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7129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台湾公告号第1323536号发明专利公开一种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具有曲簧、顶触端及插板。曲簧是由数个连续似S形串接的簧臂所构成,曲簧的前端延伸该顶触端,曲簧的后端延伸该插板,插板的底部凸设焊接部。
[0003]通过第1323536号发明专利的端子的电流或电信号传输是从顶触端通过蜿蜒延伸的长曲簧,再到插板的焊接部,长的蜿蜒延伸的曲簧会造成传输路径太长,而增加电阻。特别是当传输大电流时,此过长的传输路径会进一步有发热过大的缺点。再者,通常曲簧受力时会往侧向偏移,使得顶触端会偏摆,如此容易影响到顶触端的电性接触。
[0004]申请号第200810108020.5号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台湾专利相应案第1369030号)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端子。该端子包含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弹性臂、支撑臂及一手臂。弹性臂是经由多次弯折形成。弹性臂的一端连接第一接触部。支撑臂连接弹性臂与第二接触部。手臂由第一接触部侧向且朝向第二接触部凸伸形成。手臂的末端位于弹性臂上靠近支撑臂的一端,且在电连接器使用时抵接支撑臂。
[0005]第200810108020.5号发明专利的端子用于球状栅格阵列连接,故其第二接触部的顶端设有凹陷部,该凹陷部通过锡球连接芯片模块;再者第二接触部和弹性臂之间具有一个支撑臂,因此该端子的构造相对复杂。此外,第200810108020.5号发明专利的端子在使用时,其手臂抵接在支撑臂,而手臂是一窄长的片体,其宽度明显小于弹性臂的宽度,如此在传输电流或电信号,特别是传输大电流时,窄长的片体会有发热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对应地提出新的不同电连接器及端子。
[0007]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端子包含一尾部、一曲簧、一侧板及一接触部。尾部位于端子的底端。曲簧自尾部的一侧朝上延伸。侧板自尾部的另一相对侧朝上延伸。侧板以一板面面对曲簧。侧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曲簧的横向宽度。侧板的长度覆盖曲簧压缩前的大部分整体长度。接触部位于曲簧的顶端。接触部为一框型构造。接触部包含一顶面和一面向侧板的侧面。顶面包含一主接触区,面向侧板的侧面包含一侧接触区。当接触部的主接触区受外力而使曲簧被压缩时,接触部在压缩时移动路径中以侧接触区接触侧板。
[000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含上述端子及一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包含一端子孔。端子插置在端子孔。
[000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端子可为一体式冲压端子,故可避免因端子而产生的瞬间断电问题;端子与绝缘壳体组装容易,可降低自动设备开发成本。曲簧压缩时,接触部可直接接触大面积的侧板,故可缩短传递路径,减少电阻、减少发热及利于散热;框形接触部可达成有效的正向接触与侧向接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端子与绝缘壳体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端子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端子的另一不意图。
[0015]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端子的再一不意图。
[0016]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端子的又一不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I 电连接器
[0019]11绝缘壳体
[0020]12 端子
[0021]111端子孔
[0022]113a 顶面
[0023]113b 底面
[0024]114 凹槽
[0025]115 沟槽
[0026]121 尾部
[0027]122 曲簧
[0028]123 侧板
[0029]124 接触部
[0030]125 连接脚
[0031]IlllaUlllb 开口
[0032]1121 内侧面
[0033]1211 侦 Ij
[0034]1212 相对侧
[0035]1213 底面
[0036]1221 簧臂
[0037]1222 侧部
[0038]1231 内板面
[0039]1231’ 外板面
[0040]1232 顶端
[0041]1233 凸块
[0042]1241 顶面
[0043]1241a主接触区
[0044]1242、1242’ 侧面
[0045]1242a 侧接触区
[0046]1243 内折片
[0047]1244限位片
[0048]12321导引片
[0049]12411凸包
[0050]L长度
[0051]W、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参照图1至图3所示,电连接器I包含一绝缘壳体11及一个以上组装在绝缘本体11上的端子12。端子12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可以随所需要电路配置而变化。
