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穿护套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531发布日期:2019-10-19 03:1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穿护套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穿护套铆接机。



背景技术:

由于端子大部分外露,且外露的部分均是由导电材料制成,故将端子压接至线材上时,需要通过绝缘护套套住端子外露部分,以避免短路、触电等情况发生,传统的加工工序是通过压端子机给线材压上端子,然后由人工套上护套,这样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目前市面上也有穿护套的设备,但是该设备占地面积大,且只能穿护套比端子大的护套,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穿护套铆接机,具备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线材的压端子和穿护套加工工序,节省了人工成本,且能穿护套比端子大的护套,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穿护套铆接机,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顶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PLC控制器和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且加工机构包括整直机构、送线机构、刀架机构、压端子机、左右平移机构、上护套机构、压护套机构和拉线机构。

优选的,所述整直机构包括整直器钣金架、设置在整直器钣金架上的第一整直轮安装板、第二整直轮安装板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所述第二整直轮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整直轮安装板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之间,且第一整直轮安装板、第二整直轮安装板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上均安装有若干个整直轮,若干个所述整直轮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整直轮安装板上的整直轮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整直轮安装板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板,所述出线孔板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处对应设置有缺线检测感应片,所述出线孔板背离第三整直轮安装板一侧设置有打结检测安装板,所述缺线打结检测安装板上安装有打结检测感应片。

优选的,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整直机构和刀架机构之间,所述送线机构包括进线角度主轴、设置在进线角度主轴底部的转动轮以及设置在进线角度主轴顶端的第一步进电机,所述转动轮通过连接皮带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送线钣金罩上的送线轴转动连接,所述送线轴与送线前壳上设置的送线滚轮连接,并在第一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带动送线滚轮转动,所述送线滚轮一侧设置有进线孔,另一侧设置有出线管,所述送线前壳与送线后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刀架机构包括刀架主体、切线电机和剥线夹电机,所述刀架主体上设置有上切线刀、上剥线刀、下切线刀和下剥线刀,所述下切线刀和下剥线刀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上切线刀和上剥线刀的位置相对应,且下切线刀和下剥线刀均由切线电机驱动,所述刀架主体一侧设置有剥线夹,所述剥线夹通过剥线夹连接杆与剥线夹电机连接,所述刀架主体底部位于所述切线电机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装置,且刀架主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储存润滑液的润滑槽。

优选的,所述左右平移机构包括滑轨、第一滑块、齿条导轨、平移夹和丝杆,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块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可沿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第一滑块与齿条导轨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导轨一端通过平移夹连接块与平移夹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单轴微调步进电机,所述单轴微调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背离单轴微调步进电机一端与第一滑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护套机构包括用于上护套的振动盘、与振动盘连接的直震料槽以及与直震料槽连接的产品定位装置,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滑轨安装板,所述滑轨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滑块气缸的驱动下可沿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滑轨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的开口端对位于平移夹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压护套机构包括一“匚”形的压护套支架、左定位条和右定位条,所述压护套支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推料气缸、上压紧气缸和右推料气缸,且压护套支架上位于所述上压紧气缸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护套的型槽,所述压护套支架内侧设置有左定位条气缸和右定位条气缸,所述左定位条气缸的输出端与左定位条连接,所述右定位条气缸的输出端与右定位条连接,所述左定位条和右定位条分别与型槽内的护套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线机构包括拉线立板和拉线气动手指,所述拉线立板一端设置有拉线伺服电机,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拉线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拉线皮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拉线皮带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拉线立板上设置的第三滑轨滑动接触连接,且第三滑块通过气动手指连接件与拉线气动手指连接,所述拉线立板上方设置有拉线外罩,且拉线立板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成品线材的收线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箱,在机箱上设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加工机构,且该加工机构上的整直机构、送线机构、刀架机构、压端子机、左右平移机构、上护套机构、压护套机构和拉线机构均设在工作台上,达到设备占地面积小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控制加工机构自动完成线材的压端子和穿护套加工工序,生产效率高,同时节省了人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护套机构、压护套机构和拉线机构,压护套机构将上护套机构上的护套由扁形压成近似圆形,拉线机构将上有端子的线材拉入圆形的护套内,实现自动穿护套,同时采用该上护套机构、压护套机构和拉线机构能穿护套比端子大的护套,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护套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直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送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刀架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左右平移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拉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机箱;2、工作台;3、PLC控制器;10、整直机构;11、整直器钣金架;12、第一整直轮安装板;13、第二整直轮安装板;14、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5、整直轮;16、缺线检测感应片;17、缺线打结检测安装板; 18、出线孔;19、出线孔板;110、打结检测感应片;20、送线机构;21、进线角度主轴;22、转动轮;23、第一步进电机;24、第二步进电机;25、连接皮带;26、送线钣金罩;27、送线轴;28、送线滚轮; 29、进线孔;210、出线管;211、送线后壳;212、送线前壳;30、刀架机构;31、刀架主体;32、上切线刀;33、上剥线刀;34、下切线刀;35、下剥线;36、切线电机;37、剥线夹;38、剥线夹连接杆;39、剥线夹电机;310、废料收集装置;311、润滑槽;40、压端子机;50、左右平移机构;51、滑轨;52、第一滑块;53、第一滑块驱动电机;54、齿条导轨;55、平移夹连接块;56、平移夹;57、单轴微调步进电机;58、丝杆;60、上护套机构;61、振动盘;62、直震料槽;63、产品定位装置;631、支撑架;632、滑轨安装板;633、第二滑轨;634、第二滑块;635、滑块气缸;636、气动手指;70、压护套机构;71、压护套支架;72、左推料气缸;73、上压紧气缸;74、右推料气缸;75、型槽;76、左定位条气缸;77、右定位条气缸;78、左定位条;79、右定位条;80、拉线机构;81、拉线立板;87、拉线气动手指;82、拉线伺服电机;83、从动轮;84、拉线皮带;85、第三滑块;86、第三滑轨;87、拉线气动手指;88、气动手指连接件;89、拉线外罩;810、收线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自动穿护套铆接机,包括机箱1以及设置在机箱1顶部的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PLC控制器3和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在PLC控制器3的控制下按加工流程进行全自动加工工作,且加工机构包括整直机构10、送线机构20、刀架机构30、压端子机40、左右平移机构50、上护套机构60、压护套机构70和拉线机构80。

