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832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比以前的连接器更容易被小型化。连接器(1)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为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信号端子(3A、3B)、具有绝缘属性并且保持信号端子(3A、3B)的壳体(5)、具有导电性并且覆盖壳体(5)的外壳(7)以及具有导电性的作为第二端子的上接地端子(9)和具有导电性的作为第三端子的下接地端子(11),该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被壳体(5)保持以在二者之间保留有空隙的情况下通过信号端子(3A、3B)彼此面对。进一步地,上接地端子(9)具有接触外壳(7)的接触内表面(45)的接触部(13)。
【专利说明】连接器
[0001 ]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15年4月21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15-086740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整体通过弓I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3]如同JP2006-310164 A(专利文献I)描述的,传统的屏蔽式连接器具有通过提供双结构壳体和双结构外壳增强降噪的结构。
[0004]将参照图21描述传统的屏蔽式连接器。如图21所示,专利文献I的连接器301包括导电触头311、容纳该触头311的绝缘内壳体321、覆盖内壳体321的导电的第一外壳331、覆盖第一外壳331的绝缘外壳体341和覆盖外壳体341的导电的第二外壳351。

【发明内容】

[0005]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需要两个壳体和两个外壳,此外,需要单独地提供用于容纳那些构件的结构或类似结构。因此,存在难以使连接器小型化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以前的连接器更容易小型化的连接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导电性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具有绝缘属性并且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壳体;具有导电性并且覆盖所述壳体的外壳;和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端子和具有导电性的第三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被所述壳体保持以在二者之间保留有空隙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彼此面对,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包括接触所述外壳的接触内表面的接触部。
[0008]发明效果:
[0009]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比以前的连接器更容易小型化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透视图;
[0011]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
[0012]图3是从壳体5的后侧看图2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外壳7的图示被省略;
[0013]图4是图1的俯视图;
[0014]图5是图1的仰视图;
[0015]图6是图1的右侧视图(C方向箭头视图);
[0016]图7是图1的主视图(A方向箭头视图);
[0017]图8是图7的VII1-VIII剖视图;
[0018]图9是从外壳7的后侧看图1的透视图;
[0019]图1O是图7中的壳体5的图示被省略的视图;
[0020]图11是其中图8中的壳体5的图示被省略的视图;
[0021]图12是示出外壳7的变型的视图;
[0022]图13是示出连接器连接至板81、单元壳体89和匹配连接器95的状态的视图;
[0023]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IA的透视图;
[0024]图15是图14的分解透视图;
[0025]图16是图14的右侧视图(C方向箭头视图);
[0026]图17是图14的主视图(A方向箭头视图);
[0027]图18 是图 17 的 XVII1-XVIII 剖视图;
[0028]图19是图17中的壳体5的图示被省略的视图;
[0029 ]图20是其中图18中的壳体5的图示被省略的视图;和
[0030]图21是示出传统的连接器301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
[0032]首先,参照图1和2,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结构。本文中,连接器I通过示例的方式图示为弯式连接器或角式连接器,其中作为配合对象的匹配连接器95(参见图13)和连接器I相互配合所沿的方向垂直于连接器I安装在板81 (参见图13)中所沿的方向。下文中将结合图13描述匹配连接器95和板81的细节。
