2同样地包括底壁3。另外,该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以及包覆体保持部5,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

这里,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向上方的突出量比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触头2大。

此外,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未形成为分别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的结构。具体而言,通过将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的纵壁设为分支的形状,形成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

同样,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也未形成为分别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的结构,将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的纵壁设为分支的形状。并且,将分支的一对壁部分别设为保持部侧相对壁51。

另外,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板厚也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厚,以抑制强度的下降。

另外,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导体压接部416也形成为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在图12和图13中也表示通过对导体压接部416的x方向的两侧实施倒角加工而使导体压接部416的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的结构。

此外,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具体而言,通过在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台阶部418,使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通过将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的纵壁设为分支的形状,形成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并且,通过将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的纵壁设为分支的形状,形成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在这样设置时,仅通过使板状的金属板的x方向的一端侧弯折1次并使另一端侧弯折1次,就能形成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和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制造触头2。

另外,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使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在这样设置时,能够形成宽度更宽的棱线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剥下包覆体101。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14和图15所示的形状。

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同样地包括底壁3。另外,该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以及包覆体保持部5,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

并且,在沿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形成为大致u字形。

这里,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接触部侧相对壁41的u字形部410形成为使下降部414位于比立起部412靠x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另外,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u字形部510也形成为使下降部514位于比立起部512靠x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并且,在底壁3形成有沿z方向贯通的通孔3a,下降部414的顶端的一部分(y方向内侧)插入通孔3a内。即,下降部414形成为使顶端的一部分的下端面414a与底壁3的反面32大致平齐,在将触头2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时,下端面414a和反面32与电路基板110的正面接触。通过这样设置,能使接触部侧u字形部410的顶端(下端面414a)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部(接触部侧连接部)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下降部514形成为使顶端(下端面514)位于比底壁3的正面(上表面)31靠上方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将下降部514的顶端插入通孔3a而使下端面514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部(保持部侧连接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通过将连结部513与立起部512的连结部分以及连结部513与下降部514的连结部分设为台阶状,形成防脱部515。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接触部侧相对壁41的u字形部410形成为使下降部414位于比立起部412靠x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另外,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u字形部510也形成为使下降部514位于比立起部512靠x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这样设置时,能够实现触头2的x方向的小型化。

另外,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下降部414的顶端的一部分(y方向内侧)插入底壁3的通孔3a内。此时,在将下降部414的顶端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时,能将触头2更牢固地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

另外,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通过将连结部513与立起部512的连结部分以及连结部513与下降部514的连结部分设为台阶状,形成防脱部515。在这样设置时,能使包覆体101与防脱部515的接触面积更宽,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电线100的自包覆体保持部5的脱离。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16和图17所示的形状。

图16和图17所示的触头2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同样地包括底壁3。

并且,图16和图17所示的触头2包括自底壁3的y方向的两端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的侧壁6。并且,利用分别连续设置于一对侧壁6、6的x方向的一端并朝向y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形成压接部(接触部)4。另外,利用分别连续设置于一对侧壁6、6的x方向的另一端并朝向y方向的内侧延伸的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形成包覆体保持部5。

另外,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在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的下端分别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连接片(接触部侧连接部)41a,连接片41a的顶端面形成为与底壁3的反面32大致平齐。另外,在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的下端也分别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连接片(保持部侧连接部)51a,连接片51a的顶端面形成为与底壁3的反面32大致平齐。

并且,在将触头2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时,连接片41a的顶端面和连接片51a的顶端面与反面32一同与电路基板110的正面接触。

另外,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在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台阶部418,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

另外,在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形成有诱入部516和防脱部515。

另外,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侧壁6和接触部侧相对壁41在俯视(沿z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形成为以成为大致直角的方式弯折的形状。另外,侧壁6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在俯视(沿z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形成为以成为大致直角的方式弯折的形状。但侧壁6与接触部侧相对壁41所成的角度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钝角。同样,侧壁6与保持部侧相对壁51所成的角度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钝角。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图16和图17所示的触头2包括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的底壁3和与底壁3连续设置的一对侧壁6、6,接触部侧相对壁41分别连续设置于一对侧壁6、6。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更容易地形成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

另外,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在与底壁3连续设置的一对侧壁6、6分别连续设置有保持部侧相对壁51。

在这样设置时,能够更容易地形成一对保持部侧相对壁51、51。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18和图19所示的形状。

图18和图19所示的触头2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同样地包括底壁3。另外,该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以及包覆体保持部5,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

这里,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只利用自底壁3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片形成一对接触部侧相对壁41、41,导体压接部416形成为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

