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86034阅读:来源:国知局
8。此外,电磁体单元200,如图1所示,具有从侧面观察呈扁平的U字形的磁轭201。
[0084]固定铁芯203在该磁轭201的底板部202的中央部以立起设置的状态配置。固定铁芯203包括柱状的固定铁芯主体203a和在该固定铁芯主体203a的上部形成的在上方开口的有底筒状的有底凹部203b。上述固定铁芯主体203a以使下端面与磁轭201的底板部202的中央部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向上方延伸。上述有底筒状的有底凹部203b能够使可动铁芯215的下端部插入内部。
[0085]在该固定铁芯203的外侧配置有作为柱塞驱动部的线轴204。该线轴204包括:使固定铁芯203插通的中央圆筒部205 ;从该中央圆筒部205的下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下凸缘部206 ;和从中央圆筒部205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上凸缘部207。而且,在由中央圆筒部205、下凸缘部206和上凸缘部207构成的收纳空间中卷绕安装有励磁线圈208。
[0086]而且,在磁轭210的开放端即上端之间固定有上部磁轭210。该上部磁轭210在中央部形成有与线轴204的中央圆筒部205相对的贯通孔210a。
[0087]而且,在线轴204的中央圆筒部205的上部位置,能够上下滑动地配设有可动铁芯215。在该可动铁芯215的下端面,同时安装有复位弹簧214的上部。在该可动铁芯215上,在从上部磁轭210向上方突出的上端部位置,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周凸缘部216。
[0088]此外,在上部磁轭210的上表面固定有形成为环状的永磁体220。该永磁体220以包围可动铁芯215的周凸缘部216的方式配置。该永磁体220具有包围周凸缘部216的贯通孔221。该永磁体220在上下方向即厚度方向上例如以上端侧为N极、下端侧为S极的方式被磁化。此外,永磁体220的贯通孔221的形状采用与周凸缘部216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外周面的形状能够为圆形、方形等任意形状。
[0089]而且,在永磁体220的上端面,固定有与永磁体220同一外形且具有比可动铁芯215的周凸缘部216的外径小的内径的贯通孔224的辅助轭225。可动铁芯215的周凸缘部216与该辅助轭225的下表面相对。
[0090]此外,在可动铁芯215的上端面螺接有支承可动触点部130的可动支承体131。
[0091]而且,在释放状态下,可动铁芯215被复位弹簧214向上方施力,而成为周凸缘部216的上表面与辅助轭225的下表面抵接的释放位置。在该状态下,可动触点部130的触点部130a从固定触头111和112的触点部118a向上方分离,成为电流切断状态。
[0092]在该释放状态下,可动铁芯215的周凸缘部216通过永磁体220的磁力而被辅助轭225吸引,与复位弹簧214的作用力共同作用,确保可动铁芯215以不会因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意外地向下方移动的方式与辅助轭225抵接的状态。
[0093]而且,可动铁芯215的至少下端部侧,被非磁性体制成的上方开放的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盖230覆盖。
[0094]上述盖230的底部侧,以嵌入上述固定铁芯203的有底凹部203b的方式被插入。由此,可动铁芯215的下端部侧,如图1所示,成为在上述固定铁芯203的有底凹部203b内隔着该盖接近的状态。
[0095]此外,在上述盖230的开放端向半径方向外侧延长而形成的凸缘部231与上部磁轭210的下表面密封接合。由此,形成消弧室102和盖230经由上部磁轭210的贯通孔210a连通的密封容器(密封结构)。而且,在由消弧室102和盖230形成的密封容器内封入有氢气、氮气、氢和氮的混合气体、空气、SF6等气体。由此,可动铁芯215位于上述密封容器内。
[0096]其中,说明了由消弧室102和盖230构成密封容器,在该密封容器内封入气体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在要切断的电流低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气体封入。
[0097](动作)
[0098]接着,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动作。
[0099]现在,设固定触头111例如与供给大电流的电力供给源连结,固定触头112与负载连结。
[0100]在该状态下,电磁体单元200中的励磁线圈208处于非励磁状态,处于在电磁体单元200中不产生使可动铁芯215下降的励磁力的释放状态。在该释放状态下,可动铁芯215被复位弹簧214向离开上部磁轭210的上方施力。与此同时,永磁体220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作用于辅助轭225,可动铁芯215的周凸缘部216被吸引。因此,可动铁芯215的周凸缘部216的上表面与辅助轭225的下表面抵接。
[0101]因此,与可动铁芯215通过可动支承体131连结的触点机构101的可动触点部130的触点部130a从固定触头111和112的触点部118a向上方仅离开预先设定的距离。因此,固定触头111和112之间的电流通路处于切断状态,触点机构101成为断开状态。
[0102]这样,在释放状态下,复位弹簧214产生的作用力和环状永磁体220产生的吸引力双方作用于可动铁芯215,因此可动铁芯215不会因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意外地下降,能够可靠地防止误动作。
[0103]从该释放状态起,对电磁体单元200的励磁线圈208励磁时,在该电磁体单元200中产生励磁力,抵抗复位弹簧214的作用力和环状永磁体220的吸引力来将可动铁芯215向下方推压。
[0104]这样,因可动铁芯215下降,通过可动支承体131与可动铁芯215连结的可动触点部130也下降,其触点部130a与固定触头111和112的触点部118a以接触弹簧134的接触压力接触。
[0105]因此,成为外部电力供给源的大电流通过固定触头111、可动触点部130和固定触头112而供给至负载的闭合状态。
[0106]从该触点机构101的闭合状态起,切断对负载的电流供给的情况下,停止电磁体单元200的励磁线圈208的励磁。
[0107]由此,通过电磁体单元200使可动铁芯215向下方移动的励磁力消失。因而,可动铁芯215通过复位弹簧214的作用力而上升,伴随周凸缘部216接近辅助轭225,环状永磁体220的吸引力增加。
[0108]通过该可动铁芯215上升,经由可动支承体131连结的可动触点部130上升。与此相应地,用接触弹簧134施加接触压力的期间,可动触点部130与固定触头111和112接触。之后,在接触弹簧134的接触压力消失的时刻,成为可动触点部130从固定触头111和112向上方分离的断开开始状态。
[0109](变形例)
[0110]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一个基板部404上连结有4个滑动引导件403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对每2个滑动引导件403准备单独的基板部404,与各基板部连结。
[0111]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每次在绝缘筒体140上安装2个滑动引导件403即可。安装后的滑动引导件403的状态与上述图9相同,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0112]此外,滑动引导件403不一定需要是金属制的。滑动引导件403也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低摩擦材料构成。
[0113]如果使滑动引导件403由低摩擦材料构成,则可以实现能够减少磨耗粉的效果。此处,优选滑动引导件403的材料具有导电性。
[0114](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115]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10中,实现了以下效果。
[0116](I)在上述绝缘筒体140内,具有沿着上述可动触头132的进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