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6297发布日期:2020-09-11 22:2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富液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为改善电解液分层采用电解液分层改善装置,用于混合蓄电池上部和下部电解液的密度。分层改善器在电池大盖热封之前添加,由于大盖热封前,极群组已完成入槽及对焊,极群组中隔板袋与槽壁之间空隙太小,导致分层器改善装置在刚入槽时,隔板包封封合顶部直角处会阻碍分层改善器装置入槽,造成隔板受外力摩擦刺破、封合部位开口,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避免了再装分层改善器装置时隔板受外力摩擦刺破、封合部位开口,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包括手柄部分、连接在手柄部分一端部用于防止分层改善器入槽损坏隔板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的插入部分,使用时插入部分竖直插入于电池槽体与极群组的隔板之间,手柄部分向电池槽内侧弯曲与插入部分呈一定角度,手柄部分与插入部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0-160°,插入部分宽度与分层改善器宽度相同,插入部分长度大于分层改善器尾部的下底壁下端到出液口上端之间的距离,手柄部分宽度与电池槽体单格长度匹配,手柄部分、插入部分厚度均为1-5mm。

所述插入部分长度为10-30mm。

所述手柄部分长度为10-20cm。

所述手柄部分与插入部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20-150°。

所述手柄部分、插入部分材质为与电池槽相同的塑料材质。

分层改善器包括用于接液的头部和用于导流的尾部,头部为敞口凹槽,敞口凹槽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下部连接尾部一侧设头部的出液口,出液口与尾部连通;尾部的下底壁向电池槽一侧倾斜并与竖直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下底壁上设多个电解液出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实现分层改善器装置入槽,且保证入槽过程中隔板不收外力损伤,解决了现有铅酸蓄电池分层改善器装置插入过程中损伤蓄电池隔板的问题,避免了隔板受外力摩擦刺破、封合部位开口,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分层改善器装置入槽时状态图;

图中:1、插入部分;2、手柄部分;3、极群组;4、头部;5、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本入槽辅助工装设计包括手柄部分2与插入部分1,手柄部分2用于提供给操作人员手持部位,插入部分1使用时插入电池槽体与极群组的隔板之间,用于防止分层改善器入槽损坏隔板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插入部分1宽度与分层改善器宽度相同,插入部分1长度大于分层改善器尾部5的下底壁下端到出液口上端之间的距离,插入部分1长度设为10-30mm,确保分层改善器装置5部位的出液孔与隔板之间不干涉,同时插入防止长度过长容易在取出插入部分时与隔板之间产生摩擦,且容易与分层改善器用于接液的头部4干涉,不便于工装取出等问题;手柄部分2宽度与电池槽体单格长度匹配,长度设定在10-20cm可保证插入部分1插入后,手柄部分2能够将蓄电池单格在长度方向上整体覆盖,避免因铁屑、铅屑等杂质进入蓄电池单格,造成电池短路,手柄部分2宽度与电池槽体单格长度匹配,手柄部分2、插入部分1厚度均为1-5mm;手柄部分2向电池槽内侧弯曲与插入部分1呈一定角度,手柄部分2与插入部分1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0-160°,进一步手柄部分2与插入部分1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20-150°。

图2中,将分层改善器插入单格电池槽体,在插入过程中先将辅助入槽工装插入部分1贴着单格蓄电池槽壁插入,操作人员用手扶着手柄部分2,使插入部分1竖直插入于电池槽体与极群组的隔板之间,然后将分层器装置的尾部5贴着蓄电池槽壁插入,待分层改善器的尾部5倾斜的下端壁完全插入后,取出辅助工装,完成分层改善器贴着槽壁入槽;分层改善器包括用于接液的头部4和用于导流的尾部5,头部4为敞口凹槽,敞口凹槽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下部连接尾部一侧设头部4的出液口,出液口与尾部5连通;尾部5的下底壁向电池槽一侧倾斜并与竖直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下底壁上设多个电解液出液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分(2)、连接在手柄部分(2)一端部用于防止分层改善器入槽损坏隔板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的插入部分(1),使用时插入部分(1)竖直插入于电池槽体与极群组的隔板之间,手柄部分(2)向电池槽内侧弯曲与插入部分(1)呈一定角度,手柄部分(2)与插入部分(1)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0-160°,插入部分(1)宽度与分层改善器宽度相同,插入部分(1)长度大于分层改善器尾部(5)的下底壁下端到出液口上端之间的距离,手柄部分(2)宽度与电池槽体单格长度匹配,手柄部分(2)、插入部分(1)厚度均为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分(1)长度为1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分(2)长度为1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分(2)与插入部分(1)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2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分(2)、插入部分(1)材质为与电池槽相同的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分层改善器包括用于接液的头部(4)和用于导流的尾部(5),头部(4)为敞口凹槽,敞口凹槽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下部连接尾部一侧设头部(4)的出液口,出液口与尾部(5)连通;尾部(5)的下底壁向电池槽一侧倾斜并与竖直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下底壁上设多个电解液出液口。


技术总结
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入槽辅助工装,包括手柄部分、连接在手柄部分一端部用于防止分层改善器入槽损坏隔板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报废的插入部分,使用时插入部分竖直插入于电池槽体与极群组的隔板之间,手柄部分向电池槽内侧弯曲与插入部分呈一定角度,手柄部分与插入部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0‑160°,插入部分宽度与分层改善器宽度相同,插入部分长度大于分层改善器尾部的下底壁下端到出液口上端之间的距离,手柄部分宽度与电池槽体单格长度匹配,手柄部分、插入部分厚度均为1‑5mm,确保入槽过程中隔板不受外力损伤、破损。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鲁松;孟刚;徐建刚;夏诗忠;刘长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