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8680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属于一种生产磁性器件的设备。
生产铁氧体磁瓦,多采用便于施工的干法生产,但采用这种方法,在用磁粉压制成型烧结成磁瓦后,压制方向的磁性,往往大于磁瓦径向的磁性,这对于那些要求垂直于压制方向磁性能高的磁瓦,十分不利。
为提高磁瓦的垂直于压制方向的磁性,有的在模具两侧采取安放充磁线包的办法,使磁瓦成型空间,产生径向磁场,这种磁场,因结构复杂,需维修养护,成本高,有的还必须采用一种比普通磁粉价格高出30%的高性能磁粉来生产,所以十分不便,一直是一个生产磁瓦中的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并可确实达到提高磁瓦径向磁性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由上冲头、下冲头和模具套所构成,两冲头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造,在约呈圆柱形的模具套内,设有形状与磁瓦相同而上下贯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下两冲头相卡合,两冲头间的凹槽,形成阴模,在模具套外侧,按要求极性吸附有永磁体,使成型空间产生径向磁场;使用时,将磁粉装入阴模内,冲压后,制成瓦胚,即可加工制成径向磁通密度显著提高的磁瓦。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生产出垂直于压制方向磁性能高的磁瓦因不需采用充磁线包等形成型腔的径向磁场,而采用永磁体代替,从而减少了一系列维修保养线包的工作;而试验表明,采用本装置生产的磁瓦,因磁场强度适宜,其磁通增加百分率可达23~35%,使产品内表面磁通密度提高0.0160~0.0250T,磁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满足了高性能磁瓦的要求。
2、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因模具外磁场性能稳定,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减少了采用线包产生磁场时所需的维修保养费用,同时,因可采用普通磁粉作为原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新型纵剖面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面及永磁体布置示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见图1、2,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由下冲头1、上冲头2和模具套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冲头1、上冲头2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造,模具套3约呈一圆柱体,在模具套3内部设有截面与磁瓦形状相同并上下贯通的凹槽,模具套3以凹槽卡合于上下两冲头之间,在上下两冲头间的凹槽,形成阴模,在模具套3外侧,与型腔相对应,按要求极性,吸附有永磁体4。
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冲头使用的不导磁材料可为高锰钢、防磁钢或不锈钢,而模具套3可采用导磁材料或不导磁材料,如高碳钢即可。压型前将永磁体4,按要求性吸附在模具套3外侧后,使阴模中产生平均磁场强度为4~20KA/m(50~250 Oe),在阴模内装入磁粉后,在径向磁场的作用下,磁粉即部分取向,上冲头2向下压制,即可完成成型工序。
采用本装置生产外半径11.8mm,内半径7.5mm,瓦长12mm,弓高为8.8mm,中心角为128°的磁瓦,以聚乙烯醇和樟脑的混合物为磁粉的粘结剂,测得成型磁瓦的磁性能如下表
权利要求1.一种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由下冲头(1)上冲头(2)和模具套(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冲头(1)、上冲头(2)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造,模具套(3)约呈一圆柱体,在模具套(3)内部设有截面与磁瓦形状相同并上下贯通的凹槽,模具套(3)以凹槽卡合于上下两冲头之间,在上下两冲头间的凹槽,形成阴模,在模具套(3)外侧,与型腔相对应,按要求极性,吸附有永磁体(4)。
专利摘要一种提高干法生产各向同性铁氧体磁瓦磁性能的装置,由上冲头、下冲头和模具套所构成,两冲头均采用不导磁材料制造,在约呈圆柱形的模具套内,设有形状与磁瓦相同而上下贯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下两冲头相卡合,两冲头间的凹槽,形成阴模,在模具套外侧,按要求极性吸附有永磁体,使成型空间产生径向磁场;使用时,将磁粉装入阴模内,冲压后,制成瓦胚,即可加工制成径向磁通密度显示提高的磁瓦。
文档编号H01F41/00GK2307344SQ97250588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8日
发明者林毅, 王晶珠, 左珑, 孙岩, 王益海, 赵琳萍 申请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磁性材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