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4557发布日期:2020-12-25 11:5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和信息技术设备。



背景技术:

存储阵列、刀片服务器等设备的控制器与背板采用高速连接器互联,控制器支持在线更换;业务应用要求输入输出带宽不断增加,控制器与背板互联的信号越来越多,连接器数量增加形成高速信号连接器墙平面。现有技术中,在控制器热插入时,为了避免插拔打火,通常要求地线使用长针先接触;然后真电源、高速信号等使用次长针接通上电;在位信号选择最短的针最后接通,通知系统控制器已插稳,系统可以正常开工。控制器热拔出时,在位信号先断开,控制器的在位信号管脚电平变高;系统得知控制器被拔出,可以快速切换输入输出,避免复位或宕机。

然而随着电信号速率提升,为了支持更高的信号速率和更好的屏蔽效果,高速信号连接器的管脚针只有长和短两种,且长针全部连通只能定义为地;在位信号和其他信号只能使用等长的短针,无法满足在位信号选择最短针的诉求。

针对现有技术中高速信号连接器管脚长度种类少导致在位信号受热插拔影响可靠性、稳定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和信息技术设备,能够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保证全部引脚接触良好后才发出在位信号,降低硬件设备设计和加工难度,兼容通用高速信号连接器,提升在位信号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器平面;

第二连接器平面;

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第一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第四引脚接地;

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

飞线,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和第二引脚阵列中的所有引脚均具有第一长度、或小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具有第一长度的所有引脚均相互连通并接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均具有第二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或第一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或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配置为向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发出在位信号;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配置为响应于在位信号为稳定的低电平而确认连接设备在位。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器平面;

第二连接器平面;

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第一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三个角落位置,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

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三个角落位置,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六引脚与第五引脚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六引脚接地;

飞线,分别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以及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和第二引脚阵列中的所有引脚均具有第一长度、或小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具有第一长度的所有引脚均相互连通并接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均具有第二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或第一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或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配置为向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发出在位信号;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配置为响应于在位信号为稳定的低电平而确认连接设备在位。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技术设备,包括:

存储阵列或服务器设备的背板;

具有设备控制器的连接设备;

上述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用于将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连接到背板,并响应于设备控制器和背板之间的多个引脚均连接良好而发出在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配置为向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发出在位信号;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配置为响应于在位信号为稳定的低电平而确认连接设备在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和信息技术设备,通过使用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第一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第四引脚接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飞线,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保证全部引脚接触良好后才发出在位信号,降低硬件设备设计和加工难度,兼容通用高速信号连接器,提升在位信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保证全部引脚接触良好后才发出在位信号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连接器平面;

第二连接器平面;

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第一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第四引脚接地;

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

飞线,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和第二引脚阵列中的所有引脚均具有第一长度、或小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具有第一长度的所有引脚均相互连通并接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均具有第二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或第一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或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配置为向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发出在位信号;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配置为响应于在位信号为稳定的低电平而确认连接设备在位。

下面根据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的实施例是在位信号对角线环回设计。选择连接器对角线的pin(引脚)针作为在位信号(例如:控制器信号连接器平面墙对角线的①和④,背板信号连接器平面墙对角线的②和③)。控制器的①pin针设计为在位信号,vcc上拉为高电平;④pin针与gnd(地)连通,为低电平;背板的②和③pin针连通,且为无电平状态。

控制器插入背板后,控制器的①与背板的②接通,控制器的④与背板的③接通,背板的②和③pin针连通;因此控制器的①与④信号连通,①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控制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检测①的电平信号变化,向系统上报,控制器已插入背板。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通过使用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第一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第四引脚接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对角线两端,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飞线,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保证全部引脚接触良好后才发出在位信号,降低硬件设备设计和加工难度,兼容通用高速信号连接器,提升在位信号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连接器平面;

第二连接器平面;

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第一引脚阵列中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三个角落位置,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

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中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三个角落位置,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六引脚与第五引脚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六引脚接地;

飞线,分别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以及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和第二引脚阵列中的所有引脚均具有第一长度、或小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具有第一长度的所有引脚均相互连通并接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均具有第二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或第一引脚阵列为公头连接器引脚阵列并且第二引脚阵列为母头连接器引脚阵列;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或第一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并且第二连接器平面连接到背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配置为向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发出在位信号;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配置为响应于在位信号为稳定的低电平而确认连接设备在位。

下面根据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一实施例的对角线的在位信号可以确保对角线内的各pin针可靠接触。但如果控制器倾斜一定角度,远离图2的对角线的区域a或b出现部分信号连接不稳,接触不到位,导致信号时有时无,可能会出现系统运行故障。相对于上一实施例的对角线的在位信号设计,图3示出的在位信号平面型环回设计选择3点成面,可以保证信号连接器平面墙所有pin针插入到位,接触良好后,在位信号才会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控制器信号连接器平面墙3个边角的①、④、⑤选为在位信号环路的pin针(①pin针设计为在位信号,vcc上拉为高电平;④和⑤在控制器直连),背板信号连接器平面墙选择了3个边角的②、③、⑥(②和③在背板直连,⑥pin针与gnd连通,为低电平)。

控制器插入背板后,控制器的①与背板的②接通,背板②和③直连,背板的③与控制器的④接通,控制器④和⑤直连,控制器的⑤与背板的⑥接通;这样①②③④⑤⑥全部连通,控制器①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控制器cpld检测①的信号电平变化,向系统上报,控制器已插入背板。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通过使用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平面上的第一引脚阵列,其中第一引脚阵列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第一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引脚阵列的三个角落位置,并且第一引脚连接到正电源;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平面上并与第一引脚阵列对应的第二引脚阵列,第二引脚阵列中包括配置为确定传输在位信号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二引脚阵列的三个角落位置,并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位置相对应,第六引脚与第五引脚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六引脚接地;飞线,分别在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以及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之间建立连接,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短路以形成传输在位信号的通道;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到第一引脚以采集第一引脚的电平作为在位信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保证全部引脚接触良好后才发出在位信号,降低硬件设备设计和加工难度,兼容通用高速信号连接器,提升在位信号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信息技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技术设备包括:

存储阵列或服务器设备的背板;

具有设备控制器的连接设备;

上述的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用于将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连接到背板,并响应于设备控制器和背板之间的多个引脚均连接良好而发出在位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配置为向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发出在位信号;设备控制器和/或背板配置为响应于在位信号为稳定的低电平而确认连接设备在位。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组件,用于将连接设备的设备控制器连接到背板,并响应于设备控制器和背板之间的多个引脚均连接良好而发出在位信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高速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保证全部引脚接触良好后才发出在位信号,降低硬件设备设计和加工难度,兼容通用高速信号连接器,提升在位信号的可靠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信息技术设备的实施例采用了所述总成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各模块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将这些模块应用到所述总成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然,由于所述总成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所述信息技术设备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