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6825发布日期:2019-09-06 23:0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视角色偏,因此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现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邻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所述第一设定夹角大于零且小于九十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显示区。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至少一侧的弯折区,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弯折区:

在所述弯折区且沿所述第二区域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的邻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所述阵列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的垂直距离逐渐变大。

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邻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二设定夹角,所述第二设定夹角大于零且小于九十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邻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阵列基板的邻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与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夹角。

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覆盖所述驱动电路层的平坦化层;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衬底基板邻近所述驱动电路层的表面与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表面具有第三夹角;和/或,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平坦化层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的表面与邻近所述驱动电路层的表面具有第四夹角;

其中,所述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四夹角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反射层和透明导电层,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邻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反射层邻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具有第五夹角,所述第五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夹角。

可选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0nm;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90-110n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区域的第一电极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第一设定夹角大于零且小于九十度的显示面板,第一区域可以为整个显示区,当用户在特定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与用户观看显示面板的角度一致或接近,相当于用于以0视角或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当用户观看视角相对于特定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时,相当于相对于0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保证用户以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改善了显示面板的色偏,提升了显示面板在特定视角下的显示效果。同时,对于具有弯折区的显示面板,可以设置第一区域为弯折区,由于弯折区相对于平面区的出光方向具有一定的角度偏差,当以较大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弯折区与平面区存在色度差异;通过设置弯折区的第一电极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可以使得弯折区的出光方向与平面区一致,从而改善弯折区与平面区的色度差异,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3a4方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5为图3沿a3a4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6为图1沿a1a2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7为图1沿a1a2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色偏现象,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同颜色的光线随视角增大时亮度衰减速度不同。现有的视角色偏比较严重的显示面板包括以特定视角观看的显示面板,如车载显示屏,由于此类显示屏观看的起始视角较大,当用户视角有所偏移时会出现较大的色偏。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以及第二电极;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邻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所述第一设定夹角大于零且小于九十度。

其中,第一区域可以为整个显示区,也可以为显示区中色偏较为严重的特定区域,如弯折区等。当第一区域为色偏较为严重的特定区域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多个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预设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定视角即用户的视线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垂线之间的夹角。

具体的,当显示面板为特定视角下观看的显示面板时,第一区域可以为整个显示区。对于在特定视角下观看的显示面板,由于观看的起始视角较大,当用户视角有所偏移时会出现较大的色偏,通过将显示区的第一电极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设置为具有第一设定夹角,当用户在特定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与用户观看显示面板的角度一致或相近,相当于用于以0视角或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当用户观看视角相对于特定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时,相当于相对于0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保证用户以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改善了显示面板的色偏,提升了显示面板在特定视角下的显示效果。

此外,对于具有弯折区的显示面板,可以设置第一区域为弯折区,由于弯折区相对于平面区的出光方向具有一定的角度偏差,当以较大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弯折区与平面区存在色度差异。通过设置弯折区的第一电极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可以使得弯折区的出光方向与平面区一致或相近,从而改善弯折区与平面区的色度差异,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面图,参考图1和图2,显示面板19包括显示区11,显示区11包括阵列基板101,依次层叠设置于阵列基板101的表面的第一电极102,发光功能层103以及第二电极104;

第一区域12的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第一设定夹角大于零且小于九十度,第一区域12为显示区11。

具体的,对于在特定视角下观看的显示面板19,由于观看的起始视角较大,当用户视角有所偏移时会出现较大的色偏,通过将显示区11的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设置为具有第一设定夹角,当用户在特定视角观看显示面板19时,显示面板19的出光角度与用户观看显示面板19的角度一致或相近,相当于用于以0视角或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当用于观看视角相对于特定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时,相当于相对于0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保证用户以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改善了显示面板的色偏,提升了显示面板19在特定视角下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2,显示区11的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的第一设定夹角b可以根据用户观看的特定视角a确定,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第一设定夹角b的取值范围为(a-c)-(a+c),其中,a大于零且小于90度,c大于0。其中,c的数值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确定,示例性的可以设置0≤c≤5度等,只要保证第一设定夹角b的取值范围为(a-c)-(a+c)时,显示面板的色偏较小或无色偏即可。优选的c为零,此时,第一设定夹角b等于a,用户以特定视角a观看显示面板时,用户的视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相当于以零视角观看显示面板。

可选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a3a4方向的一种剖面图,参考图3和图4,显示区11包括第二区域14和位于第二区域14至少一侧的弯折区15,第一区域为弯折区15;

在弯折区15且沿第二区域14指向弯折区15的方向,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的垂直距离逐渐变大。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中所示,由于弯折区15出射光的角度与第二区域14出射光的角度不同,用户观看到的弯折区15内的显示内容与第二区域14存在色度差异,而通过将弯折区15内沿第二区域14指向弯折区15的方向(如对于处于第二区域14右侧的弯折区15,沿正x的方向),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的垂直距离逐渐变大,使得弯折区14出射光的角度与第二区域14出射光的角度一致或相近,从而使得用户在特定视角观看时,弯折区15与第二区域14的色度相差较小,提升了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区15的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的第一设定夹角可以根据弯折区15的弯折角度确定,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图5为图3沿a3a4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参考图3和图5,第二区域14的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二设定夹角,第二设定夹角大于零且小于九十度。

