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卡锁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44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卡锁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与外部插头连接器电性对接的带卡锁装置的微型电子卡连接器。
现有电连接器组合通常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每一连接器均设有若干个可相互接合的导电端子,以使两连接器之间达成电性连接或信号传输。而对接两连接器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有赖于分别形成于两连接器上的对接卡锁装置的有效固持。但是,观察或者检验相对接卡锁装置之间的保持关系是否安全和有效是极为困难的,对于微型连接器尤其如此。
现有卡锁装置的设计采用音响或急促声效果以检验固持状态。多数音响检验利用两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卡锁装置之间的组合力完成。如美国专利第5,830,001号的图6所揭示,插头3和插座5借插头3上的凹槽配合部33与形成于插座5的每一塑料配合部53上的第一突起53a之间相结合的方法牢固配合。然而,对接连接器之间过紧配合或者长期配接容易损坏塑料配合部53,例如永久变形。相反,如果以松配合则难产生检验固持状态的音响或急促声效果。如美国专利第5,830,001号,杆状配合部分必须保持特定厚度,否则,过厚结构将使刚性增加而使弹性减弱,相对地,过薄结构将导致卡锁装置音响效果故障。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组合式卡锁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该卡锁装置因塑料弹性杆及与弹性杆协作金属弹性缓冲片而同时具有塑料材料的刚性和金属材料的弹性,当电子卡连接器与外部插头配接后可以防止弹性杆过度变形,利用弹性缓冲片充当的变力臂装置可以提供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卡锁力,并且保证有足够音响效果来检验电子卡连接器与外部插头间的固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绝缘本体内收容若干导电端子及一对组合式卡锁装置,在绝缘本体上覆盖有金属壳,每一卡锁装置由具有突起且自绝缘本体一体延伸而出的纵长弹性杆及置于绝缘本体内的金属弹性缓冲片组成。而每一弹性缓冲片包括弹性臂、第二支撑部、弯曲脚部及弯曲部,其中弹性臂由弹性杆于第一支撑部预负载,第二支撑部则形成于弹性臂自由端且与形成于绝缘本体的挡板分离而使弹性臂构成悬臂梁,而弯曲脚部固定于且设于绝缘本体内具有一隆起的通道内,弯曲部经由形成于长槽和通道之间的入口延伸以提供弹性臂必要的回弹力,平面部则抵接于邻接入口的侧壁上。当外部插头插入电子卡连接器后,逐步挤压每一弹性杆上的突起直到弹性杆达到特定的形状,此时弹性臂的第二支撑部可以靠附在挡板使弹性臂转变成简支梁。因此,弹性臂施加最大的回弹力在弹性臂上以使突起猛然扣入形成于外部插头上的凹槽内,从而产生一种充分的音响效果以检验插头与连接器之间的锁定状态。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该卡锁装置同时具有塑料材料的刚性和金属材料的弹性,当电子卡连接器与外部插头配接后可以防止弹性杆过度变形,利用弹性缓冲片充当的变力臂装置可以提供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卡锁力,并且保证有足够音响效果来检验电子卡连接器与外部插头间的固持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结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另一前视立体图,它显示了连接器的金属壳被拆除的状况。
图3是图2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弹性缓冲片的放大前视立体图。
图5和图6是图2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连续图解,它显示了外部插头插入连接器的过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电子卡(未图示)以供外部插头(未图示)对接的电子卡连接器10包括绝缘本体100、若干个导电端子200及包覆绝缘本体100的金属壳300。绝缘本体100设置一排用于收容端子200的若干凹槽150及穿过绝缘本体100前表面120以供外部插头的插入的空腔140。
请再参阅图2和图3所示,电子卡连接器10的金属壳300已从绝缘本体100上拆除从而具体地显示了绝缘本体100的内部状况。每一导电端子具有穿过绝缘本体100的空腔140延伸而出的焊接脚220以与电子卡(未图示)的电路板焊接。一对分开的长槽160穿过绝缘本体100的顶壁130设置在相对的侧部且与空腔140相连通。每一长槽160在顶壁130上向外延伸出通道164,每一长槽160与通道164之间设置有入口162,每一通道164内均延伸出一隆起118,邻接于每一长槽160还形成有一挡板119。一对与外部插头连接器扣锁的组合式卡锁装置110邻接长槽160设置且其包括塑料弹性杆112及金属弹性缓冲片400。每一弹性杆112两端与绝缘本体100一体形成从而使弹性杆112构成简支梁,而且将长槽160区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左右区域(未标示)。每一弹性杆112还向长槽160的第一区域延伸而成一突起116,而且弹性杆112分为前后两个部分1121,1122。
