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420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在第一连接器上形成有第一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上形成有第二金属外壳,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彼此相配接时,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彼此相互接触。
图4中示出了这类现有技术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一个实例(见JP-A-9-266031)。
这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二连接器120。其中,第一连接器110具有含多个第一接触件112的绝缘的第一罩体111和用于遮盖接触件112的第一金属外壳113,第二连接器120具有含多个第二接触件的一绝缘的第二罩体121和用于遮盖第二罩体121的配接部分122的第二金属外壳124。第二连接器120与第一连接器110配接在一起。
当第一连接器110与第二连接器120配接到一起时,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113和124相互接触。第一金属外壳113上有朝着第一接触件112向内突出的接触突起且该接触突起114与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外周相接触。而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罩体121上位于同接触突起114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凹入部125,这样,当接触突起114与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外周相接触时,第二金属外壳124在凹入部125中向内变形。
遗憾的是,现有技术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00的缺点在于,当第一金属外壳113的接触突起114因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10和120的相互配接而与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外周相接触时,接触突起114的侧壁紧靠第二金属外壳124的前边缘,这样,接触突起114就无法顺利地同第二金属外壳124相接触。
还有,现有技术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00的另一缺点在于,污物,例如碎屑,会进入到第二金属外壳124与第二罩体121的凹入部125之间的空间中,这样,第二金属壳体124就无法在凹入部125中向内变形并且因此第一金属壳体113和第二金属壳体124无法顺利地相互接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能顺利和可靠地相互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具有含多个第一接触件的绝缘的第一罩体和用于遮住至少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的第一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具有含多个第二接触件的绝缘的第二罩体和用于至少盖住第二罩体的配接部分的第二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相配接。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第一金属外壳与第二金属外壳相互接触。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特征在于以下方面第一金属外壳上设有弹性接触片,用于盖住第一罩体的配接表面的一部分并弯向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内部,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接触突起,用于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触时,以弹性接触片实现相互接触。
最好是,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所述弹性接触片与接触凸起的肩部相接合,从而锁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金属外壳上带有弹性接触片,用于覆盖第一罩体的配接表面的一部分并朝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的内侧弯曲;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外壳上带有朝外侧突出的接触突出,用于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同弹性接触片相接触。因此,第一金属外壳与第二金属外壳可以顺利和可靠地相互接触。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触时,弹性接触片与接触突起的台肩部相接合从而锁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因此,弹性片和接触突起具有接触功能和锁定功能,从而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合时,能产生“喀哒”一下的感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构成本发明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其中,图1A是透视图,而图1B为前视图;图2是构成本发明屏蔽式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其中,图2A是透视图,而图2B为前视图;图3示出第一连接器和与其配接的第二连接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4示出现有技术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其中图4A是第一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而图4B是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C是未配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剖面图。
在图1,2和3中,屏蔽式连接器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与第一连接器10相配接的第二连接器40。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40相互配接时,在第一连接器10上设置的第一金属外壳30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器40上的第二金属外壳60彼此相互接触。
第一连接器10包括绝缘罩体11,其上带有用于和第二连接器40配接的配接部分12;多个薄片形的第一接触片20排成行设在第一罩体11的平台部分14的两侧;和第一金属外壳30,用于遮盖第一罩体11的配接部分12的周边,如图1所示。
