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589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特别关于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触控技术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例如有机电激 发光显示面板上。触控技术可W多种形式应用于显示面板上,例如是外加一触控面板于一 显示面板上,此即为外挂式,或是直接在显示面板上制作触控感测单元,此即为内嵌式,送 又分为on-cell与in-cell两种。然而,现有的触控感测结构遇到良率下降的问题。
[0003] W-种习知的触控感测结构来说,其包含一基板及多个触控感测组件,触控感测 组件设置于基板上用W感测使用者的触控而产生电讯号,电讯号经过处理后即可得到使用 者的触控坐标。然而,由于触控感测组件之间仅隔10Um~30Um之间的间隙,因此当工艺 中有粒子掉落、刮伤产生或是弯折触控感测组件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触控感测组件很容 易形成短路,而造成触控功能失效W及良率下降。
[0004]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能够解决上述短路的问题,进而提升 触控效能及产品良率,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能够解决 工艺中造成短路的问题,进而提升触控效能、弯折性及产品良率。
[0006]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包括一保护单元、多个触控 感测单元、至少一第一抗扰斑块、一基板、一第一电极层、一有机堆找W及一第二电极层。触 控感测单元共平面地设置于保护单元上,相邻的所述触控感测单元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 区。第一抗扰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区内。基板与保护单元对应贴合。第一电极层设置 于基板上,有机堆找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有机堆找上。第一电极层、有 机堆找及第二电极层位于保护单元与基板贴合的空间内。
[0007]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包括一保护单元、一基板、一 第一电极层、一有机堆找、一第二电极层、多个触控感测单元W及至少一第一抗扰斑块。基 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基板的第一表面与保护单元对应贴合。第一 电极层设置于第一表面上。有机堆找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有机堆找上, 第一电极层、有机堆找及第二电极层位于保护单元与基板贴合的空间内。触控感测单元共 平面地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相邻的所述触控感测单元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区。第一 抗扰斑块设置于第一间隙区内。
[0008]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抗扰斑块的图样呈弯曲样式。
[0009] 在一实施例中,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还包括一接地单元W及至少一第二抗扰斑 块。接地单元与所述多个触控感测单元共平面,且与相邻的触控感测单元之间形成一第二 间隙区。第二抗扰斑块设置于第二间隙区内。
[0010] 在一实施例中,藉由第一抗扰斑块设置于相邻触控感测单元所形成第一间隙区之 间,使相邻触控感测单元的间距加大、不会受到后续工艺的粒子污染而形成短路,从而提供 电性抗扰的效用。
[0011] 在一实施例中,后续工艺至少包括机械薄化工艺、化学薄化工艺、机械化学薄化工 艺、黄光工艺、薄膜沉积工艺、及/或薄膜蚀刻工艺。
[0012]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为软性基板或刚性基板。
[0013] 在一实施例中,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还包括一吸光层,配置于有机堆找与第一 电极层之间。
[0014] 在一实施例中,保护单元至少包括盖板、单一膜层、多层膜层、或其组合。
[0015] 在一实施例中,有机堆找至少选自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及其组合。
[0016] 承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中,将第一抗扰斑块设置于相邻触 控感测单元所形成的第一间隙区内,W致触控感测单元的间距加大,例如从原本的IOum 与30Um之间变为70Um与130Um之间。如此,即使有粒子掉落或刮伤产生时,相邻的触 控感测单元亦不会形成短路,第一抗扰斑块提供电性抗扰的效用,进而避免触控失效而能 提升产品良率。
[0017] 此外,原本触控感测单元的间距加大可能会让人眼辨识其存在,但藉由弯曲图样 的第一抗扰斑块设置于相邻触控感测单元之间,而能使触控感测单元隐形化,使得人眼不 易发现,提供光学抗扰的效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变化方面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变化方面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化方面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化方面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化方面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化方面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6] 图9A~9C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W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 其中相同的组件将W相同的参照符号加W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包含一保护单元11、多个触控感测单元12、至少一第一抗扰斑块13、一基板14、一第一电 极层15、一有机堆找16W及一第二电极层17。
[0029] 保护单元11例如至少包括一盖板、单一膜层、多层膜层、或其组合。于此,保护单 元11可为一透光盖板(coverglass)W减少有机电激发光触控面板1的厚度。
[0030] 触控感测单元12共平面地设置于保护单元11上,于此W设置于保护单元11邻近 基板14的一侧为例,且设置于保护单元11的一表面111上而形成共平面设置。相邻的触 控感测单元12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区121。触控感测单元12可由透光导电材质制成,例如 由氧化钢锡(Indiumtinoxide,IT0)或其它金属氧化物制成。图1所示的两个触控感测 单元12W相互绝缘为例。
[0031] 第一抗扰斑块13设置于第一间隙区121内。在实施上,为减少工艺步骤,可令第 一抗扰斑块13与触控感测单元12在同一工艺中制造而成,且二者具有相同的材质。然而, 本发明不W此为限。于此,第一抗扰斑块13由导电材质制成,且其电性浮接,且第一抗扰斑 块13与相邻的触控感测单元12之间间隔一距离。藉由将第一抗扰斑块13设置于第一间 隙区121内,可使触控感测单元12的间距(第一间隙区121)加大,如此一来,即使有粒子P 掉落或刮伤产生时,相邻的触控感测单元12亦不会形成短路,因而避免触控失效并能提升 产品良率。粒子P例如来自后续工艺,后续工艺可至少包括机械薄化工艺、化学薄化工艺、 机械化学薄化工艺、黄光工艺、薄膜沉积工艺、及/或薄膜蚀刻工艺。藉由第一抗扰斑块13 设置于相邻触控感测单元12所形成第一间隙区121之间,可使相邻触控感测单元的间距加 大、不会受到后续工艺的粒子污染而形成短路,从而提供电性抗扰的效用。
[0032] 此外,原本触控感测单元12的间距加大可能会让人眼辨识其存在,但藉由第一抗 扰斑块13设置于相邻触控感测单元12之间,使得人眼不易发现,因而能维持显示效能。举 例来说,第一抗扰斑块13的宽度介于50ym与70ym之间,第一间隙区121的宽度介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