具体的,对于具有弯折区15的显示面板19,当显示面板19应用于特定视角的场景时,通过设置第二区域14内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二设定夹角,当用户在特定视角观看显示面板19时,第二区域14的出光角度与用户观看显示面板19的角度一致或相近,相当于用于以0视角或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当用于观看视角相对于特定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时,相当于相对于0视角具有一定的偏移,保证用户以较小的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改善色偏,同时可以保证弯折区15与第二区域14具有较小的色度差异,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9在特定视角下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考图2,第一区域12的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远离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夹角。

具体的,由于第一电极102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且不会对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层等结构产生影响,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远离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具有第一夹角,在改善显示面板19的色偏较小的同时,降低了制作工艺难度,且不会影响发光层等结构的性能,保证了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显示性能。

可选的,图6为图1沿a1a2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参考图6,第一区域12的阵列基板101邻近第一电极102的表面与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夹角。

具体的,阵列基板101中具有平坦化层以及绝缘层等膜层,该类膜层对显示面板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小,且在制作时较易实现厚度调节,通过设置阵列基板101邻近第一电极102的表面与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在保证显示面板19具有较小的色偏的同时,降低了制作工艺难度,且保证了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显示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单独调节第一电极102的厚度或单独调节阵列基板101的厚度实现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设定夹角,也可以采用第一电极102和阵列基板101同时调节的方式,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图7为图1沿a1a2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参考图7,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远离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具有第一夹角,且阵列基板101邻近第一电极102的表面与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之和即为第一设定夹角,第一设定夹角可通过调整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得到,从而使得第一设定夹角的调节具有更多的方式,以匹配更多的制备工艺。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阵列基板101包括衬底基板1011、设置于衬底基板1011表面的驱动电路层1012以及覆盖驱动电路层1012的平坦化层1013;

如图8中所示,第一区域的衬底基板1011邻近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与远离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具有第三夹角;和/或,如图9中所示,第一区域的平坦化层1013远离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与邻近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具有第四夹角;

其中,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第四夹角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

具体的,阵列基板101包括衬底1011、驱动电路层1012以及平坦化层1013,由于驱动电路层1012具有晶体管以及布线等结构,若制作为倾斜结构将会影响驱动电路层1012的驱动功能,而衬底基板1011起到支撑作用,平坦化层1013起到平坦化的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通过设置衬底基板1011为倾斜结构,即衬底基板1011邻近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与远离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具有第三夹角;和/或设置平坦化层1013为倾斜结构,即第一区域的平坦化层1013远离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与邻近驱动电路层1012的表面具有第四夹角,以使得阵列基板101邻近第一电极102的表面与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进而使得第一电极102邻近发光功能层103的表面与阵列基板101远离第一电极102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在保证显示面板19时色偏较小的同时,不会影响驱动电路的驱动性能,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显示性能。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第四夹角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使得可以通过单独调节衬底基板的厚度的方式(第三夹角等于第二夹角)或单独调节平坦化层的厚度的方式(第四夹角等于第二夹角)实现阵列基板邻近第一电极的表面与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也可以采用衬底基板和平坦化层共同调节的方式(第三夹角小于第二夹角,且第四夹角小于第二夹角,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的和为第二夹角)实现阵列基板邻近第一电极的表面与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二夹角,使得第二夹角的实现方式更为多样化,从而可以根据工艺要求等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降低了工艺难度。

可选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第一电极102包括反射层1021和透明导电层1022,反射层1021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022邻近阵列基板的一侧;

第一区域的反射层1021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远离发光功能层的表面具有第五夹角,第五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夹角。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9可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第一电极102可为阳极,反射层1021的材料可选择银,而透明导电层1022可采用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1022除具有导电作用外,还具有向发光功能层提供空穴的作用,若将透明导电层1022制作成倾斜结构,则会影响透明导电层1022为发光功能层提供空穴的功能,从而影响显示效果。而通过设置反射层1021为倾斜结构,即反射层1021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远离发光功能层的表面具有第五夹角,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同时,反射层1021的制备工艺可为sputter(溅射)工艺,可通过控制工艺使得膜层厚度呈梯度变化;也可通过蒸镀工艺制备梯度膜层(即控制蒸镀基板不旋转,通过调控坩埚与基板之间的距离,可调控梯度变化的膜层厚度,从而决定膜层倾斜的角度),制作工艺也较为简单,有利于节约成本。

此外,通过设置第五夹角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夹角,使得可通过单独调整第一电极的反射层的方式(第五夹角等于第一设定夹角)实现第一电极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也可以通过反射层与其他膜层共同调节的方式(第五夹角小于第一设定夹角)实现第一电极邻近发光功能层的表面与阵列基板远离第一电极的表面具有第一设定夹角,使得第一设定夹角的实现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以根据工艺要求等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降低了工艺难度。可选的,反射层102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0nm。

通过设置反射层102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0nm,可保证反射层1021对光线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0%,使得反射层1021将发光功能层出射的光更好地反射至第二电极,经第二电极出射,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率,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效果。

可选的,反射层1021的厚度范围为90-110nm,在保证反射层1021对光线具有较大的反射率,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出光率的同时,保证了显示面板具有较小的厚度,符合显示面板轻薄化的发展趋势。示例性的,反射层1021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00nm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9。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