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186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作为混合动力型的电动汽车或纯粹的电动汽车等的动力源,正在开发大容量(Wh)的二次电池,其中,能量密度(Wh/kg)较高的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备受关注。
[0003]在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通过将在正极箔上涂敷了正极活性物质而成的正极电极、在负极箔上涂敷了负极活性物质而成的负极电极、以及用于将它们彼此绝缘的分隔件重合卷绕而形成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组作为发电部件。卷绕电极组与设置于电池容器的电池盖的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电连接。卷绕电极组被收纳于电池容器的电池盒内,电池盒的开口部通过焊接由电池盖密封。方形二次电池是通过从收纳有卷绕电极组的电池容器的注液孔注入电解液后,插入注液栓并通过激光焊接被密封而形成的。
[0004]将多个方形二次电池的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用汇流排等导电部件进行电连接,由此形成组电池。汇流排通过螺栓、螺母与外部端子螺纹连接,或者通过焊接于外部端子而与方形二次电池连接。
[0005]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焊接将汇流排与外部端子连接的二次电池。专利文献I记载的二次电池具有与发电部件接合的集电体(在专利文献I中为集电部件)和将集电体与配置在电池盖上的外部端子电连接的连接部件(铆接部件)。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二次电池中,连接部件的一端与外部端子被铆接固定,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集电体被铆接固定。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123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二次电池中,将汇流排与发电部件进行电连接的部件由外部端子、连接部件和集电体构成,连接部件分别与外部端子及集电体连接,因此,制造工序可能变得复杂。此外,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二次电池中,在外部端子与集电体之间的导通路径设置有位于2个部位的连接部,因此接触电阻也可能变大。
[0010]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二次电池的外部端子具有:将连接部件铆接接合的铆接固定部和接合汇流排的汇流排接合部。外部端子从汇流排接合部起向铆接固定部下降倾斜,铆接固定部和汇流排接合部以不同高度配置。因此,难以使夹具与作为外部端子的一部分的铆接固定部抵接来进行集电体和连接部件的铆接加工,由此希望提高作业性。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一种蓄电7Π件,包括:具有电极的发电部件;收纳发电部件的盒;将盒的开口密封的盖;配置于盖的外部端子;和连接发电部件的电极和外部端子的集电体,外部端子包括:具有用于焊接汇流排的汇流排焊接面的汇流排焊接部和具有铆接夹具抵接面的集电体连接部,集电体连接部具有插通在盖的贯通孔中且前端被铆接固定于集电体的插通部,汇流排焊接部和集电体连接部在盖上并排设置为一体,夹具抵接面在与汇流排焊接面同一平面内从汇流排焊接面延伸。
[0013]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由于汇流排焊接部和集电体连接部被一体设置,因此能够减少接触电阻,并且能够节省方形二次电池的组装工数,提高成品率。而且,由于夹具抵接面在与汇流排焊接面相同的平面内从汇流排焊接面延伸,所以能够提高铆接加工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一实施方式的方形二次电池的外观立体图。
[0016]图2是表示方形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3是表示卷绕电极组的立体图。
[0018]图4是表示盖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5是表示盖组装体的结构的截面图。
[0020]图6 (a)是外部端子的外观立体图,(b)是(a)的从D方向观察到的外部端子的俯视图,(C)是由(b)的C 一 C线切断而得到的外部端子的截面图。
[0021]图7是表示将外部端子的集电体连接部的前端铆接于集电体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3]图1是作为蓄电元件的一实施方式的方形二次电池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方形二次电池1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4]如图1所示,方形二次电池100具有由电池盒101和电池盖102构成的电池容器。电池盒101和电池盖102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等。电池盒101通过实施深拉伸加工而形成一端开口的扁平的矩形箱状。电池盒101具有:矩形平板状的底板101c、分别从底板1lc的一对长边部立起的一对宽幅侧板101a、以及分别从底板1lc的一对短边部立起的一对窄幅侧板101b。
[0025]如图2所示,在电池盒101中收纳有被保持于盖组装体107 (参照图4)的卷绕电极组170 (参照图3)。与卷绕电极组170的正极电极174 (参照图3)接合的正极集电体180、与卷绕电极组170的负极电极175 (参照图3)接合的负极集电体190、以及卷绕电极组170,以被绝缘箱108覆盖的状态被收纳在电池盒101内。绝缘箱108的材质为聚丙烯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电池盒101和卷绕电极组170电绝缘。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盖102为矩形平板状,通过激光焊接将电池盒101的开口封闭。即,电池盖102将电池盒101的开口密封。如图1所示,在电池盖102配置有与卷绕电极组170的正极电极174及负极电极175 (参照图3)电连接的正极外部端子104和负极外部端子105。
[0027]如图2所示,正极外部端子104经由正极集电体180与卷绕电极组170的正极电极174(参照图3)电连接,负极外部端子105经由负极集电体190与卷绕电极组170的负极电极175(参照图3)电连接。因此,经由正极外部端子104和负极外部端子105向外部设备供给电力,或者经由正极外部端子104和负极外部端子105向卷绕电极组170供给外部发电电力进行充电。
[0028]如图2所示,在电池盖102贯穿设置有用于向电池容器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06a。注液孔106a在注入电解液后被注液栓106b密封。作为电解液,例如能够使用在碳酸乙稀酯(ethylene carbonate)等碳酸酯类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六氟磷酸锂(LiPF6)等锂盐而形成的非水电解液。
[0029]在电池盖102设置有排气阀103。排气阀103是通过加压(press)加工使电池盖102局部薄壁化而形成的。此外,也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将薄膜部件安装于电池盖102的开口,将薄壁部分作为排气阀。排气阀103在方形二次电池100因过充电等异常而发热产生气体,电池容器内的压力上升达到规定压力时开裂,将气体从内部排出,由此减小电池容器内的压力。
[0030]参照图3,对卷绕电极组170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卷绕电极组170的立体图,表示将卷绕电极组170的卷绕终端侧展开的状态。作为发电部件的卷绕电极组170通过将长条状的正极电极174和负极电极175隔着分隔件173a、173b围绕卷绕中心轴W卷绕成扁平形状而形成层叠构造。
[0031]正极电极174是在正极箔171的两表面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合剂的层176而制成。正极活性物质合剂是在正极活性物质中混合有粘接材料(粘合剂)而形成的。负极电极175是在负极箔172的两表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合剂的层177而制成。负极活性物质合剂是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混合粘接材料(粘合剂)而形成的。
[0032]正极箔171为厚度20?30 μ m左右的铝箔,负极箔172为厚度15?20 μ m左右的铜箔。分隔件173a、173b的原材料为锂离子能够通过的微多孔质的聚乙烯树脂。正极活性物质为锰酸锂等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为能够可逆地吸留(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石墨等碳材料。
[0033]卷绕电极组170的宽度方向、即与卷绕方向正交的卷绕中心轴W的方向的两端部,一个端部为正极电极174的层叠部,另一个端部为负极电极175的层叠部。设置于一端的正极电极174的层叠部是层叠未形成有正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