第一罩体11的配接部分12由大致为一长方体构成,具有一个用来接收第二连接器40的配接部分42的配接部接收凹槽13。配接部分12的纵向两端部带有表面安装部1 5用以安装到电路板(未示出)上。所述配接部接收凹槽13在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部位置形成有含多个第一接触件20的凸出的平台部分14。配接部接收凹槽13的4个角中的二个角形成有倾斜表面18,以便防止在与第二连接器40配接时方向被插反。每个表面安装部分15上有一通孔17,安装到电路板的连接螺钉被插入到该孔中。当第一罩体11的表面安装部15与电路板安装在一起时,第一罩体11的配接表面16相对于电路板成一直角。但是,当表面安装部分15安装到电路板上时,配接表面16可与电路板成水平。
多个设置在第一罩体11上的第一接触件20从与第一罩体11中的配接部分12的配接表面16相对的后表面上突出出来,并被向下弯曲以表面安装在线路板上。
用于覆盖第一罩体11的配接部分12的第一金属外壳30由一金属片冲压而成。该金属外壳30包括用于覆盖第一罩体11的配接部分12的顶壁的上平板部分31、用于覆盖配接部分12的二侧壁的侧平板部分32、用于覆盖配接部分12底壁的下平板部分33、以及用于覆盖配接部分12的配接表面16的配接板部分35。各侧平板部分32形成有弹性片36,其沿第一罩体11的表面安装部15的上表面延伸并沿表面安装部15上的通孔17的一侧延伸。所述弹性片36自侧平板部分32被整体弯曲。当第一连接器10安装到线路板上时,各弹性片36与位于线路板上的地线相接触。第一金属外壳30的上平板部分31与下平板部分33具有多个弹性接触片37,用于覆盖住第一罩体11的配接表面16的一部分,并向配接部分12的内侧或是朝配接部分接收凹腔13的内侧弯曲。这些弹性接触片37以一定的间距沿第一罩体11的纵向设置。弹性接触片37的接触部分38设置在第一罩体11中配接部分12的配接表面16形成的凹部19中,并相隔预定的间隔。各接触部分38朝设置在平台部分14的第一接触件20伸出。
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40包括绝缘的第二罩体41,该罩体41带有与第一连接器10相配接的配接部分42;多个排成行设置在第二罩体41的前壁和后壁上,并与第一接触件20相接触的第二接触件50;以及用以覆盖第二壳体41的配接部分42的周边的第二金属外壳60,如图2所示。
第二罩体41的配接部分42由具有平台接收凹腔43的大致为长方体构成,用以接收第一连接器10的平台部分14。配接部分42的纵向的两端形成有装在线路板(未示出)上的表面安装部44。所述配接部分42的四个角部中的二个形成有倒角部分47,该倒角部分47与第一连接器10的倾斜表面18对齐,以避免第二连接器40在与第一连接器10配接时被上下颠倒地插进凹腔13中。各表面安装部44上带有一通孔46,与线路板相连的连接螺钉可插入其中。当第二罩体41的表面安装部44安装到线路板上时,第二罩体41的配接表面相对于线路板成一水平角。然而,当表面安装部44安装到线路板上时,配接表面可以相对于线路板成一直角。
多个设置在第二罩体41上的接触件50从与第二罩体41中配接部分42的配接表面相对的底表面上突出出来,并且被水平弯曲以便表面安装在线路板上。
用于覆盖第二罩体41的配接部分42的第二金属外壳60由金属薄板冲压而成,第二金属外壳60具有一个前侧平板部分61,用于覆盖第二罩体41中配接部分42的前壁;侧平板部分62,用于覆盖配接部分42的两侧壁;后侧平板部分63,用于覆盖配接部分42的后壁;以及配接平板部分64,用于覆盖配接部分42的配接表面。各侧平板部分62形成有一对弹性片65,该弹性片65沿第二壳体41中表面安装部44的上表面延伸并在表面安装部44上的通孔46的两侧延伸。该弹性片65自侧平板部分62被整体弯曲。当第二连接器40被安装在线路板上时,各弹性片65同线路板上的地线相接触。第二金属外壳60的前侧平板部分61和后侧平板部分63之上具有冲压而成的多个向外突起的接触突起66。这些接触突起66相应于弹性接触片37以预定间隔设置,以便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40相互配接时,这些接触突起66与第一金属外壳30中弹性接触片37的接触部38相接触。
当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40相配接时,第一连接器10的平台部分14被接收到第二连接器40的平台接收凹腔43中,以使第一接触件20与第二接触件50相互接触。同时第二连接器40的配接部42被接收到接收配接部凹腔13中,以便第一连接器10中弹性接触片37的接触部38与第二连接器40的接触突起66相接触,如图3中所示。这样,第一金属外壳30和第二金属外壳60被共同接到线路板的地线以接地。当弹性接触片37的接触部分38与第二连接器40的接触突起66相接触时,各弹性接触片37的接触部分38在第二金属外壳60前侧的斜台肩68上滑动并弹性变形地在突起66上运动。由于各弹性接触片37覆盖了第一罩体11的配接表面16的一部分,并被向配接部分12的内侧或是朝配接部分接收凹腔13的内侧弯曲,所以即使在该接触期间,接触部38靠紧第二金属外壳60中的配接板部分64,接触部38也能弹性变形以同接触突起66相接触。还有,由于接触突起66突出到第二金属外壳60的前侧平板部分61和后侧平板部分63的外侧,所以接触部分38和接触突起66必然相互接触。此外,当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相互配接时,弹性接触片37的接触部38可以与接触突起66的后侧倾斜表面67相接合,从而锁定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40。
权利要求
1.一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带有绝缘的第一罩体,在所述第一罩体上具有多个第一接触件,以及用于覆盖至少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的第一金属外壳;第二连接器,具有绝缘的第二罩体,在所述第二罩体上有多个第二接触件,以及用于至少覆盖第二罩体配接部分的第二金属外壳,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相配接,且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第一金属外壳与第二金属外壳相互接触,该屏蔽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带有用于覆盖第一罩体的部分配接表面且弯向第一罩体的配接部分内侧的弹性接触片;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带有朝外侧突出的接触突起,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接触时用于与弹性接触片相互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配接时,所述弹性接触片与接触突起的台肩相接触,从而锁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式连接器组件,其中的第一和第二金属外壳能顺利和可靠地相互接触。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金属外壳30带有覆盖第一罩体11的配接表面16的一部分并且弯向第一罩体11的配接部分12的内侧的接触片37,同时第二连接器40的第二金属外壳60带有向外侧突出的接触突起66,用以当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和40相互接触时同弹性接触片37相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648GK1236207SQ9910678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0日
发明者梶沼修二 申请人:惠特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