另外,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保持部侧相对壁51包括在沿x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

具体而言,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包括:折曲部511,其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y方向的端部;以及立起部512,其连续设置于折曲部511并向上方立起。另外,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包括:连结部513,其为大致圆弧状,连续设置于立起部512,成为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的顶部;以及下降部514,其连续设置于连结部513并向下方下降。

此外,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下降部514形成为顶端(下端面514)位于比底壁3的正面(上表面)31靠上方的位置。通过这样设置,使下降部514比保持部侧u字形部510的其他部位易于沿y方向弹性变形。并且,通过利用一对下降部514、514夹持电线100的包覆体101而保持包覆体101。在这样设置时,能够利用一对下降部514、514的弹性变形对施加于电线100的y方向的力进行吸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保持包覆体101。

另外,连结部513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狭缝52的上部(开口部52a侧)随着向下方去,y方向的宽度变窄(参照图19的(b))。即,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连结部513的y方向的内侧的上部成为向狭缝52内诱入电线100的诱入部516。

另外,大致圆弧状的连结部513形成为比下降部514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连结部513的y方向的内侧的下部成为防脱部515。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0和图21所示的形状。

图20和图21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这里,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即,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也与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同样,在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台阶部418。并且,通过在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台阶部418,使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

具体而言,在形成于立起部412的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台阶部418,并且在形成于下降部414的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台阶部418。通过这样设置,在立起部412形成有与立起部412的x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棱线部415,在下降部414形成有与下降部414的x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棱线部415。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图12和图13所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2所示的形状。

图22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这里,在图22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与电路基板连接的安装片(接触部侧连接部)414b以向x方向的一侧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于接触部侧u字形部41的顶端。并且,将安装片414b的周面414c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

另外,与电路基板110连接的安装片(保持部侧连接部)514b以向x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于保持部侧u字形部51的顶端。并且,将安装片514b的周面514c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如图22所示,在形成沿x方向延伸的安装片414b、514b时,能将触头2更牢固地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另外,通过形成沿x方向延伸的安装片414b、514b,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接触部侧u字形部41、保持部侧u字形部51沿x方向倒下。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3所示的形状。

图23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这里,在图23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只在立起部412和下降部414中的下降部414形成有棱线部415。

并且,通过在形成于下降部414的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台阶部418,使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通过这样设置,在下降部414形成有与下降部414的x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棱线部415。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4所示的形状。

图24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这里,在图24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只在立起部412和下降部414中的立起部412形成有棱线部415。

并且,通过在形成于立起部412的棱线部415与诱入部417的连结部分形成台阶部418,使棱线部415比诱入部417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通过这样设置,在立起部412形成有与立起部412的x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棱线部415。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5所示的形状。

图25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这里,在图25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触头2同样,将连结部513与立起部512的连结部分以及连结部513与下降部514的连结部分设为台阶状。即,在连结部513与立起部512的连结部分以及连结部513与下降部514的连结部分形成有防脱部515。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触头2、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6所示的形状。

图26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这里,在图26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使接触部侧相对壁41侧的厚度比保持部侧相对壁51侧的厚度薄。

具体而言,使底壁3与接触部侧相对壁41的连结部分(连结部411)的厚度随着向立起部412去而逐渐变薄,从而使接触部侧相对壁41侧的厚度比保持部侧相对壁51侧的厚度薄。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20和图2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通过使在保持电线100时施加的负荷比较大的保持部侧相对壁51侧的厚度较厚,能够抑制触头2的强度下降。另外,通过使在保持电线100时施加的负荷比较小的接触部侧相对壁41侧的厚度较薄,能够提高板状的金属板的加工性。

这样,在设为图26所示的触头2时,能够获得能抑制强度下降并且能够提高加工性的触头2。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7所示的形状。

图27所示的触头2形成为基本上与在图26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结构。

即,在图27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也使接触部侧相对壁41侧的厚度比保持部侧相对壁51侧的厚度薄。

这里,在图27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使底壁3与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连结部分(连结部511)的厚度随着向立起部512去而逐渐变薄。并且,通过使底壁3与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连结部分(连结部511)的厚度随着向立起部512去而逐渐变薄,使接触部侧相对壁41侧的厚度比保持部侧相对壁51侧的厚度薄。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26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使底壁3与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连结部分(连结部511)的厚度逐渐变薄时,底壁3的厚度成为与接触部侧相对壁41侧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因此能够实现触头2的扁平化。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28~图30所示的形状。