图4中,整直机构10一端设置在工作台2上,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整直机构10包括整直器钣金架11、设置在整直器钣金架11上的第一整直轮安装板12、第二整直轮安装板13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4,所述第二整直轮安装板13位于所述第一整直轮安装板12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4之间,且第一整直轮安装板12、第二整直轮安装板13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4上均安装有若干个整直轮15,若干个所述整直轮15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整直轮安装板13上的整直轮15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4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板19,所述出线孔板19上开设有出线孔18,线材经出线孔18后依次经过第一整直轮安装板12、第二整直轮安装板13和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4上的整直轮15将弯曲的线材进行整直,所述出线孔18处对应设置有缺线检测感应片16,缺线检测感应片16用于检测是否有线材经过出线孔18,所述出线孔板19背离第三整直轮安装板14一侧设置有打结检测安装板17,所述缺线打结检测安装板17上安装有打结检测感应片110,打结检测感应片110对打结的线材进行感应,由人工处理,方便实用。

送线机构20位于所述整直机构10和刀架机构30之间,图5中,所述送线机构20包括进线角度主轴21、设置在进线角度主轴21底部的转动轮22以及设置在进线角度主轴21顶端的第一步进电机23,所述转动轮22通过连接皮带25与第二步进电机24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二步进电机24转动时带动转动轮转动,进一步带动进线角度主轴21转动,对进线角度主轴21的角度进行微调节,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3的输出端与送线钣金罩26上的送线轴27转动连接,所述送线轴27与送线前壳212上设置的送线滚轮28连接,并在第一步进电机23的驱动下带动送线滚轮28转动,所述送线滚轮28一侧设置有进线孔29,另一侧设置有出线管210,被加工线材经出线管210进入下一加工工序,所述送线前壳212与送线后壳211固定连接。

刀架机构30位于送线机构20的一侧,图6、图7中,所述刀架机构30包括刀架主体31、切线电机36和剥线夹电机39,所述刀架主体31上设置有上切线刀32、上剥线刀33、下切线刀34和下剥线刀35,所述下切线刀34和下剥线刀35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上切线刀32和上剥线刀33的位置相对应,且下切线刀34和下剥线刀35均由切线电机36驱动,所述刀架主体31一侧设置有剥线夹37,所述剥线夹37通过剥线夹连接杆38与剥线夹电机39连接,所述刀架主体31底部位于所述切线电机36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装置310,且刀架主体31顶部设置有用于储存润滑液的润滑槽311。

如图1和图2,压端子机40位于PLC控制器3一侧,本实施例中的压端子机40属于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1220016871.9/ CN201820186369.X等公开的中国专利都已对压端子机40的原理结构及原理进行阐述,因此,不在赘述。