[0033]在图示的示例中,直角坐标系统具有向左和向右(即横向地)延伸的第一方向或X方向、向前和向后延伸的第二方向或Y方向以及向上和向下延伸的第三方向或Z方向。第一至第三方向X、Y和Z彼此垂直。第一方向或X方向也被称为横向或宽度方向。第二方向或Y方向也被称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或Z方向也被称为上下方向。此外,前后方向Y也被称为预定方向。
[0034]在图1中,连接器I具有类似于长方体(六面体)的形状。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图1中的方向A是匹配连接器95和连接器I相互配合所沿的方向,并且假设连接器I的沿该方向可见的表面是连接器I的前表面。类似地,假设面对前表面的表面(沿方向B可见的表面)是后表面,假设沿方向E可见的表面是顶表面,假设沿方向F可见的表面是底表面,假设沿方向C可见的表面是右侧表面,并且假设沿方向D可见的表面是左侧表面。
[0035]如图1和2所示,连接器I包括信号端子3Α和3Β、具有绝缘属性并且容纳信号端子3Α和3Β的壳体5、具有导电性并且覆盖壳体5的外壳7以及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被壳体5保持以在二者之间保留有空隙的情况下通过信号端子3Α和3Β彼此面对。
[0036]信号端子3Α和3Β中的每一个都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也被称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一端子。上接地端子9也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也被称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端子。下接地端子11也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也被称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三端子。
[0037]此外,上接地端子9具有与外壳7的后侧(触点内表面)接触的接触部13。
[0038]下面,参照图1至12,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形成连接器的各个构件的结构。
[0039]首先,将参照图2、3、7、8、10和11描述信号端子3Α和3Β的结构。
[0040]信号端子3A和3B是用于经由匹配连接器95和板81的信号传递的端子,并且分别连接至例如板81的接触部87(下文将详细描述)。
[0041 ] 如图2、3、7、8、10和11所示,特别地如图2所示,信号端子3A和3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板状形状,其沿匹配连接器95和连接器I互相配合的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并且平行于连接器I的顶表面。更具体地,信号端子3A、3B分别具有用于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的信号端子的板状的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15B和板连接部17A、17B,该板连接部17A、17B具有从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15B的后端(连接器I的后侧)向下弯曲的形状并且适于连接至板81。板状的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15B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而板连接部17A、17B沿上下方向Z延伸。板连接部17A、17B在其开放端分别具有平行于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15B弯曲的形状,以分别具有用于通过焊接等连接至板81的接触部87的信号端子接触部19A、19B。信号端子接触部19A、19B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
[0042]进一步地,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在其两个横向侧上设置有信号端子突出部21A,用于使得壳体5保持信号端子3A。类似地,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B在其两个横向侧上设置有信号端子突出部21B,用于使得壳体5保持信号端子3B。
[0043]上面是信号端子3A和3B的结构的说明。
[0044]下面,将参照附图3至9、特别是附图3描述壳体5的结构。
[0045]壳体5由绝缘树脂等制成,用于容纳信号端子3A、3B、外壳7、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
[0046]如图3所示,壳体5包括绝缘外部外壳23,该绝缘外部外壳23具有与沿匹配连接器95和连接器I互相配合的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的长方体类似的形状。绝缘外部外壳23具有前表面,该前表面是敞开或开放的,作为开口表面25(参见图8),匹配连接器95插入该开口表面25中。夕卜部外壳23的顶表面、左侧和右侧表面以及后表面也部分敞开或开放。
[0047]壳体5还包括位于绝缘外部外壳23中的长方体的绝缘内部外壳27。绝缘内部外壳27在其前表面与绝缘外部外壳23形成一体,而绝缘内部外壳27的形成长方体的相应侧面的尺寸比绝缘外部外壳23的小。因此,在绝缘内部外壳27与绝缘外部外壳23之间形成间隙29。间隙29的尺寸对应于外壳7的厚度,以使得通过将外壳7插入间隙29中通过壳体5保持外壳I。
[0048]如图8所示,壳体5中具有接收部26,该接收部26是从开口表面25朝向后侧形成的空间,用于在其中接收匹配连接器95。