[0053]参照图4与图5所示,端子12包含一尾部121、一曲簧122、一侧板123及一接触部124。尾部121位于或至少部分构成端子12的底端。曲簧122自尾部121的一侧1211朝上(或沿端子12的纵向)延伸。曲簧122可在接触部124受外力作用时被压缩,而在外力移除后恢复原状。侧板123自尾部121的另一相对侧1212朝上、纵向延伸。侧板123以其一主要表面或内板面1231面对曲簧122。接触部124位于曲簧122的顶端,用于抵接在对接装置上的导体,由此使电连接器I与对接装置构成电性连接。当端子12未被压缩时,接触部124可高于侧板123的顶端1232。
[0054]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3包含两板面,内板面1231和外板面1231’,其中内板面1231和外板面1231’以该侧板123的厚度间隔着。
[0055]在本案实施例内用来说明结构或部件而采用的方向或移动方向(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和其他)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揭露部件是与附图内实施例所摆放的方式相同时,采用的方向可适用。然而,如果揭露实施例的位置或参考座标改变,采用的方向亦会随着实施例的位置或参考座标的改变而改变。
[0056]接触部124可为一框型构造。接触部124可包含一顶面1241和至少一面向侧板123的侧面1242。参照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124从曲簧122的顶端先向上延伸,接着经过一侧向弯折处后朝侧板123的上方侧向延伸,然后经过一向下弯折处后向下朝侧板123延伸,最后再经过一侧向弯折处向内,在曲簧122上方朝接触部124中连接曲簧122处延伸,从而在侧向上构成“口”型框。具此种“口 ”型框构造的接触部124可依序包含相反于侧板123的侧面1242’、顶面1241、面向侧板123的侧面1242,以及在顶面1241下方的内折片124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124可先弯折,以于曲簧122的上方侧向延伸,然后向上弯折在侧板123的上方延伸,最后再侧向弯折以于曲簧122的上方延伸,从而在侧面上构成“Cl”型框;而此种“Π”型框构造的接触部依序包含内折片1243、面向侧板123的侧面1242,以及在内折片1243上方的顶面1241。
[0057]参照图5所示,接触部124的顶面1241包含一主接触区1241a。主接触区1241a可在电连接器I连接对接装置时与对接装置上的对应导体接触。侧板123从尾部121朝上延伸靠近接触部124。侧板123的内板面1231的顶部构成接触区。面向侧板123的侧面1242包含一侧接触区1242a。当对接装置连接电连接器I时,主接触区1241a受外力,使曲簧122被压缩,此时接触部124在压缩时的移动路径中会以侧接触区1242a接触侧板123的内板面1231,从而在接触部124与侧板123之间形成传输路径,使电流或电信号从接触部124直接通过侧板123到达尾部121,相比于沿曲簧122的传递路径,如此可缩短电流或电信号的传递路径。此外,将接触部124形成框型构造不仅可让端子12容易制造,且可让端子12有效地正向接触对接装置及侧向接触侧板123,使端子12的接触稳定。
[0058]参照图7所示,侧板123的横向(左右方向)宽度W大于曲簧122的宽度W。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纵向上侧板123的长度覆盖或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大部分整体长度L(或者曲簧122在纵向上的长度)。由于侧板123较曲簧122宽且侧板123覆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大部分长度L,使得侧板123在整个端子12中具有相对大的板状面积。由于接触部124直接接触较大的侧板123面积能够缩短传递路径、减少电阻、减少发热及利于散热,可满足大电流以及高频信号的传输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纵向上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一半以上的长度L,所以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大部分长度L。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纵向上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三分的二以上的长度L,所以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大部分长度L。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纵向上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四分的三以上的长度L,所以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大部分长度L。在一些实施例中,曲簧122包含多个簧臂1221,多个簧臂1221可为多个类似或重复弹性单元,多个簧臂1221可首尾相连,串接在一起,以构成曲簧122。在端子12未被压缩时,大部分的簧臂1221在侧板123旁延伸,而仅一或二簧臂1221高于侧板123设置,所以侧板123遮盖曲簧122压缩前的大部分长度L。
[0059]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3的长度可覆盖或遮盖压缩后曲簧122的整体长度,如此侧板123具有大的板状面积,而可在传输电流或电信号时,减少发热及利于散热。
[0060]参照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3的顶端1232包含一导引片12321。导引片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