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面板以及太阳能电池薄膜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125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正电荷。换言之,各驻极体14带正电。
[0108] 由此,各驻极体14产生从第I电极11朝向驻极体14的方向的外部电场E2。各驻 极体14产生朝向与内置电场El相同的一侧的外部电场E2。
[0109]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50中,也能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与不设 置外部电源而施加了反偏压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耗尽层扩展,提高光电变换效率。
[0110] 该例中,作为各驻极体14,例如使用通过热氧化法将包含r、化+等正离子在内的 溶液中的正离子包含于娃等氧化膜中、通过热处理和偏压处理使氧化膜驻极体化的所谓的 碱类的驻极体。由此,各驻极体14中能够保持正电荷。像运样,各驻极体14也可W是带正 电者。 阳111] 在第1电极11与光电变换膜13之间设置各驻极体14的情况下,各驻极体14不 一定具有光透射性。但是,太阳能电池50中使各驻极体14具有光透射性。由此,例如,能 够使由第1电极11反射的光再次入射到光电变换膜13。例如,能够提高光电变换效率。 阳11引(第6实施方式) 阳113] 图7(a)~图7(c)是示意地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截面图。
[0114] 如图7(a)所示,太阳能电池60还具有驻极体64(第2驻极体)。驻极体64在相 对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光电变换膜13排列。驻极体64例如在X轴方向上与光电变 换膜13排列。即,驻极体64在第2电极12的各导电部12a的排列方向上与光电变换膜13 排列。驻极体64的排列方向不限于X轴方向,例如也可W是Y轴方向。此外,驻极体64也 可W在X、Y轴方向上同时排列,不限于X、Y轴方向。
[0115] 驻极体64例如保持负电荷。驻极体64使外部电场E2相对于Z轴方向(驻极体 14的排列方向)倾斜。驻极体64使外部电场E2向X轴方向(驻极体64的排列方向)倾 斜。
[0116] 由此,例如能够将耗尽层化中产生的载流子容易地通过各导电部12a拉犹。例如, 能够抑制光电变换膜13之中的没有与第2电极12连接的部分中的载流子的再结合。由此, 太阳能电池60中,电流容易提取,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电变换效率。
[0117] 驻极体64的电荷密度的绝对值例如比驻极体14的电荷密度的绝对值小。由此, 能够抑制外部电场E2朝向X轴方向。驻极体64的电荷密度只要设定为外部电场E2的Z 轴方向的成分不会过小的程度即可。
[0118] 驻极体64也可W设置多个。例如,也可W配置多个驻极体64, W绕将Z轴方向作 为轴的轴而包围光电变换膜13。驻极体64也可W是绕W Z轴方向为轴的轴而包围光电变 换膜13的环状。
[0119] 如图7(b)所示的太阳能电池61那样,驻极体64也可W保持正电荷。驻极体64 既可W是树脂类,也可W是碱类。在设置多个驻极体64的情况下,例如在光电变换膜13的 X轴方向的一侧设置保持了正电荷的驻极体64,在光电变换膜13的X轴方向的另一侧设置 保持了负电荷的驻极体64。 阳120] 如图7(c)所示,也可W在第1电极11与光电变换膜13之间设置了驻极体14的 太阳能电池62中设置驻极体64。在该情况下,驻极体64所保持的电荷也既可W是正电荷, 又可W是负电荷。 阳121](第7实施方式) 阳122] 图8是示意地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薄膜的截面图。
[0123] 如图8所示,太阳能电池薄膜100具备具有可晓性的基板110、W及设置在基板 110上的太阳能电池10。基板110例如使用树脂材料。例如,将第1电极11、第2电极12、 光电变换膜13、各驻极体14 W及导电层15 W薄膜状形成。由此,能够使太阳能电池 10具 有可晓性。目P,能够使太阳能电池薄膜100具有可晓性。
[0124] 像运样,太阳能电池10也可W作为具有可晓性的太阳能电池薄膜100来使用。该 例中,将关于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太阳能电池10用于太阳能电池薄膜100,但用于太阳能电 池薄膜100的太阳能电池可W是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太阳能电池20、22、30~32、 40、50及60~62中的任一个。
[0125] (第8实施方式)
[01%] 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面板的俯视图。 阳127] 如图9所示,太阳能电池面板200具备基板210、W及在基板210之上排列设置的 多个太阳能电池10。该例中,太阳能电池面板200具有在X轴方向上各排列3个、在Y轴方 向上各排列4个的共12个太阳能电池10。太阳能电池10的一边的长度是30cm左右。太 阳能电池面板200的大小例如是ImX 1. 2m左右。多个太阳能电池 10串联或者并联连接。 各太阳能电池10相互电连接。由此,太阳能电池面板200输出规定的电压W及电流。 阳12引像运样,太阳能电池10也可W作为将多个太阳能电池10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面 板200来使用。太阳能电池面板200所包含的太阳能电池10的数量W及排列只要任意设定 即可。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状,可W是任意的形状。用于太阳能电池面 板200的太阳能电池可W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太阳能电池10、20、22、30~32、 40、50及60~62的任一个。 阳129] 实施方式也可W包含W下的特征。 阳130][附记项1] 阳131] -种太阳能电池,具备: 阳132] 第1电极;
[0133] 光电变换膜,设置在所述第1电极之上,包括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W及设 置在所述第1半导体层之上的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所述第1半导体层和所述第2 半导体层产生内置电场;
[0134] 第2电极,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W及
[0135] 第1驻极体,与所述光电变换膜在所述第1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的层叠 方向上排列,产生朝向与所述内置电场相同的一侧的外部电场。 阳136][附记项2] 阳137] 如附记项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0138] 所述第1驻极体具有光透射性,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
[0139] 所述第1驻极体所保持的电荷的极性与所述第1半导体层的多数载流子的电荷的 极性相同。
[0140] [附记项引 阳141] 如附记项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阳142] 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导电部, 阳143] 所述多个导电部在相对于所述层叠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上延伸,在相对于所述层 叠方向W及所述第I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排列,
[0144] 所述第1驻极体设置在所述多个导电部之间。
[0145] [附记项" 阳146] 如附记项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阳147] 所述第1驻极体设置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光电变换膜之间,
[0148] 所述第1驻极体所保持的电荷的极性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的多数载流子的电荷的 极性相同。 阳149][附记项引
[0150] 如附记项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具备第2驻极体,该第2驻极体在相对于所述层 叠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光电变换膜排列。 阳151][附记项6] 阳152] 如附记项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所述第2驻极体的电荷密度的绝对值比所述第1 驻极体的电荷密度的绝对值小。 阳153][附记项7]
[0154] 如附记项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所述光电变换膜是娃类W及化合物类中的一方。
[0155] [附记项引
[0156] 如附记项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还具备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的防反射膜。 阳157][附记项9] 阳158] 如附记项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0159] 所述第1驻极体具有光透射性,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
[0160] 所述防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与所述第1驻极体之间。 阳161][附记项10] 阳162] 如附记项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阳163] 所述第1驻极体具有光透射性,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
[0164] 所述防反射膜设置在所述驻极体之上。 阳1化][附记项11] 阳166] 如附记项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0167] 还具备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的光学层,
[0168] 所述光学层具有设有凹凸的上表面。 阳1例[附记项12] 阳170] 如附记项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 阳171] 所述第1驻极体具有光透射性,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之上,
[0172] 所述光学层设置在所述光电变换膜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W及所述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