[004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壳体5具有信号端子插入孔31A、31B,该信号端子插入孔31A、31B形成为从前表面贯穿至后表面,并且信号端子3A、3B分别插入信号端子插入孔31A、31B 中。
[0050]进一步地,如图3所述,壳体5具有上接地端子插入孔33,该上接地端子插入孔33形成为从前表面贯穿至后表面,并且上接地端子9插入该上接地端子插入孔33中。类似地,壳体5具有下接地端子插入孔35,该下接地端子插入孔35形成为从前表面贯穿至后表面,并且下接地端子11插入该下接地端子插入孔35中。
[0051 ]本文中,绝缘外部外壳23的后表面将被称为“支持(backup)部37”。
[0052]如上所述,由于壳体5具有绝缘外部外壳23和绝缘内部外壳27在其中一体地形成的结构,所以与两个壳体在其中被分离地或分开地设置的情况相比,连接器I可以容易地被小型化。
[0053]上面是壳体5的结构的说明。
[0054]下面,将参照附图2、6、8和10至12、特别是附图2和8描述外壳7的结构。
[0055]外壳7是用于屏蔽连接器I的信号端子3A、3B的外部电噪声以及用于建立上接地端子9的接地的构件。
[0056]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外壳7具有其前表面和底表面是敞开的或开口的盒形状。
[0057]外壳7的左侧和右侧表面的下端部的多个部分形成用于连接至板81的接地端的板状外壳侧接地端子39(本文中为分别设置在两侧的多个端子39)。
[0058]进一步地,外壳7的左侧和右侧表面中的每一个都被部分地切除并且向内弯曲,以形成悬臂的内接触部41,用于接触匹配连接器95的外壳等。
[0059]进一步地,外壳7的顶表面被部分地切除并且向外弯曲,以形成用于连接至接收连接器I的单元壳体89 (参见图13)的接地端子的外壳侧接地连接部43。下文中将结合附图13描述单元壳体89的结构。
[0060]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外壳7的后内表面具有接触内表面45和非接触内表面47,该接触内表面45接触上接地端子9的接触部13,该非接触内表面47沿外壳7安装在壳体5上所沿的向下方向(图8中的方向E)设置在接触部45前方。
[0061 ]非接触内表面47沿接触部13接触接触内表面45的向后方向(图8中的方向A)比接触内表面45多突出距离L。沿图8的向下方向E,倾斜内表面49从接触内表面45的前端朝非接触内表面47的后端倾斜,设置在接触内表面45与非接触内表面47之间。
[0062]本文将简略地解释接触内表面45、非接触内表面47和倾斜内表面49具有这样的形状的原因。下文将描述细节。由于上接地端子9的接触部13弹性地接触外壳7,所以当接触外壳7时,接触部13从初始状态(外壳7从图8中被移除的状态,即其中外壳7和接触部13没有彼此接触的状态)沿向前的方向B移动。因此,当外壳7从图8的状态中移除时,接触部13的位置返回至移动之前的初始状态的位置。具体地,与图8中示出的位置相比,接触部13的位置沿向后的方向A返回。
[0063]在该状态(初始状态),如果非接触内表面47不比接触内表面45沿向后的方向A突出更多,即距离L为0,则当外壳7沿向下的方向E下移以附接至壳体5上时,外壳7的非接触内表面47的前端可能首先接触接触部13,从而使接触部13变形并且损坏。
[0064]另一方面,在图8的结构的情形下,当外壳7沿向下的方向E下移以附接至壳体5上时,通过将倾斜内表面49用作导向部,使得在外壳7的非接触内表面47的前端不接触接触部13的情况下接触内表面45和接触部13彼此弹性接触。
[0065]为了防止在附接外壳7时外壳7的非接触内表面47的前端接触接触部13,距离L优选大于接触部13沿图8中向前的方向B从接触部13和外壳7不彼此接触的初始状态至接触部13和外壳7彼此接触的状态(图8的状态)的位移。
[0066]上面是外壳7的结构的说明。
[0067]下面,将参照附图2、3、7、8、10和11描述上接地端子9的结构。
[0068]上接地端子9具有通过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参见图13)的阴接地端而具有作为被接地的接地端子的功能,并且还具有与下接地端子11 一起屏蔽信号端子3A、3B的外部电噪声的功能。
[0069]如图2、3、7、8、10和11所示,特别地如图2所示,上接地端子9具有沿匹配连接器95和连接器I互相配合的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并且平行于连接器的上表面的板状形状。更具体地,上接地端子9具有用于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的接地端的板状的上端子配合侧连接部51和具有从上端子配合侧连接部51的后端(连接器I的后侧)向上弯曲的形状的部分。板状的上端子配合侧连接部51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向上弯曲的部分具有弹性,并且具有按压接触部13使接触部13接触外壳7的端子侧弹性部53和设置在端子侧弹性部53的敞开端或开放端并且弹性接触外壳7的接触内表面45的接触部13。
[0070]进一步地,上端子配合侧连接部51在其两个横向侧设置有上端子突出部55,用于使壳体5能够保持上接地端子9。
[0071]本文中,上接地端子9接触外壳7并且分别通过外壳7的外壳侧接地端子39和外壳侧接地连接部43接地至板81 (参见图13)和保持连接器I的单元壳体89 (参见图13)。
[0072]因此,在连接器I中,不必分别提供用于将上接地端子9直接接地至板81和单元壳体89的构件。因此,连接器I具有可以比以前的连接器更容易小型化的结构。
[0073]上面是上接地端子9的结构的说明。
[0074]下面,将参照附图2、3、7、8、10和11描述下接地端子11的结构。
[0075]下接地端子11具有作为通过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参见图13)的接地端以及还连接至板81的接地端而被接地的接地端子的功能,并且还具有与上接地端子9一起屏蔽信号端子3A、3B的外部电噪声的功能。
