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3998发布日期:2019-11-27 19:2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同轴线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领域中,用于与连接器连接的信号线和地线大多使用同轴线,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同轴线往往具有多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传输芯线、内绝缘层、屏蔽线层和外绝缘层。现有技术中,同轴线都是通过和壳体线槽两侧的限位筋过盈干涉来实现固定。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组装时同轴线表层容易出现变形破损,影响屏蔽效果;另外由于壳体模具成型需要脱模斜度,当需要在线槽内放置超过一根同轴线时,靠近底部的同轴线会因为干涉量过多装配困难或者严重变形破损,靠近开口位置的同轴线又会因为干涉量不足而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稳定的固定同轴线的同时,确保同轴线不会变形甚至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具有线槽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线槽内的同轴线和固定于所述线槽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容置部、以及与所述容置部连接的弹性导向部,所述弹性导向部围成与所述同轴线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尺寸。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线槽内设置限位装置,且该限位装置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容置部,使得同轴线能够收容于容置部内,又由于限位装置还包括与容置部连接的弹性导向部,弹性导向部围成与同轴线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且开口的尺寸小于同轴线容置空间的尺寸,使得同轴线能够经由弹性导向部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内,一方面弹性导向部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使同轴线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开口的尺寸小于容置空间的尺寸的弹性导向部会形成倒扣,在受到同轴线挤压(即同轴线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的过程)时会发生外张变形,避让同轴线,从而可以避免同轴线因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破损,在同轴线收容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后能够将同轴线限位卡紧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内,从而实现了在稳定的固定同轴线的同时,确保同轴线不会变形甚至损坏,避免了“通过限位筋的过盈干涉固定同轴线,组装时同轴线表层容易出现变形破损,影响屏蔽效果;靠近底部的同轴线会因为干涉量过多装配困难或者严重变形破损,靠近开口位置的同轴线又会因为干涉量不足而脱落”的情况的发生。

另外,所述容置部包括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形成所述容置部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弹性导向部连接。

另外,所述侧壁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壁的两侧。

另外,所述弹性导向部包括分别自两个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减小。

另外,所述弹性导向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侧壁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增大。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共同形成倒扣结构,在受到同轴线挤压(即同轴线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的过程)时会发生外张变形,避让同轴线,从而可以避免同轴线因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破损,在同轴线收容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后能够将同轴线限位卡紧于同轴线容置空间内。

另外,所述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同轴线线径。

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三弹性臂,所述第三弹性臂嵌入所述线槽的内侧壁。

另外,所述第三弹性臂为多个,每个所述侧壁沿所述底壁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三弹性臂。

另外,所述限位装置的材质为金属。通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限位装置,使得限位装置的结构强度变大,从而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

另外,还包括背胶,所述限位装置经由所述背胶与所述线槽固定。通过此种方式,使得限位装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于线槽内,避免了限位装置在连接器的运动过程中脱离线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100,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具有线槽10的壳体1和设置在线槽10内的同轴线2,还包括固定于线槽10内的限位装置3,限位装置3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310的容置部31、以及与容置部31连接的弹性导向部32,弹性导向部32围成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连通的开口320,且开口320的尺寸小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的尺寸。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线槽10内设置限位装置3,且该限位装置3包括具有同轴线容置空间310的容置部31,使得同轴线2能够收容于容置部31内,又由于限位装置3还包括与容置部31连接的弹性导向部32,弹性导向部32围成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连通的开口320,且开口320的尺寸小于容置空间310的尺寸,使得同轴线2能够经由弹性导向部32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内,一方面弹性导向部32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使同轴线2安装在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开口320尺寸小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尺寸的弹性导向部32会形成倒扣,在受到同轴线2挤压(即同轴线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的过程)时会相应外张变形,避让同轴线2,从而可以避免同轴线2因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破损,在同轴线2收容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后能够将同轴线2限位卡紧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内,从而实现了在稳定的固定同轴线2的同时,确保同轴线2不会变形甚至损坏,避免了“通过限位筋的过盈干涉固定同轴线,组装时同轴线表层容易出现变形破损,影响屏蔽效果;靠近底部的同轴线会因为干涉量过多装配困难或者严重变形破损,靠近开口位置的同轴线又会因为干涉量不足而脱落”的情况的发生。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100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方式中,容置部31包括底壁311以及与底壁311形成容置部31的侧壁312,侧壁312与弹性导向部32连接。具体的说,侧壁312在同轴线2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为大于两倍的同轴线2直径的长度,从而能够在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内同时放置多条同轴线2,可以理解的是,侧壁312在同轴线2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需要在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内同时放置三条同轴线,则侧壁312在同轴线2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为大于三倍的同轴线2直径的长度,本实施方式并不对侧壁312在同轴线2径向方向上的长度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侧壁312为两个,两个侧壁312设置在底壁311的两侧,与底壁311共同围设成同轴线容置空间310。

值得一提的是,弹性导向部32包括分别自两个侧壁312远离底壁311的一端朝远离底壁3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臂321,两个第一弹性臂321在远离底壁311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减小。弹性导向部32还包括自第一弹性臂321远离侧壁312的一端朝远离底壁311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弹性臂322,两个第二弹性臂322在远离底壁311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二弹性臂322在远离底壁311的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增大,直至两个第二弹性臂322远离第一弹性臂321的一端的间距大于同轴线2的直径,也就是说,开口320的口径大于同轴线2线径,从而使弹性导向部32具有导向作用的同时,便于同轴线2的安装。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弹性臂321与第二弹性臂322共同形成倒扣结构,在受到同轴线2挤压(即同轴线2进入同轴线容置空间310的过程)时会发生外张变形,避让同轴线2,从而可以避免同轴线2因受到过度挤压而变形破损,在同轴线2收容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后能够将同轴线2限位卡紧于同轴线容置空间310内。

优选的,如图2所示,限位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底壁311上的第三弹性臂33,第三弹性臂33嵌入线槽10的内侧壁101。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限位装置3能够稳定的固定于线槽10内,避免了限位装置3在连接器100的运动过程中脱离线槽10,从而提高了连接器100的稳定性。

更优的,第三弹性臂33为多个,每个侧壁312沿底壁31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弹性臂33。通过在每个侧壁312上均设有第三弹性臂,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10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3的材质为金属。通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限位装置3,使得限位装置3的结构强度变大,从而提高了连接器100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限位装置3经由背胶与线槽10固定。通过此种方式,使得限位装置3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于线槽10内,避免了限位装置3在连接器100的运动过程中脱离线槽10,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100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