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也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触头2同样地包括底壁3。另外,该触头2包括:压接部(接触部)4,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以及包覆体保持部5,其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

即,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的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在沿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未形成为大致u字形,在侧视下,底壁3、接触部侧相对壁41以及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形。因而,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只由自底壁3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片形成。另外,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的板厚也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厚,以抑制强度的下降。

另外,在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导体压接部416形成为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在图28~图30中表示通过对导体压接部416的x方向的两侧实施倒角加工而使导体压接部416的宽度比棱线部415的宽度窄的结构。

这里,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进一步包括保护部7,在沿z方向(交叉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该保护部7配置于接触部侧相对壁41的周边。

在图28~图30中,在沿z方向(交叉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保护部7也配置于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周边。

具体而言,保护部7包括自底壁3的y方向的两端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的侧壁71。并且,在一对侧壁71、71分别连续设置有自上端朝向x方向的两侧延伸的臂部72。该臂部72形成为使x方向的两端位于比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靠x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在俯视下,该臂部72形成为使x方向的两端向y方向的内侧折曲而成的形状。

并且,在朝向y方向的内侧折曲的部分连续设置有自顶端朝向z方向的两侧延伸的纵壁73。该纵壁73配置于比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靠x方向的外侧的配置,在沿x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该纵壁73形成为大部分与接触部侧相对壁41和保持部侧相对壁51重叠。

另外,纵壁73形成为下端面与底壁3的反面32大致平齐,在将触头2载置于电路基板110之上时,下端面和反面32与电路基板110的正面接触。通过这样设置,能使纵壁73的下端面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110的安装部(接触部侧连接部)发挥功能。

并且,通过形成这样的纵壁73,在使用夹具120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等,夹具120与纵壁73接触,从而能够抑制接触部侧相对壁41、保持部侧相对壁51发生变形。

此外,在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纵壁73形成为以上端朝向x方向的内侧的方式折曲的形状,使向x方向的内侧折曲的部位作为用于使错位的夹具120向标准的位置返回的引导部73a发挥功能。

例如,如图30所示,在使用夹具120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即使夹具120在俯视下与触头2重叠,仅通过使夹具120向下方移动,就能使夹具120返回到标准的位置。

即,在使夹具120向下方移动而与引导部73a接触时,夹具120被引导部73a引导,并且使电线100返回到能向触头2插入的位置(标准的位置)。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图28~图30所示的触头2包括保护部7,在沿z方向(交叉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该保护部7配置于接触部侧相对壁41的周边。此外,在沿z方向(交叉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保护部7也配置于保持部侧相对壁51的周边。在这样设置时,能在使用夹具120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等,抑制夹具120等与接触部侧相对壁41、保持部侧相对壁51接触。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接触部侧相对壁41、保持部侧相对壁51发生变形。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31所示的形状。

在图31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该触头2包括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一端的压接部(接触部)4以及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于底壁3的x方向的另一端的压接部(接触部)4。即,在图31中表示包括两个压接部4但不包括包覆体保持部5的触头2。

在使用这样的触头2向触头2插入电线100时,电线100的导体102在两处部位压接于触头2。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像图31所示的触头2那样使导体102在电线100的多处部位压接于触头2时,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导体102与触头2的接触可靠性。

另外,触头2的形状也能设为图32所示的形状。

在图32中表示只包括1个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的压接部(接触部)4的触头2。并且,在图32所示的触头2的情况下,将以向x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于1个压接部4的下端的安装片414b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另外,安装片414b也可以向x方向的两侧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并且也可以将1个压接部4的下端直接安装(连接)于电路基板110。

使用这样的触头2,也能取得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触头2大致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设为只包括1个以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连续设置的压接部(接触部)4并且不包括包覆体保持部5的触头2时,能使向电路基板110的安装空间更小。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例如,触头2的形状能够设为将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的特征部分适当地组合后得到的形状。

另外,触头2与被连接构件110的连接可以在使电线100与触头2接触之前进行,也可以在使电线100与触头2接触后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将触头2面安装于被连接构件110的结构,但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触头2与被连接构件110的连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在接触部侧电线插入空间42的开口部42a侧设置棱线部415而剥下包覆体101的结构,但棱线部415的形状不限定于此,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能将沿电线100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刀片部设为棱线部415。在该情况下,优选利用刀片部(棱线部415)压接导体102。

另外,接触部的数量、形状以及配置方法等能够适当地设定。另外,包覆体保持部的数量、形状以及配置方法等也能适当地设定。

另外,也能适当地改变电线、被连接构件及其他细节部的规格(形状、大小以及布局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