[0076]如图2、3、7、8、10和11所示,特别地如图2所示,下接地端子11具有沿匹配连接器95和连接器I互相配合的方向延伸并且平行于连接器的顶表面的板状形状。更具体地,下接地端子11具有用于弹性接触匹配连接器95的接地端的下弹性部61以及具有设置在下弹性部61的前端(连接器I的前侧)并且被弯曲以在其中间部分向上突出至上接地端子9的拱形的连接突出部63。下弹性部61沿前后方向或预定方向Y延伸。下接地端子11还具有插入部65,该插入部65具有从下弹性部61的后端(连接器I的后侧)向下弯曲并且适于插入板81(参见图13)的接地通孔等的形状。插入部65沿上下方向Z延伸。
[0077]进一步地,下弹性部61在其两个横向侧设置有下端子突出部67,用于使壳体5能够保持下接地端子11。
[0078]上面是下接地端子11的结构的说明。
[0079]下面,将描述组装连接器I的方法。
[0080]首先,上接地端子9、下接地端子11和信号端子3A、3B连接至壳体5。
[0081]具体地,上接地端子9的上端子配合侧连接部51面向壳体5的后表面,如图3所示,然后从壳体5的后侧插入上接地端子插入孔33中,然后上端子突出部55接合壳体5以通过壳体5保持。
[0082]类似地,下接地端子11的下弹性部61面向壳体5的后表面,然后从壳体5的后侧插入下接地端子插入孔35中,然后下端子突出部67接合壳体5以通过壳体5保持。
[0083]进一步地,信号端子3A、3B的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15B面向壳体5的后表面,然后从壳体5的后侧插入信号端子插入孔3IA、3IB中,然后信号端子突出部2IA、2IB接合壳体5以通过壳体5保持。
[0084]然后,外壳7安装在壳体5上,以使得上接地端子9的接触部13和外壳7的接触表面45彼此接触。
[0085]具体地,通过将外壳7设置在壳体5上方(参见图2)然后将外壳7插入如图3所示的间隙29中,将外壳7安装在壳体5上并且被壳体5保持。在该情况下,通过如上所述的使用倾斜内表面49作为导向部,接触部13弹性接触接触内表面45。
[0086]以此方式,形成连接器I。
[0087]在连接器I中,由于上接地端子9的接触部13和外壳7通过端子侧弹性部53彼此弹性接触,所以外壳7接收来自端子侧弹性部53的沿图8中所示的向后的方向A的压力。本文中,由于外壳7是通过例如将金属板弯曲为盒形而形成的,所以外壳7的后表面板52仅直接连接至外壳7的顶表面板54,如图9所示。因此,当外壳7的后表面板52从上接地端子9的端子侧弹性部53接收压力时,通过将外壳7与顶表面板54的连接部56用作支点,后表面板52可能沿图8和9中的方向I旋转,从而打开外壳7。
[0088]然而,如图8和9所述,支持部37设置在壳体5的后表面上以接触外壳7的位于与接触内表面45相反的一侧上的外表面50,因此,支持部37抵抗来自上接地端子9的端子侧弹性部53的压力而阻止外壳7的后表面板52沿图8和9中的方向I旋转。
[0089]例如,在不设置支持部37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外壳7的接触内表面45可以通过其根部到达顶表面板54的狭缝而形成,由此提供弹簧状的外壳侧弹性部71,该弹簧状的外壳侧弹性部71沿上接地端子9的端子侧弹性部53施加压力的方向弹性地变形。在该情况中,弹簧状的外壳侧弹性部71弹性地变形以吸收来自上接地端子9的端子侧弹性部53的压力,由此阻止外壳7的后表面板52沿图12中的方向I旋转。在外壳7具有外壳侧弹性部71的结构的情形中,由于外壳侧弹性部71在上接地端子9的接触部13和外壳7彼此接触的状态下被弹性变形,所以端子侧弹性部53不必弹性变形。因此,在其中外壳7设置有外壳侧弹性部71的情况下,与端子侧弹性部53对应的部分可以不被构造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或构造为不能够弹性变形。
[0090]下面,将参照附图13描述将连接器I附接至板81上的顺序和将连接器I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上的顺序。
[0091]首先,连接器I被附接至板81上。
[0092]具体地,首先,外壳7的外壳侧接地端子39和下接地端子11的插入部65插入板81的具有接地的接地端子的通孔83、85中,并且被固定在其中。
[0093]然后,信号端子3A、3B的信号端子接触部19A、19B通过焊接等连接至接触部87,该接触部87连接至板81的信号电路等。
[0094]然后,板81和连接器I被单元壳体89覆盖,该单元壳体89为用于覆盖板81和连接器I的盖,并且外壳7的外壳侧接地连接部43连接至单元壳体89的接地端子91。接地端子91连接至与连接器I 一起安装的装置(未示出)的接地端。以此方式,连接器I连接至板81上。
[0095]然后,连接器I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上。
[0096]具体地,匹配连接器95通过单元壳体89的开口 93、从壳体5的开口表面25的一侧插入连接器I中,并且匹配连接器95的阴接地端97连接至上接地端子9的上端子配合侧连接部51。类似地,匹配连接器95的阴接地端97连接至下接地端子11的连接突出部63。以此方式,连接器I和匹配连接器95被接地,以使得接地组成部件(阴接地端97、上接地端子9、下接地端子11和外壳7)具有相同的电势。
[0097]在该情况中,存在下面的第一至第三接地线作为接地线。
[0098]第一接地线为通过阴接地端97、上接地端子9、外壳7和外壳7的外壳侧接地端子39到达板81的通孔83的线,并且在图13中由GLl指示。
[0099]第二接地线为通过阴接地端97和下接地端子11到达板81的通孔85的线,并且在图
13中由GL2指示。
[0100]第三接地线为通过阴接地端97、上接地端子9、外壳7和外壳7的外壳侧接地连接部43到达单元壳体89的接地端子91的线,并且在图13中由GL3指示。
[0101]匹配连接器95的信号端子99连接至连接器I的信号端子3A、3B的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15B。
