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3087发布日期:2020-09-04 13:1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屏蔽片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2013年08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第cn104718666b号,其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固持在壳体中的若干端子组,每个所述端子组包括信号端子、屏蔽信号端子的屏蔽片,但各屏蔽片之间没有相互电性连接在一起,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串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制程单并且屏蔽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固持在壳体中的若干端子组,每个所述端子组包括信号端子、屏蔽信号端子的第一屏蔽片及屏蔽信号端子的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至少在一个面上屏蔽所述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屏蔽片至少在另一面上屏蔽所述信号端子,每个所述端子组的所述第一屏蔽片与第二屏蔽片之间电性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所述第一屏蔽片与相邻端子组的所述第二屏蔽片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通过将第一屏蔽片和第二屏蔽片之间电性连接,并且相邻端子组的所述第一屏蔽片和所述第二屏蔽片之间电性连接,形成一个大的接地回路,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回路中的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端子模组的部分分解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端子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端子模组的另一方向的分解图。

图10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沿c-c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绝缘壳体1

端子模组2信号端子21

第一屏蔽片30第二屏蔽片50

底壁11侧壁12

收容空间13凹槽120

通槽110差分信号端子对22

接触部25安装部26

主体部27接触脚261

主壁31侧壁32

主壁51侧壁52

延伸臂521固定件60

安装槽615固持部61

延伸部63安装块611

凸块613第一侧201

第二侧202端子组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于安装在电路板(未示出)上并且可与对接连接器(未示出)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壳体1及固持在绝缘壳体1上的多个以列的形式设置的端子模组2,每个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若干以行的形式设置的端子组20,每个所述端子组20包括信号端子21、屏蔽所述信号端子21的第一屏蔽片30及与第一屏蔽片30相配合屏蔽所述信号端子21的第二屏蔽片5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中将电连接器100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一侧定义为安装侧或下侧3,与安装侧相反的一侧定义为配合侧或上侧4。

所述绝缘壳体1包括底壁11及从底壁11向上延伸的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与一对侧壁12形成收容空间13。所述绝缘壳体1的两侧壁12上分别设有凹槽120,所述凹槽120用于导引所述端子模组2与绝缘壳体1相配合。所述底壁11上设有若干贯穿底壁11的通槽110。

每个端子组20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1,所述信号端子21以差分信号端子对22的形式设置,用于传输一对差分信号,所述信号端子21包括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触部25、用以安装到电路板的安装部26及连接所述接触部25与所述安装部26的主体部27。所述安装部26设有鱼眼形式的接触脚261,且接触脚261延伸出第一绝缘壳体1的底壁11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屏蔽片30包括主壁31及从主壁31的两端沿同一侧分别延伸出的一对侧壁32,所述主壁31和一对所述侧壁32共同围设成u形屏蔽空间,所述第一屏蔽片30包括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安装脚321。所述安装脚321包括两个,分别从两个对应的侧壁32延伸出。所述第二屏蔽片50包括主壁51及从主壁51的两端沿同一侧延伸出的一对侧壁52,所述主壁51和一对所述侧壁52共同围设成u形屏蔽空间。同一个端子组20的所述第一屏蔽片30沿u形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屏蔽片50的u形开口的一侧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从周向上完全包围一个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2。所述第一屏蔽片30的两侧壁32的内侧与第二屏蔽片50的两侧壁52的外侧相互接触配合并且电性连接。每个所述端子组20的所述第二屏蔽片50侧壁52上设有延伸臂521,所述延伸臂521从所述侧壁52的下侧沿伸出并与相邻的端子组20的第一屏蔽片30的相邻的侧壁52的外侧相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延伸臂521可以是与第二屏蔽片50的一体冲压后再弯折而成。当然所述延伸臂521也可以和第二屏蔽片50不是一体冲压而成,而是单独焊接在第二屏蔽片50上。

所述端子模组2进一步包括固定件60,同一端子模组2中的所有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2依次横向排列,各所述第一屏蔽片30也依次横向设置并屏蔽对应的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2,所有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2和所有所述第一屏蔽片30一体成型于所述固定件60。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在列向方向上的第一侧201及第二侧202。每个所述固定件60包块安装在绝缘壳体1上的固持部61及从固持部61上侧延伸进入收容空间13的多个延伸部63,所述固持部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块611,所述安装块611沿所述凹槽120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1的底壁上的通槽110中,每个所述安装块611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块613,所述定位凸块613用来限定固定件60在绝缘壳体1上安装到位。每个所述延伸部63分别固持所述一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2。每个所述信号端子21的主体部完全成型包覆在所述固定件60的所述固持部61中,所述接触部25的一个宽边及两个窄边成型包覆在所述固定件60的延伸部63中,另一个宽边从所述第一侧201暴露。每个所述第一屏蔽片30的部分主壁31完全成型包覆在所述固定件60中,部分从固定件60的上侧延伸出固定件60。每个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22两侧的固定件上都设有安装槽615,所述第一屏蔽片30的所述两侧壁32的外侧成型在所述固定件60中,内侧从相应的所述安装槽615暴露。所述第二屏蔽片50的两个侧壁52分别收容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615中,并且所述第二屏蔽片50的两个侧壁52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屏蔽片30的对应的侧壁52的内侧接触配合并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四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2及屏蔽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2的四个第一屏蔽片30和四个第二屏蔽片50,固定件60将四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2和对应的四个第一屏蔽片30固定成一个整体,再组装到绝缘壳体1上,所述第二屏蔽片50从下侧向上侧组装固定在固定件60中。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中,每个所述端子模组2的每个端子组20的第一屏蔽片30和第二屏蔽片50相互配合从周向上完全包围一对所述信号端子21,并且第二屏蔽片50上设置有与相邻端子组20的第一屏蔽片30相连接的延伸臂521,依次连接起回路中的其他第一屏蔽片30和第二屏蔽片50,形成更大的接在回路,从而解决电路中的串扰问题,同时组装电连接器100时先将通过成型工艺将同一行中的所有信号端子21和第所有第一屏蔽片30固定成一个整体,再组装固定在绝缘壳体1上的底壁11中,然后再组装第二屏蔽片50。模具数量少,组件量少,组装起来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