左右平移机构50位于刀架机构30的一侧,并对刀架机构30上加工后的线材平移至下一工序,图8中,左右平移机构50包括滑轨51、第一滑块52、齿条导轨54、平移夹56和丝杆58,所述第一滑块52在第一滑块驱动电机53的驱动下可沿第一滑轨51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第一滑块52与齿条导轨54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导轨54一端通过平移夹连接块55与平移夹56连接,所述第一滑轨5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单轴微调步进电机57,所述单轴微调步进电机57的输出端与丝杆58连接,所述丝杆58背离单轴微调步进电机57一端与第一滑轨51连接。

图1中的上护套机构60包括用于上护套的振动盘61、与振动盘61连接的直震料槽62以及与直震料槽62连接的产品定位装置63,图9中,产品定位装置63包括支撑架631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架631上的滑轨安装板632,所述滑轨安装板632上安装有第二滑轨633,所述第二滑轨633上设置有第二滑块634,所述第二滑块634在滑块气缸635的驱动下可沿第二滑轨633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滑轨安装板632的一侧设置有气动手指636,所述气动手指636的开口端对位于平移夹56的正上方。

参阅图3,所述压护套机构70包括一“匚”形的压护套支架71、左定位条78和右定位条79,所述压护套支架7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推料气缸72、上压紧气缸73和右推料气缸74,且压护套支架71上位于所述上压紧气缸73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护套的型槽75,所述压护套支架71内侧设置有左定位条气缸76和右定位条气缸77,所述左定位条气缸76的输出端与左定位条78连接,所述右定位条气缸77的输出端与右定位条79连接,所述左定位条78和右定位条79分别与型槽75内的护套接触连接,工作时,左定位条气缸76和右定位条气缸77分别驱动左定位条78和右定位条79与扁形的护套接触,并限位,左推料气缸72和右推料气缸74同时驱动,对靠近线材一端的护套进行固定,上压紧气缸73下压,将扁形的护套压成近似圆形。

拉线机构80与整直机构10平行设置,参阅图10,拉线机构80包括拉线立板81和拉线气动手指87,所述拉线立板81一端设置有拉线伺服电机82,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83,所述拉线伺服电机82的输出端通过拉线皮带84与从动轮83连接,所述拉线皮带84上设有第三滑块85,所述第三滑块85与拉线立板81上设置的第三滑轨86滑动接触连接,且第三滑块85通过气动手指连接件88与拉线气动手指87连接,所述拉线立板81上方设置有拉线外罩89,且拉线立板81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成品线材的收线斗810。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线材通过整直机构10,整直机构10上的整直轮15将线材压直,然后经过送线机构20,送线机构20上的第一步进电机23驱动送线滚轮28转动,在送线滚轮28的作用下使得线材可以前进和后退,当线材进到刀架机构30时,刀架机构30上的下切线刀34在切线电机36的驱动下与上切线刀32配合将线材切断,线材切断的同时,送线机构20上第一步进电机23反转,使得线材后退,线材前端在上剥线刀33和下剥线刀35的作用下对线材进行前剥,然后送线机构20将剥皮后的线材移动到压端子机40进行压端子,使得剥皮一端的线材和端子压接在一起,然后送线机构20再次移动到到刀架机构30位置,此时送线机构20上的送线滚轮28根据所需要线材的长度往前送,当送到需要的长度后,刀架机构30上的剥线夹37夹住线材,刀架机构30上的上切线刀32和下切线刀34配合切断线材,并对切断的线材后端剥皮,当剥完皮后的线材经左右平移机构50上的平移夹56夹住线材,并在第一滑块驱动电机53的驱动下将线材移动至压护套机构70位置,同时,震动盘61内的护套通过直震料槽在震动的作用下把护套震到产品定位装置63中,产品定位装置63上的气动手指636夹紧护套,并在滑块气缸635的驱动下将护套移动至压护套机构70,压护套机构70上的左推料气缸72、上压紧气缸73、右推料气缸74、左定位条气缸76和右定位条气缸77的协同作用下将扁形的护套压成成类似圆形,然后左右平移机构50上的平移夹56夹住线材并穿过圆形的护套,此时拉线机构80上的拉线气动手指87拉住线材,并在拉线伺服电机82的驱动下穿紧护套,最后拉线气动手指87将成品放置在收线斗810内由人工收取,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备设备占地面积小,能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线材的压端子和穿护套加工工序,节省了人工成本,且能穿护套比端子大的护套,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