[0102]在该结构中,尽管外壳7主要具有屏蔽信号端子3A、3B的外部电噪声的功能,但是外壳7还有助于建立第一和第三接地线GLl、GL3,并且因此具有接地组成部件的电势均衡功會K。
[0103]另一方面,尽管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有助于建立第一至第三接地线GLl、GL2和GL3并且因此主要具有均衡或整平接地组成部件的电势的功能,但是,由于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通过信号端子3A和3B(和壳体5)彼此面对,所以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还具有屏蔽信号端子3A、3B的外部电噪声的功能。
[0104]因此,与其中设置双结构外壳的情形相比,连接器I可以容易地被小型化,同时保持屏蔽外部电噪声和将接地组成部件的电势整平为相同水平的功能。
[0105]上面是将连接器I附接至板81的顺序和将连接器I连接至匹配连接器95的顺序的说明。
[0106]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连接器I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为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信号端子3A、3B、具有绝缘属性并且保持信号端子3A、3B的壳体5、具有导电性并且覆盖壳体5的外壳7以及具有导电性作为第二端子的上接地端子9和具有导电性作为第三端子的下接地端子11,该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被壳体5保持以在二者之间保留有空隙的情况下通过信号端子3A、3B彼此面对,其中上接地端子9具有接触外壳7的接触内表面45的接触部13。
[0107]因此,连接器I可以比以前的连接器更加容易地被小型化。
[0108]下面,将参照附图14至20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0109]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IA是直连接器,其中将连接器IA配合至匹配连接器95的方向平行于将连接器IA安装在板81上的方向。
[0110]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分配相同的符号,并且主要给出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个部分的说明。
[0111]如图14至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IA具有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I相同的结构,除连接器IA为直连接器之外。
[0112]然而,由于连接器IA为直连接器,所以连接器IA在下面的结构中不同于连接器I。
[0113]首先,在信号端子3A和3B中,如图15所示,信号端子接触部19A和19B分别垂直于信号端子配合侧连接部15A和15B,并且分别平行于板连接部17A、17B。
[0114]下面,如图15所示,壳体5具有其中绝缘外部外壳23和绝缘内部外壳27沿连接器IA和匹配连接器95互相配合所沿的前后方向(图15中的方向A)彼此串联地连接的结构,其中形成绝缘内部外壳27的长方体的短边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均小于具有导电性的外壳7的厚度。
[0115]如图15所示,外壳7具有其前表面和后表面是敞开的或开口的形状,并且覆盖除其后表面之外的绝缘内部外壳27。
[0116]进一步地,如图15和18所示,上接地端子9被构造为使得接触部13接触外壳7的顶部内表面,而不接触外壳7的后内表面。然而,甚至在该结构中,非接触内表面47沿将外壳7安装在壳体5上所沿的向前方向(图18中的方向B)设置在接触内表面45前方,并且进一步地,非接触内表面47在接触部13接触接触内表面45所沿的向上方向(图18中的方向F)上比接触内表面45多突出距离L。换言之,接触内表面45在与向上方向F相反的向下方向(图18中的方向E)上比非接触内表面47突出更多。
[0117]如图15所示,下接地端子11具有其中插入部65相对于下弹性部61被横向弯曲90度的形状,但是在沿连接器IA和匹配连接器95互相配合的前后方向Y上平行于下弹性部61。
[0118]如图15所示,外壳7在其后表面设置有外壳侧接地端子39。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具有上接地端子9的接触内表面45设置在外壳7的顶表面上。
[0119]如上所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连接器IA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为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信号端子3A和3B、具有绝缘属性并且保持信号端子3A、3B的壳体5、具有导电性并且覆盖壳体5的外壳7以及具有导电性的作为第二端子的上接地端子9和具有导电性的作为第三端子的下接地端子11,该上接地端子9和下接地端子11被壳体5保持以在二者之间保留有空隙的情况下通过信号端子3A、3B彼此面对,其中上接地端子9具有接触外壳7的接触内表面45的接触部13。
