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4956发布日期:2021-07-27 15: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锰基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组成通式为:(1-q)li1+xmn2-x-ymyo4·qli1+zmn2-z-a-b-cniacobalco4-d/2fd;

其中:m为掺杂元素,0≤x≤0.1,0.001≤y≤0.1,0≤z≤0.25,0.001≤a≤0.1,0.001≤b≤0.1,0.001≤c≤0.1,0<d≤0.25,0.001≤q≤0.2。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锂源的一部分、镍源、钴源、铝源、锰源的一部分、氟源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

混合物料经过分解、氧化、熔融、结晶合成、降温、破碎过程,得到li1+zmn2-z-a-b-cniacobalco4-d/2fd;

将li1+zmn2-z-a-b-cniacobalco4-d/2fd、分散剂和水,进行混合、破碎;

加入余量的锂源、余量的锰源和m源,进行混合;

所得物经过分解、氧化、熔融、结晶合成、降温、破碎过程,即得复合锰基正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物料经过分解、氧化、熔融、结晶合成过程,具体为:将混合物料置于富氧气氛条件下,以300~650℃温度分解、氧化、熔融3~6小时;升温至660~850℃,结晶合成3~20小时;

所述的所得物经过分解、氧化、熔融、结晶合成过程,具体为:将所得物置于富氧气氛条件下,以300~650℃温度分解、氧化、熔融3~6小时;升温至660~850℃,结晶合成5~20小时,降温至400~650℃,对晶体修复性焙烧3~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为li2co3、lioh、lioh·h2o、li3po4、lif、li3n、硼氢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源为含mn元素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碳酸盐、硝酸盐、草酸盐、乙酸盐、氨配位化合物、羰基配位化合物和emd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源为ti、mg、ca、ta、v、sr、cs、in、zn、nb、y、mo、rb、zr、si、cr、b、sb、bi、ga、sn、w、ge、la元素的氢氧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乙酸盐、草酸盐、硝酸盐、氨配位化合物、羰基配位化合物、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是含有以上几种元素的复合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源为含ni元素的氢氧化物、碳酸盐、氧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磷酸盐、乙酸盐、草酸盐、氨配位化合物、羰基配位化合物、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或所述的镍源是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linio2;lini1-xcoxo2,0≤x<1.0;lini1-x-ycoxalyo2,x+y<1.0;lini1-x-ycoxmnyo2,x+y<1.0;linixmn2-xo4,0<x≤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源为含co元素的氢氧化物、碳酸盐、氧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磷酸盐、乙酸盐、草酸盐、氨配位化合物、羰基配位化合物、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或所述的钴源是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licoo2;lini1-xcoxo2,0<x≤1.0;lico1-x-ynixalyo2,x+y<1.0;lico1-x-ynixmnyo2,x+y<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源为含al元素的氢氧化物、氧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磷酸盐、偏磷酸盐、硝酸盐、乙酸盐、草酸盐、氨配位化合物、羰基配位化合物、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或所述的铝源是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lialo2;lico1-x-ynixalyo2,x+y≤1.0;lialf4;al(h2po4)3;li3alf6;alooh·nh2o。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源为lif、alf3、mnf2、cof2、nif2、lialf4、li3alf6、sif4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组成通式为:(1‑q)Li1+xMn2‑x‑yMyO4·qLi1+zMn2‑z‑a‑b‑cNiaCobAlcO4‑d/2Fd;其中:M为掺杂元素。本发明通过掺杂改性和在表面形成混合晶体,改善和稳定了LiMn2O4结构,提高了复合锰基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安全性、充放电效率、倍率放电性能、常温循环寿命、高温下的贮存和循环性能,使用寿命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材料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高端清洁储能电池等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锂桥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