如图4所示,每一弹性缓冲片400包括平面部分410、与平面部分410相对的边缘一体相连的弯曲部420、自弯曲部420延伸而出于平面部分410外面的弹性臂430及沿垂直于外部插头插入绝缘本体100方向从平面部分410另一边缘延伸而出的脚部440。弹性臂430悬空且在它的中部区域形成第一支撑部435,在末梢形成第二支撑部450。
如图2和图3所示,组装时,弹性缓冲片400被绝缘本体100的弹性杆112预负载在弹性臂430上,并组装到每一相应长槽160和通道164内。这时,弹性臂430的第一支撑部435位于长槽160的第二区域,并且利用弹性臂430预负载的回弹力充分支撑弹性杆110在后部1122和突起116之间的特定范围内。因此,外部插头与连接器10之间的保持力因为力臂长而更大。每一弹性臂430的第二支撑部450处于与绝缘本体100挡板119相分离的位置。每一弹性缓冲片400的弯曲部420可移动地经由绝缘本体100上相应的入口162延伸而出。每一缓冲片400的平面部分410靠附在邻接入口162的侧壁上,限制平面部分410沿绝缘本体100纵轴方向的运动。弯曲脚部440借相应隆起118的压力靠附在形成于通道164内部的侧壁上,限制脚部440沿与外部插头插入绝缘本体100方向相应的运动。另外,当金属壳300固定到绝缘本体100上后,借金属壳300(参见图1)的设置可以防止弹性缓冲片400滑出相应长槽160。
图5和图6中虚线简要图释了外部插头的状况。与外部插头500相配合的初始阶段,绝缘本体100每一弹性杆112的突起116受到外部插头500配接端的对接压力,弹性杆112受迫朝相应长槽160的第二区域变形。但是,不管弹性杆112的厚薄,由于预负载的弹性臂430回弹力的支撑作用,弹性杆112可以适当而且稳定地变形。另一方面,每一弹性缓冲片400的弹性臂430分步挠曲,首先第一支撑部435受相关挤压,直到弹性杆112受插入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的作用被挤压到一特定变形程度时,弹性臂430末端的第二支撑部450就靠附到绝缘本体100的相应挡板119上,如图5所示。因此,支撑弹性杆112的弹性臂430从悬臂梁变成简支梁。从而,弹性臂430施加在弹性杆112上的回弹力最大化了,这样,突起116就可以突然撞击并啪然扣入形成于插头500上的凹槽530内,从而产生一种充分的音响效果。该充分音响效果能有效地检验电子卡连接器10与插头500之间的锁定状态。然后,弹性臂430自然地离开挡板而恢复,如图6所示。
另外,当电子卡连接器10与外部插头配接时,通过弹性缓冲片400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组合式卡锁装置能够保持弹性塑料杆112适当地变形。而且,一种确认电子卡连接器10与外部插头之间的充分固持状态的充分音响效果,通过组合式卡锁装置110的弹性缓冲片400的弹性臂430的变化施力而实现。该组合式卡锁装置110于不同配接阶段需要不同卡锁力上发挥了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带卡锁装置电子卡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设有至少一个长槽,若干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绝缘本体长槽内设有细长弹性杆,弹性杆上设有一突起;其特征是绝缘本体长槽内还设有金属弹性缓冲片,金属弹性缓冲片包括有弹性臂,该缓冲片于弹性臂的第一支撑部与弹性杆相抵压,其脚部靠附在邻接绝缘本体长槽的侧壁上,其弯曲部形成于弹性臂和脚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弹性杆与绝缘本体一体相连于两端,且将长槽区分成第一和第二两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第二支撑部形成于弹性臂的自由端,且与邻接长槽形成的挡板相分离,以使弹性臂构成一悬臂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当弹性臂逐渐被外部配接连接器挤压而达到特定的变形程度时,弹性臂的第二支撑部靠附于挡板使弹性臂转变成简支梁,从而弹性臂施子弹性杆最大的回弹力,以使突起突然撞击入凹槽内从而产生一种音响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弹性杆的突起将弹性杆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弹性臂的第一支撑部靠附于组成后部和弹性杆突起之间的特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绝缘本体还设有一具隆起的通道,该隆起可将弹性缓冲片的尾端压靠于通道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绝缘本体还设有一将通道和长槽连通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弹性缓冲片还具有与弯曲部相连的平面部分,该弯曲部靠附于垂直脚部而邻接绝缘本体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绝缘本体外覆盖有金属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音响效果检验扣持状态的电子卡连接器,它带有一对组合式卡锁装置。组合式卡锁装置包括弹性杆及金属弹性缓冲片。弹性缓冲片包括一个对弹性杆施力的弹性臂,当插头与连接器未对接时,弹性臂成悬臂梁而对弹性杆施力小,当插头与连接器的对接时,弹性臂转变成简支梁,此时由弹性臂施加最大的回弹力,使突起与插头上的凹槽啪然相扣而产生响亮的音响效果,从而可以检验相对接连接器与插头间的扣持状态。
文档编号H01R13/627GK2405337SQ9924027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0日
发明者黄伟正, 杨安仁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