[0120]因此,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展示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0121]尽管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明显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出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类中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并且应理解的是,这些改变和修改也自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122]例如,将用于将外壳7连接至单元壳体89的接地端子91的外壳侧接地连接部43设置至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壳7,但是如果外壳7可以仅通过板81被牢固地接地,那么外壳侧接地连接部43可以省略。虽然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I或IA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为第一端子的信号端子3A、3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连接器可以仅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为第一端子(多个第一端子)的一个信号端子或三个或更多个信号端子。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具有导电性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 具有绝缘属性并且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壳体; 具有导电性并且覆盖所述壳体的外壳;和 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端子和具有导电性的第三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被所述壳体保持以在二者之间保留有空隙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子彼此面对,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与所述外壳的接触内表面接触的接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端子侧弹性部,该端子侧弹性部按压所述接触部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外壳的接触内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持部,该支持部设置为与所述外壳的位于与所述接触内表面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侧弹性部,该外壳侧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接触内表面并且适于沿所述接触部施力的方向弹性变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为适于安装在板上的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三端子为适于连接至所述板的接地端子的下接地端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为上接地端子,该上接地端子适于连接至适于配合至所述连接器的匹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端子为下接地端子,该下接地端子适于连接至适于配合至所述连接器的匹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接触内表面为平行于将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方向的表面;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非接触内表面,该非接触内表面在将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接触内表面的前方;并且 其中所述非接触内表面在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接触内表面的方向上比所述接触内表面突出更多。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接地连接部,该接地连接部适于连接至单元壳体的接地端子,该单元壳体适于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外壳具有盒形状,该盒形状的所述外壳的多个表面中的前表面与作为配合对象的匹配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互相配合的方向交叉,该前表面作为开口表面敞开,并且 其中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外壳的多个表面中的面对所述开口表面的后内表面。
【文档编号】H01R13/648GK106067627SQ201610215071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公开号201610215071.2, CN 106067627 A, CN 106067627A, CN 201610215071, CN-A-106067627, CN106067627 A, CN106067627A, CN201610215071, CN201610215071.2
【发明人】西森启人, 新明稔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